庙宇与庵堂
在镇周围的乡间田野,有许许多多的庙宇庵堂。走不出三里地就有一个,什么昙云寺,牆角寺,何家庵,复兴庵,古泉庵,大悲寺,鸭子庙,先主寺,宝林寺,东嶽庙等等。民国后这些庙堂已逐渐衰败、年久失修,再也没有往日旺盛的香火.除几个大点的庙宇尚有僧尼外,许多早已改办为乡村小学,也就是当时所称的保国民初小。 但在镇西南二里许的地方,确有一个小的可怜的红庙子的寺院。要不是那两扇普通而又厚实的柏木小门上方,挂着一个红庙子的匾额,谁也不会知道它是佛祖的圣地,还认为是个小小的庄院。它有高高的土墙,有一条小路就在它墙根下溜过。土墙上有许多土蜂打的洞,到了油菜花开的季节,走到这里只听到嗡嗡的蜂鸣。
通常是庙宇和尚姑子庵,但这红庙子却住的是尼姑。这里的两扇沙门,常年紧闭,从来未见敞开过。庙里还养了一条凶狠的大狗,看家护院。在远处越墙眺望,可看到一排较高大的瓦房。据说那是供奉菩萨的殿堂。在西南的墙角处,几笼翠竹的竹梢,尽然不知趣地抻到了墙外。
庙内种了不少的花,还有良田菜圃,可供姑子们自耕自食。这里除邻近的几户士绅老太来拜佛上香布施外,再也没有香客了。也就没有其它庙宇香烟缭绕,热浪熏天的繁华热闹。
庙内姑尼日常生活所需,全由一个老尼到镇上采购,其它姑子是不出沙门的,她们全过着与世无争,孤灯为伴,心如死灰的生活。夜深人静时,那清脆的碰罄声,如泣如怨,让人凄楚。
这里,既是世外桃园的人间天堂,或许也是活生生的囚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