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安汉广场等红绿灯运气不好都要三分钟左右,不知道你们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以前最多90秒。
“中国式过马路”与红灯时长超行人忍耐限度有关,不能归责于行人素质,更深层是行人与机动车马路权益的问题。同济大学中德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平教授解释,如果行人在等待期间,且时间超过70秒后,行人开始慢速前进,寻找其他位置等候。那么,这70秒,就被称为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如果红灯时间超过了可忍受等待时间,就会导致闯红灯等行为,造成路口人车矛盾,进而影响交通。经调查发现,当等候超过90秒,行人过街信号灯作用趋于零。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红绿灯面前同样如此。如果长时间地等待,就会出现焦躁情绪,就容易闯红灯。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红绿灯的作用,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地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这样,才能保证交通畅通。
因为红灯时间太长,一些人在红灯面前就等不及了,所以就出现了“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这种现象称为普遍现象。有人将这种现象归咎于是国人素质问题,这有失偏颇。如果红绿灯设置不合理,长时间的等待很容易导致行人闯红灯,这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行人。而事实上,很多地方的红灯时间设置超长,这加剧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国人忍耐红灯的时间是70秒,在交通流量较大的主支相交路口,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90秒,超过此时间限值,行人过街将处于不可控局面。那么,各地可以参考这个数值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间,尽量遵循自然规律,科学管理,才能维持良好的交通和社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