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出版的四川日报刊登了由本报记者撰写的题为《西博会见证四川创造力——写在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之际(下)》专题报道,对承办西博会东道主的四川如何加快建设开放型高地进行了详实报道。(2012-09-25 四川日报)
众所周知,四川是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四川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就。应该说第一轮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10年,也是四川实施开放合作战略,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十年。
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国内外重大产业向西部转移。如此看来,国家推进产业西移必将给四川带来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也将有力地推进全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正因如此,四川要集中精力把本届西博会办成一届最具国际水平的经贸盛会,让参加西博会的国内省市代表团和中外客商都能真切感受到四川的创造力,更让众多投资者看好西部、选择西部,投资四川。
报道称,作为东道主,四川更是通过西博会展示经济发展的速度、力度、热度,让“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看西部,西部经济看四川”成为共识,使全球资本、产业、人才在这里竞相追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正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在历届西博会上,四川都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西部的首选之地。作为国际性、国家级经贸盛会,也作为政经结合、政经互动的首脑峰会,西博会要成为四川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时要让参加西博会国内外客商能通过这一平台见证四川创造力,见证了四川由内陆盆地正变身开放高地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让大家感受到四川不仅是四川人的四川,更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世界的四川,要通过西博会使四川走出西部、走向全国、迈出国门。
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西博会作为中国西部地区走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的作用,主动有为地承担起办好第十三届西博会的职责,积极寻求合作机遇,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引领西部努力走出一条高端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增强创新动力。
从本届西博会来看,其“亮点”纷呈、“新意”频闪。比如,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马来西亚服务业展首度移师成都;开创性举办首届中国西部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高峰论坛;首次在西博会期间举行“选择美国—四川企业投资美国推介暨洽谈会”;英中贸易协会第一次在西博会期间主办活动“中英企业商务对接会”;美国密歇根州专程前来主办“中国四川—美国密歇根州经贸合作洽谈会”,所有这些都让众多国内外客商看好西部,看好四川,投资四川。
如果说西部是投资者的方向,那么四川该是投资者的首选。因为四川极富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有巴蜀儿女千百年来凝聚和形成成的创新精神,有在建设新四川中迸发出的活力。因此,笔者认为,西博会是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目前,西部正迎来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期。我们希望各地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成渝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找准新的发展动力,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全面开发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