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期待的左清飞声腔艺术展演专场《清韵纷飞》,正紧密锣鼓地进行后期排练,将于11月2日晚7:30和11月3日下午2:00在四川省川剧院剧场隆重推出。
此次活动,左清飞酝酿策划已久。8月15日经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与四川省川剧院签署了“川剧传承人左清飞声腔艺术(高腔)展演专场”。
不少评论家认为“在左清飞的全部艺术创造中,运用唱腔刻划人物是最为光彩的一个方面。”她“在发声、噙字、行腔、共鸣、气息、韵味、板式诸方面,既继承了传统演唱技巧,又融汇了现代声乐的某些长处”,“运用新的唱法,创造新的唱腔和新的板式。”中国《戏剧报》评介她“创造了川剧高腔一代新声。”阳翰笙评价:左清飞“在唱腔上,继承和发展了很有特色的阳氏(阳友鹤)风格。”
这场声腔展演,不包括左清飞在胡琴、弹戏方面的唱段剧目,只是高腔。主要集中两支曲牌:《红衲袄》和《一枝花》。
著名戏剧评论家李振玉在评论《绣襦记》时,说《荣归还目》这场戏“主要通过音乐唱腔的艺术手段来刻划人物。著名唱段‘红杏花送来满园香’,特别是‘李亚仙叹一口不平之气’,谱写了音乐唱腔的高潮。有突破,有创造,既是川剧传统的,又是崭新的。左清飞的演唱饱含深情,大起大落,抑扬婉转,如泣如诉,余音绕梁。被观众和行家誉为川剧艺术经典唱段。”
这次的《绣襦记》之《荣归还目》仍沿用《红衲袄》演唱。 由左清飞传授。(李亚仙由刘谊扮演、郑元和由邹宏扮演。)
《困邢州》是最具才华的剧作家李明璋的作品。也是左清飞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四川日报评介任庭芳和左清飞出色地塑造了剧中李存孝和邓夫人的艺术形象。评价左清飞“深入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唱做俱佳,声情并茂。一行一站,一哭一呼,都具有强烈的雕塑美与深邃的思想内涵。”“左清飞的唱腔高坠自如,柔韧婉转,表达感情酣畅淋漓。低音区细似游丝而不绝于缕,高音区更是像决堤的波涛,一泻无余。”
本次的《困邢州》选场《邓夫人苦痛哭存孝》用《一枝花》演唱 。由左清飞传授。(邓夫人由刘漫扮演、周德威由李艳冬扮演)
《情探》是川剧传统経典剧目,也是多位前辈艺术家的代表作。左清飞继承下来后,总觉得有些不太适应现代观众审美要求的地方。30年前,她在剧院同仁支持下,决定冒险改《情探》。对舞蹈表演作了些新处理,对戏加音乐定调,原核心唱段“梨花落,杏花开……”由过去一直沿用的曲牌《园林好》改用更适合人物情绪、旋律性更强的曲牌《一枝花》。得到了她的老师阳友鹤的支持和认可。《北京晚报》在评论《情探》时说到:“左清飞用她那会说话的眼睛、干净利落的动作和声情并茂的演唱,将人物……揭示得层次清晰,细致入微。特别是那一段‘梨花落,杏花开,梦绕长安十二街’的唱段,哀婉深沉,如泣如诉,似汩汩清泉倾诉了焦桂英的离愁别恨,令人回肠荡气,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11月2日的《情探》片段,由左清飞传授。(焦桂英由张雪梅扮演、王魁由黄学成扮演;3日午后2:00那场由左清飞和黄学成演出《情探》的全剧)。
两年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左清飞近50万字的艺术传记《清言戏语》。在该书的首发签售仪式上,左清飞说,作为川剧人,总该作点什么。首先,她想在声腔上作些探索。她认为,川剧的五种声腔中,高腔最有特点,最具代表性。然而高腔曲牌众多、掌握难度较大,连知名相声演员也难学会。这对那些初学川剧的年轻人和业余爱好者造成困难。因此,左清飞设想:高腔曲牌是否可简化一些,可否选两三支具代表性、旋律性强的曲牌,比如《红衲袄》《一枝花》,以“好听、易学”为目标,创作一些唱段,能否在青年特别是学生中推广普及呢?所选曲牌能否代替其它更多曲牌呢?今年夏天,她完成了两件作品:《王三巧》和新《刁窗》。
《三巧挂画》(《王三巧》),是川剧传统戏《珍珠衫》之一折。具喜剧色彩,以花旦应工。解放前后舞台上常作为折子戏上演。她用《红衲袄》重新设计唱腔,作一尝试。
这次将欣赏到用《红衲袄》演唱的《王三巧》。由左清飞传授。(王三巧由刘燕扮演。唱腔设计:左清飞。)
《刁窗》是川剧传统戏《荆钗记》之一折,是以帮打唱紧宻结合为特点的折子戏。也许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近年来演出此戏的不是很多。但她的老师阳友鹤在《刁窗》中的唱腔特点,令左清飞念念不忘。传统精华必须要继承下来,传承下去。今年夏天,她搞的这个新《刁窗》,尽可能把阳老师的韵味都保留下来。
这次欣赏到的新《刁窗》改用《一枝花》演唱。 演唱:左清飞。(唱腔设计:左清飞。)
左清飞声腔艺术展演专场《清韵纷飞》在即,期待着。 本帖最后由 长歌悠悠 于 2013-10-26 13: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