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49|评论: 11

网络反腐获中央高度肯定 地方官员感受执政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反腐获中央高度肯定 地方官员感受执政焦虑网络, 反腐, 官员, 中央, 高度

网络反腐获中央高度肯定 地方官员感受执政焦虑
2009年12月01日 13:43《小康》杂志
网络反腐风暴
2009年的年度关键词之一,是“反腐风暴”。
10月24日,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而黄瑶已是今年落马的第15个省部级高官。2009年,除了高官的“落马”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至今已经有10多位省区市一把手高调表态布置反腐。一场全方位反腐风暴席卷全国。
“反腐风暴”中,网络反腐正在蒸蒸日上,被网络舆论拉下马的官员接连出现。10月10日,“天价烟”当事人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判决一出,网民称此为“网络舆论监督的胜利”。
“天价烟”事发后,南京市官员在公开场合的言行举止也开始悄然改变,不抽好烟、不戴好表。以点带面的影响力,让网络反腐成为反腐工作中的新亮点。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新事物,和其他基层反腐经验一样受到中央重视,并被正式引入反腐体制中。
有鉴于此,本刊分别在全国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样本,派出了四路记者分赴云南、湖南、江西、浙江杭州,采访了20多位主政一方的地方政府“一、二把手”官员,试图展现各地以网络为阵地的反腐经验,他们的成败得失,为我们探求解决当下问题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20多位官员面对这个敏感问题时的态度颇为复杂:有人谈网色变,有人欲言又止,有人婉转回避,也有人言辞激动。而更多的官员基于信任基础的坦率和配合,令我们逐渐地接近了问题的核心。
在效率、速度及影响力都远远超出传统监督制度的网络浪潮之下,几乎每一个官员都感受到了网络凝视的巨大压力和考验。网络正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生活。
网络风暴下的官员生态
网络反腐已经得到了中央层面的高度肯定,地方官员感受到了信息公开环境下执政的压力和困扰。未来,他们将如何化解随之而来的新的治理难题?
文 本刊记者 郭芳 兰燕飞
网络反腐之火越烧越旺。
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考察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强调反腐倡廉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下一步将要完善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的纪检监察网络举报体系。
20天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开通当天,网站被点击瘫痪。
时间再往前推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称,反腐是未来的“重大政治任务”。与此同时,中共决心以制度的创新来掀起新一轮的反腐高潮。创新的制度中包含网络反腐。
至此,来自中央层面的态度已经清晰:高度认同互联网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的机制被正式引入反腐体制中。
改变
狱中的周久耕正在写小说。他怀疑最后导致他落马的网络炒作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操纵。
2009年10月10日,周久耕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这位前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是网民“人肉搜索”揭露出他抽“天价烟”、戴“天价表”的照片最终导致落马的。
很多官员在议论:如果不是网络的炒作就查不到他,因为他也不是贪腐最厉害的人。“到了纪委那儿,曾经收过的一条烟、开会拿过的一点小礼品都要往里加,一加起来就是很大的事情。现在的中国官员经得起查的是比较少的。”
接受采访时,其中一位官员的看法颇为中肯:第一是无风不起浪,第二也有可能是某种恩怨关系在里面。这种事情,我们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还是要洁身自好,你没有的终归是没有的,炒作或诬陷的东西终是站不住脚的。
2008年开始,在网络的监督之下,越来越多的官员因为言语不慎、行为不当成为网上人肉搜索的对象,因此而落马的官员接二连三。
周久耕事件被视为网络反腐的标志性事件。之后,网络反腐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败模式得到了朝野的认可。
无可否认,周久耕事件对江苏官场乃至全国官场的风气影响巨大。
这可从周久耕出事后,南京官场流传的笑话得到印证。一是假如你问某官:“最近怎么不抽‘九五至尊’了?”他定勃然否认,称同事亲友皆可作证,自己向来只抽“南京”烟。二是假如你问某官:“腕表可是‘江诗丹顿’?”他定佯装摘表,说:“拿去,100元在夫子庙地摊上买的。”
“现在的领导已经很少戴名表,抽名烟了,官员都很在意这些细节。”五大连池市市长徐飞接受本刊时坦言,从来没有哪一种监督像现在的人肉搜索这么有力度、快速和透明。
过去的监督只是当地区域内的监督,最大也只是省内监督,但现在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成为全国监督的焦点。
基层官员们感觉到了被放大镜集体俯视的压力。小官也有可能犯大错误,徐飞说,他们很注意约束官员的行为。
监督的效果显而易见。
比如:过去接待信访的时候,有些官员可能会连推带拖,或者下面的有些局长可能会说几句横话,但现在没人敢说这样的话了。
受访的大多数官员坦率地承认:网络对于廉政建设绝对是有利的,“多一种监督渠道畅通,对巩固执政党的统治地位是有益的,很多人会很收敛。”
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方向虽然获得了中央的确定,但具体推动仍然相当艰难。这种情形下,网络监督的功能凸显。
周久耕事件之后,南京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龙翔感慨道: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监督工具像网络那样,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生活。
对政治道德的拷问、对执政能力的质疑以及对决策、措施的异议,会瞬间充斥在网络中。网络使民意表达更直接、更生动,也更不受限制。
几乎每一个官员都感受到了这种由互联网信息公开环境带来的集体凝视和挑战的巨大压力和无穷困扰。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地方政府一个新的治理难题。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12-1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发表于 2009-12-1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中央。
发表于 2009-12-1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的政策是对的。

发表于 2009-12-1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梁山好汉武松


    共产党的官员权力太大了些,难怪那么多人去考公务员,怎么反腐啊?

发表于 2009-12-1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别官员以权而荣耀,你看走路都趾高气扬,难怪那么多人考公务员,

发表于 2009-12-1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是来真的了

发表于 2009-12-14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考察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强调反腐倡廉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下一步将要完善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的纪检监察网络举报体系。

发表于 2009-12-14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举双手赞成这样的决定。

发表于 2009-12-14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党中央,感谢胡锦涛。

发表于 2009-12-14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开始,在网络的监督之下,越来越多的官员因为言语不慎、行为不当成为网上人肉搜索的对象,因此而落马的官员接二连三。
周久耕事件被视为网络反腐的标志性事件。之后,网络反腐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败模式得到了朝野的认可。
无可否认,周久耕事件对江苏官场乃至全国官场的风气影响巨大。

发表于 2009-12-17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打愚为生


    一个乡镇小学校长和他的座驾座驾, 校长, 乡镇, 小学

金堂——成都市最贫穷的一个县,金堂教师的平均工资加上绩效不到两千元,在这样贫穷的县当一个乡镇小学的校长能买一辆豪华座驾,还在县城买有一套房子,(这些都在长绩工资效前买的,长绩效工资前的平均工资大概是一千元)在教育系统领导和教师的工资都差不多,为什么一个贫穷县的乡镇小学的校长就能买豪华座驾,县城的一套房子,普通教师为什么就买不起呢?贫穷县的乡镇小学校长的工资难道是五千一个月吗?如果是两千一个月,他用什么来养车,难道他不吃不喝吗??他是用教师们的鲜血在养车。
http://bbs.mala.cn/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0710202a76f86482ed81f5.jpg 下载 (327.49 KB)
2009-12-7 10:20




http://img.mala.cn/month_0912/0912071021baef0f77c9858de3.jpg






本主题由 研墨 于 2009-12-9 16:18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