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壳成给力味道 监管的鼻子怎能失灵
9月下旬以来,陕西延安、榆林、宝鸡等多地的面皮、羊杂汤等风味小吃中,先后检测出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罂粟壳成分,一些食客吃完后,在毒品尿检中查出呈阳性。记者近期在全国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锅店、小吃店为了吸引顾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在调料市场和网络上,有些人公开售卖罂粟壳。(新华网10月30日)
为了能让顾客回头,一些餐饮店竟然用罂粟壳作“秘方”,添加进火锅、小龙虾或擀面皮等食物里,让你隔一段不吃就想得慌,让你慢慢上瘾。事实上这样的事坊间早有耳闻,只是很多人没有太当回事,今天当这样的传说被证实,还是被吓了一跳。
怕地沟油,怕瘦肉精,怕染色馒头怕毒豆芽,怕……谁能想到调味品里竟然也是带毒的,虽然这种毒不像鸦片那么厉害,但罂粟壳中含有生物碱,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不仅容易上瘾,还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可能造成慢性中毒。没有最黑只有更黑,为了一己之利,商贩的心可谓黑到家了,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罂粟壳成给力味道,再次刺痛公众的神经。在食品安全屡屡突破大家的想象力,让人们“叹为观止”的今天,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实在不知说什么好,也实在不知该怎么办?买卖罂粟壳的行为是明显的违法行为,早在2008年,在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罂粟壳就被列为非食用物质,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为何商贩敢在网上公开售卖,为何在调料市场就能轻易买到?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哪?监管的鼻子为何总失灵?
添加罂粟壳竟然成为一些餐饮店的“潜规则”,这背后暴露出的是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短板。罂粟壳碾成粉末添加进辣椒油、火锅等调味品中,肉眼的确看不到闻不见,但不能因为难监管而手握利剑不出鞘。我们的监管部门多多,但却缺乏现场监管,就像城市交通安全,交警应当上路执勤,而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接警。食品安全监管也一样,必须到现场去,坐在办公室里发文件、听汇报、接举报,是一种懒政,正是这种懒政才让不法商贩轻易就钻了空子。也因此面对满大街的小商小贩,我们的监管部门只能挠头。
罂粟壳成给力味道,监管的鼻子不能总失灵。每次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都是由媒体曝光,然后才被查处,这样的机构怎能不被百姓诟病?小小的罂粟壳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如何让罂粟壳绝迹,如何让百姓吃上放心火锅、小龙虾等,监管部门该是行动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