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81|评论: 6

【川剧摄影投稿】著名鼓师马炳章老师正在“发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鼓师马炳章老师正在发眼.jpg

著名鼓师马炳章老师正在“发眼”

摄于2007年2月23日,温江文庙迎春川剧大舞台演出现场。
59是摄影外行,未作(也不懂)后期处理。
发上来权作抛砖引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1-1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鼓师马炳章老师正在“发眼”

摄于2007年2月23日,温江文庙迎春川剧大舞台演出现场。
59是摄影外 ...
59老先生 发表于 2010-1-18 12:59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小场面,大舞台!
  不可多得的本色剧照!

发表于 2010-1-2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懂得川剧的人,才能够拍摄出这么传神的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眼:鼓师通过鼓签子“发眼”,敲打二鼓,发出锣鼓点子,指挥 “下手”的演奏者击打大锣、大钵、堂鼓、小锣、马锣的不同部位,打出刚柔、轻重、缓急、长短的音响,表现喜怒哀乐悲恐忧思的情绪情感和风云雷雨雪的自然现象。

前辈艺人把锣鼓打击的总谱固定成几百支锣鼓牌子,每个牌子都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指挥手势,乐队人员熟悉了这些牌子,只须看鼓师的手势所发出的信号(行话称为“发眼”),就能准确无误地打起锣鼓来。

鼓师手上的板,用来与演员打拍子,提示演员起腔,好的鼓师还用板来帮助演员调整唱腔节奏,配合演员在演唱时尽情表达剧中人物的性格情怀,增强唱腔的感染力;

鼓师右手拿的那支鼓签,既是鼓签,又是指挥乐队的指挥棍,打击什么曲牌,司鼓确定后,通过竹签的姿势发出指令。这个姿势﹙指令﹚,就是人们说的,“眼”的某个姿势就代表某个曲牌。比如《三击掌》,那个嫌贫爱富的王允丞相,要女儿王宝钏毁掉与薛平贵的婚姻,叫她“席棚答话”。这时司鼓发个和牌眼,由于王宝钏是闺中的千金,司鼓发眼手势缓慢,锣鼓在慢节奏中进行,让演员缓慢的台步合乎角色的身份。

发表于 2010-1-22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59老先生这么详细的介绍,就更能看明白这张照片的传神之处。
发表于 2010-1-2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子云居


   五九的确讲的好,让这张照片看起来更生动。 发眼-鼓师马炳章(五九).jpg

发表于 2010-1-2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九川剧艺术知识还很丰富,真让人刮目相看。谢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