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22|评论: 0

[梨乡文艺] 当年工厂的故事(十三)----大锣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6 05:46 | |阅读模式
      三十多年前,我们厂曾经自己动手绷过大鼓。
      那时正值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庆祝会游行是很多的,群众组织互相攀比谁的锣鼓大。我们厂这一大派苦于买不到大鼓,铁牛师傅便自告奋勇要绷大鼓。
      “铁牛师傅本是个能工巧匠。他有自己动手用蚊帐纱布缝棉衣、用牛骨头渗碳解决我们的汽车后牙包小齿轮的齿部热处理等绝技,他要绷鼓,自是没人怀疑他的手艺。
      那绷鼓,先得有木头的鼓身。那鼓身虽是个圆柱筒筒,可中间凸出的多(也就是鼓出来的多),如果说那凸出的的部份是个弓形,鼓身的高是弓形的弦,那弓形高约是弦长的五分之一。我们的大鼓足有六十厘米口径,中间凸出的约有十厘米。而通赏常木工的刨子只有5厘米宽,也就是说,清缝子时,不可能像打桶一样一刨子就推出那缝子的平面。不过我们那三代木工世家的青年师傅,还是将那鼓身打了出来。
     我没有亲眼见过打那木鼓身,只是见到以前的牛灯锣鼓,那鼓身是用了篾条箍过的,那是民间乐器,而我们的大鼓,是带洋味的,外头自然是不能箍篾条,那鼓身,在制作时是用了牛胶还是其它方法,可惜我不得而知,总之是好多年没有走缝(即缝子没有开裂)。师傅的木工手艺,可见一斑。
      有了鼓身,就是绷鼓。
      可说实话,用牛皮绷鼓,众多师傅都是第一次见到。
      只见铁牛师傅将那两张黄牛皮去毛、硝制(是他的土办法,曾用此法自己硝制狗皮做褥子),浸润软化后在牛皮周围打孔,分别绷在鼓身两端,若干绳索穿过那两张牛皮的孔,捆着吊在鼓身周围,然后是撬紧绳子,用一对大木槌反复锤打,再撬紧绳子,每天如此,约半月之后,那牛皮收缩干糙,紧紧地绷于鼓身之上。用槌击之,其声如雷。然后是小心地在鼓身两端用鼓儿钉成丁字花纹地钉密密麻麻钉牢,划去多余的边边角角,就成了。
鼓由漆工师傅反复地刮油灰,打磨得通体光亮,用大红油漆漆好,再钉上自己锻打的铁提手,就彻底完工了。自有那写好字的人写上两个大大的“囍”字,很是诱人。
      四个身强力壮地打铁匠抬着,中间是擂鼓的人,双手握着我们自己用上好的杂木条子车制的一对鼓槌擂鼓,神气极了。
      每当有欢呼最新最高指示发表的时候,我们的游行队伍前是配有两面大锣、大镲、小马锣的锣鼓队,穿行于县城的大街小巷,气势非凡。
      多年后我见过我们的威风锣鼓,就想起当年我们厂的大锣鼓,除了没有那鲜艳的中式武士服装和头饰披风,那派头,还真有一比呢。
      后来,大锣鼓少用了,它没了往日的福气,放在库房中,油漆班剥,灰头土脑。
      不过,在工厂不景气的日子,它又有排上了用场,后来进厂的小青年,没班上时,就莫名其妙的大擂其鼓,发泄怨气。
      领导无奈,只好将其运往主管局存放。
      那鼓,无疑是狂热年代的产物,但它身上体现了我们工人百做百巧的技艺,见证了那特殊的年代,还是有点意思的。
        2013-9-28草
        2013-10-18改毕 本帖最后由 huangguangyong2 于 2013-11-6 05:47 编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