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46|评论: 24

关于地膜玉米的发展推广,政府需三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0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坛子里有网友谈论巴中春种地膜玉米问题,版主也就有关农业部门的及时“回复”置了顶,现我就巴中的地膜玉米就我了解的、知道的发表一点个人意见,欢迎拍砖。

首先,地膜玉米肯定有它的技术先进性。作为一项农业技术具有可推广性。普通玉米通过盖上地膜,可以达到保温、保水、保肥,能够一定程度抗御旱灾,从而达到稳产、增产、保丰收之目的。

其次,地膜玉米田里的地膜,绝大多数是难降解膜。如果每年农民不将残余在地里的地膜捡干净,并作无害化处理,年复一年,对环境的“白色污染”是很大的。对土壤的结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也有非常大的危害。对以后的各种作物根系生长也会产生副作用。

第三,“地膜玉米”对农民兄弟姐妹虽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一亩高产玉米的总收入,按目前市场价格也就700-800元人民币,除去各项成本,包括种子、农药、肥料、人工等费用,一亩玉米纯收入不足50元!弄不好当年若遇到大风天气,还会亏惨!),但是社会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还是有作用的。

“地膜玉米”作为一种抗灾保丰收的农业技术措施,农业部门是可以推广的。既然是政府搞农业减灾、高产技术样板示范,其实,伸伸展展在每个乡镇的显眼处、交通要道、人口流动频繁的地方集中搞几块典型,面积不需要很大,几亩田地就足可以了,能够起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就行了!不需要,也没有必要搞得干线公路全线几十公里的两边视线范围内所有旱地、田埂一片白。

“全线一片白”,这样搞,其用意是什么?需要多少资金?这样“全线一片白”工作量有多大?农民能接受吗?有领导思考过吗?需要多少纳税人交的钱做保障?个人认为有作秀、捞政绩之嫌疑。

第四,有的农户承包地在公路边,但是主要劳动力或举家外出打工去了,谁去经营这些土地种植地膜玉米?有的农户恰巧承包地全部或大部分在公路边,你叫农民全都种成玉米,其他作物种哪里?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大搞一通,把下面干线公路乡镇和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村社干部害惨了!从这一点看,可谓费钱、费力,还不讨好。

第五,在实施地膜玉米的田地里,政府要制定激励政策,比如政府落实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定点有偿收购,引导农民将田地里残存地膜残渣捡拾干净,并交到垃圾处理厂作无害化集中处理。

题外话:乡镇农技站2007、2008、2009年,三年绩效工资政府都没有给哟!每位农技干部这几年至少比乡镇公务员和义务教育教师少领工资性收入3-4万元哟。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尔吃草,天理难容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3-3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技部门真是光跑不吃草的马儿!本职工作是负责技术指导,现在确充当当权者的全能佣人,而这个角色错位的佣人却上下左右都不讨好

发表于 2010-3-30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尔吃草,天理难容啊!!!!!
马儿是被迫跑,角色错位了,成天碌碌劳劳,却落得个上下左右不讨好!

[发帖际遇]: 回帖专用07在开心农场里偷了李总家的鸡蛋,卖了金钱36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3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乡镇农技站的吧,很熟悉这些业务啊!

不过说得非常有道理。搞那些简直没有任何作用。我都不让家里再种土地了,没意思。但是逼着要整点地膜好看,应付上面检查。

说点题外话:有些地里面只是铺了一层地膜,而地膜下面根本没有种玉米,哈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P

发表于 2010-3-30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再顶!!!!!!!还是顶!!!!!!!
发表于 2010-3-3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对未来的男人也有个要求,就是你的阴茎也要有172CM,她喜欢大鸟的男人。

发表于 2010-3-3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这个作用更大的是冬水田,云南元阳县百年大旱,十几万亩世界级的冬水田照样载秧,四川省的总农艺师和农业部的领导应该揭开真相罗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说得非常有道理。搞那些简直没有任何作用。我都不让家里 ...
巴中草药 发表于 2010-3-30 21:38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3-3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3-3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抓地膜玉米,实惠了农民,苦了农技人员,而绝大多数乡镇党政未真正参与进来,光几个农技人员跳跳的,肯定是不行的,而主管局的领导还光铲他们,太不公平了!!!!
发表于 2010-3-31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抓地膜玉米,实惠了农民,苦了农技人员,而绝大多数乡镇党政未真正参与进来,光几个农技人员跳跳的,肯定是不行 ...
太阳的一半是月亮 发表于 2010-3-31 19:37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个人看,未必给农民带来好多实惠。之所以好技术难以推广,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效益缺失。如果能够有好的经济收益,相信农民还是会争先恐后地使用先进技术。因为农民也懂得,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

发表于 2010-4-5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种地亏本,在家种一年地,不如在外务工一月划算。

发表于 2010-4-5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范书记刚到通江时搞的冬囤水田不错哟,只是质量再好一点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0-4-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4-6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0-4-6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是基础,谁都知道这个道理,各级领导重视是应该的,地膜玉米种植不一定适合所有土壤,有些地方不一定适合,不应该搞一刀切,应尊重农民自愿,现在公路沿线都要一片白,其实质是缺乏调查研究,不负责任,是应付领导检查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是领导拍脑瓜工程,其结果是既害民有伤财。

发表于 2010-4-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乡镇农技站的吧,很熟悉这些业务啊!

不过说得非常有道理。搞那些简直没有任何作用。我都不让家里再种土地了,没意思。但是逼着要整点地膜好看,应付上面检查。

说点题外话:有些地里面只是铺了一层地膜,而地膜下面根本没有种玉米,哈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本人郑重声明:    本次回帖之所有内容完全是复制粘贴,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人并不明白其全部或部分之意思,本回贴不暗示、鼓励、支持或映射读者作出积极或消极判断。本人谢绝任何跨省追捕行为,如有需要请直接联系楼主、原作者。

[发帖际遇]: 中秋节,天上掉月饼给农夫和蛇,价值金钱55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