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26|评论: 1

[原创] 对话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用“老祖母洗手”理念建良好生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10:04 | |阅读模式

农村有句话叫“老祖母洗手”,意思是老祖母把手洗干净了,还会留下干净的水让后面的人洗。汶川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一条从焦点向常态回归的轨迹

管理好灾后重建成果,发展起产业并使之做成品牌,这是我们应该回归的位置。

一个化解两难矛盾的路径

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把城当家管。

一种民富村美人民幸福的理想

汶川的交通极大改善,但畅通是广义的,更希望实现老百姓沟通渠道的畅通。

青山绿水,阳光灿烂。6月底,记者从成都前往汶川,一路绿意盎然的美景映入眼帘。

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刚从乡下调研回来,一进办公室就向记者推介起摆放的蝴蝶兰。“今天你们来才摆上,我办公室还是第一次放花。这是我们自己的花卉基地培养的,是今年我们大力发展的产业。”

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青理东勾勒出汶川从焦点回归于常态的道路和一幅由良好生态支撑的发展蓝图。或可预见,在川西北高原上,汶川将以吸纳百川的姿态,瞄准生态发展“高原洼地”的目标。

一条从焦点向常态回归的轨迹

记者:前不久举行了“5·12”汶川特大地震5周年纪念活动,从纪念活动可以看出,汶川正从世人关注的焦点回归到常态轨道,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青理东:汶川因为地震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从高点回落是必然的,关键是看回落到什么样的位置。管理好灾后重建成果,发展起产业并使之做成品牌,这是我们应该回归的位置。

如今,“汶川”品牌价值达237亿。像汶川甜樱桃,我们以“感恩果”推出去,从地震前10元一斤到现在25元一斤。今年我们采用新媒体营销方式,通过网上论坛等形式组织游人,一次来200多人,一下就买完一个村的甜樱桃。把乡村旅游做成产业,就是灾后重建的一个成果。可以说,汶川目前的常态就是发展。

记者:外界说,汶川5年跨越发展主要是靠“输血”、借力。现在汶川自身的“造血”功能有没有形成?

青理东:人们对汶川发展的阶段认识没有错。灾后重建是靠“输血”,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主要靠投资拉动,有来自国家层面的,有广东援建的,还有通过市场运作聚集的社会资本。但从2012年5月之后,汶川开始进入“造血”轨道,依靠的是“输血”搭建的平台。

汶川“造血”的底气来自于产业发展。工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医药。我们与惠州一家企业合作,将太阳能引到老百姓家中。汶川县城街道上的路灯,白天蓄能,晚上发光。我们与大药厂合作,开发藏药的保健酒、保健医药。汶川工业发展速度超过全省。

农业注重高产量、高效益和高品质,将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去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农民纯收入增长30%。目前,我们提出农业“5千万工程”,要达到甜樱桃1000万公斤、核桃1000万公斤、猕猴桃1000万公斤、畜牧业年出栏1000万头、花卉1000万盆。这个目标完成,将是地震前的10倍。

记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哪里?

青理东:农村有句话叫“老祖母洗手”,意思是老祖母把手洗干净了,还会留下干净的水让后面的人洗。汶川发展也是这个道理。地震后,我们将很多污染工业拔掉,将高耗能工业搬迁,大力发展旅游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汶川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化解两难矛盾的路径

记者:中央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省委部署了三大战略,汶川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青理东:在全省五大经济区中,汶川位于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要率先建成示范区中的样本。因为汶川有条件做排头兵。汶川在全省民族地区中排名第三,县域经济发展良好,有较大的经济总量做支撑。

具体举措主要是“两核引领,两极互动”。汶川南北部地理环境不同,发展思路也不同。南部以水磨为核心,重点发展教育、旅游;北部以县城为核心,发展物流基地、信息总部经济。这是“两核”。“两极”是指两个发展带。汶川南低北高,岷江河谷人口聚集,这是集群发展的重要区域。北边高半山区人少地广,是新的增长极,需要连片发展。目前,高半山上有3个乡镇22个村的公路全部连通,形成了草坡、威州、绵虒回形路,这也是我们产业循环发展的道路。

还有就是“点圈共进”,每个村都是一个经济点,连起来就成为一个个经济圈。经济圈做活,再辐射全州13个县。我们要建成藏区的“三中心两平台一基地”。

记者:放眼全省,你最希望学习哪个地方的经验?

青理东:我最希望学习双流县的发展经验。双流县的发展思路是“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在产业、生态、文化、宜居等方面都取得极大发展。

与双流相比,汶川的位置不同,起点也不同,但我们同样希望在产业、生态等方面取得大的突破。比如,我们要着力发展的高半山区,重点在现代农业、现代林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记者:当前各地的环保状况一再提醒我们,加速发展与提升质量同样重要,但是,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你们如何协调这一矛盾?

青理东:我们提过“美丽汶川”,就是要在发展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把城当家管”,汶川一直是这样做的。

一种民富村美人民幸福的理想

记者:就当前汶川的发展状态看,最大的短板在哪儿?

青理东:民生改善,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短板。

记者:汶川老百姓最希望解决的民生难题是什么?

青理东:集中起来看,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社会保障不够、交通出行难、就业问题、物价高等问题,都是我县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难题。

记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青理东:一是推动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二是规范财政投入,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三是健全社保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完善扶贫机制,深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

我们县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县中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县羌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合作,这些大医院的医生能够到汶川来给人们看病治疗,同时帮助汶川的医院提高设施、技术。我们的公共服务已经延伸到高半山区,这是在向城乡均衡发展努力。

记者:听说汶川与很多大学、研究机构也有合作?

青理东:汶川要改善民生、解决短板,光靠一己之力不行。我们与四川19所高校、科研团队“联姻”,一个大学为我们研究一两个重要问题。像西南民族大学,帮我们研究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四川大学,则帮我们研究灾后重建管理的问题。我们愿意成为高校研究成果的试验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地方生产力,再把汶川的成功经验向世界提供。

记者:汶川的“中国梦”是什么?

青理东:民富村美、文明和谐、人民幸福。具体来说涉及到低碳、健康、畅通多个方面。汶川是全国唯一的健康示范县,百姓健康的指标由汶川出具,共有237个指标。汶川的交通极大改善,但畅通是广义的,我更希望的是实现老百姓沟通渠道的畅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8-13 11:20 |
青理东不错,在南江就有好名声。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