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以前,几乎家家都有一把竹制的椅凳,凉爽轻巧,用现在的话说是绿色环保。其实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因为纯天然的植物,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和苯类致癌物质,你不用担心慢性中毒。竹椅子坐起来扎实稳当,但习惯了沙发软垫的城里人却不喜欢它的硬座,还嫌弃它的土气,即使农村里也少有年轻人喜欢添置竹椅子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现在的竹椅子大多成为一些文化人和雅士们喜欢的东西。由于竹椅子市场的极度萎缩,一些即使很有名气的传统手工农产品,也面临着一种能否继续生成的考验。
就在知名的世界遗产地青城山脚下,方圆百里,一提到竹椅子,大家都会说到在都江堰青城山镇芒城村15组的“马椅子”。马椅子系当地马氏家族三代嫡传的手工竹制椅子的代称,只因其做工扎实牢固耐用,美名传开,便都称马椅子了。
由于马椅子都是选用上等的好料,椅子竹节粗圆,外形粗狂野性,一用几十年都不会变形。马家现存最早的一把椅子成型于40、50年代,至今已有60——70年了,依然能够正常使用,足见其精湛的工艺和扎实的用料。
马家三代做竹椅子,自祖辈马双河起,传至其子马俊清得以发扬光大,但马俊清老人已不在人世。马俊清有四个儿子,个个都会做竹椅子,据老一辈讲,四个儿子做工各有特色。马老大手脚麻利,一天可以做五六把椅子,马老二的椅子做得精巧,马老三的椅子扎实坚固,马老四最爱动脑筋,椅子做得漂亮而扎实,样式新鲜跟得上时代。但到今天能够继续坚持做椅子的只有老大马泽君和老四马泽洪。因为只靠做椅子卖的话,利润实在微不足道,老二马泽贵和老三马泽书都选择了进城打工挣钱,只在闲暇时才拿起竹子做点椅子卖。
然而,马家四兄弟中,老二和老三各有一子,却根本没有兴趣学父辈的手艺,老大和老四各有一女,更是无法接过父辈的手工技艺,这种十分耗费体力的活儿也不是女孩子能够承受的。有人想到招徒,但马泽洪说这么辛苦的活儿,没有人愿意学了。唯有四女马娇,大专毕业,有见识,深知传统文化需要传承的重要性。问及她是否会传承父辈的竹椅手工技术时,冲动之下她会脱口回答是,但旋即陷入沉思。事实上,已经在一家企业做事的她,已经很难作出抉择。虽说眼看父辈的手艺就要失传,急在心里,嫁出去的她时不时也回家帮父亲做椅子,既是心疼父亲的劳作,也是顺带学点手艺。但是,个子弱小的马娇会成为马椅子的第四代传人吗?目前她在利用自己的一切渠道宣传推动“马椅子”的传承和保护,争取能够成为都江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在这之前,许多文化名人都到她家看过了,像著名笑星演员刘德一、画家蔡寅坤、成都市政协委员吴维忠等都到过她家关心并定制竹制的椅子、桌子、书柜、博古架等。鼓励他们继续保护并把马椅子的技艺传承下去。
可是,面临失传威胁的马椅子会后继有人吗?这已成为马家兄弟和马娇的忧愁之事。日前,几位网友相约前往马泽洪家进行了采访。现在上图。
一位书法家到马泽洪家为其题字,他兴奋地拿出来给我们看。
本帖最后由 青烛 于 2013-6-26 10:1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