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29|评论: 0

[梨乡文艺] 苍溪能工巧匠的故事(四)— 裁缝刘成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2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裁缝刘成安
     当年的苍溪五一缝纫社在县城正街川剧团上手(西边)的几间门面,时为两层临街的灰砖楼房。
     我依稀记得,那灰砖楼房的原址上,以前有本城有名的包面(抄手)店,那包面何以有名,我似无多大体会。只晓得本城的文化人,常于晚上笔耕后,去那儿吃夜宵。那包面,皮薄得几可见馅,汤是另调的高汤。还有那杂酱面,也不错的。
     那门面是啥时改成两楼的砖房的,我记不甚清,倒是对那裁衣服的刘师,早就闻其大名。
     刘成安,苍溪五一缝纫社技师,蓬安县太平乡人。出生贫苦家庭,仅私塾两年。
     十六岁在家乡县城缝纫店学徒,两年出师。后四处帮工。
     共和国建国前在重庆观音岩亚光服装厂学习十个月。共和国建国初,在川北行署服装厂工作两年多,学习了标准规格的中山装和高档服装的制作技术,后浪迹于南充、蓬安、广元等县市,最终落户于苍溪,在那“五一社”十四个缝纫店中大显身手赢得美誉。
     53年到苍溪,从华美服装店引进了毛料、皮件、西装等高档服饰的生产。他工效高,别人一件呢料从裁剪到制作竣工,需时一天半,而他只需几小时。
     师不只是裁剪缝纫手艺精,还有一手绝活,手工拼接。有年,他给人做了一件呢子衣服,因打工加班时不慎将呢料烧了洞,急得不行,后经他用手工镶合,竟与原物不二。
     57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遭到不公正待遇,撤销其裁剪师、到车间当缝纫工,监督劳动、制定改造计划,定期评查。
     平凡的缝纫,一经其手,竟出入神化:五十年代他手工做的浆糊衬衣领,几可与八十年代的塑脂领比美。
身为服装权威,然并不保守,培养新人,言传身教、谆谆诲人。常以事业为重,虽备受艰苦,从不叫屈。
     因其所受不公正待遇,无权出席公开的培训教学,于是居于幕后,让台上的人按其讲稿图纸宣讲,以此培养新秀。64年,他画好的图案,经他人裁剪缝制,被评为地区首届服装技术培训二等奖。
     多年的刻苦钻研,炼就成一双火眼金睛,只要把你的体型高矮打量一眼,就能裁出满意合适的服饰。一看、二比、三裁、四做是他总结的制作方法,他说,要紧的还是因人而异。   
     惜一代缝纫大师,73年死于洪水中打捞木材。年仅50岁。
     2013-9-1草
     2013-10-19 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