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95|评论: 12

江阳渔樵所藏川剧剧本资料整点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 23:16 | |阅读模式
   

江阳渔樵所藏川剧剧本资料整点手记

前言

  渔樵收藏有不同时期,不同主编的川剧剧本若干。因河道不同,传承不同,其中可能有同剧异词本、同剧异腔本(当然也包括搜集本、整理本、改编本)。为便于网友检阅校对,兹按书目逐一列出,并酌加注明。整理过程中亦有所见所思,一并录出,以供网友参考。

手记之藏本整点

  渔樵近日对历年所藏21辑川剧剧本资料主进行整理,特别注意理清版本出处,现录如下:

  一、<<四川地方戏曲选>>(四川省戏曲研究所编)

  第一辑(高腔)

  1<<柳荫记>>(高腔) (刘成基、胡裕华、宋逸尘、赵循伯执笔整理)

  2<<彩楼记>>(高腔) (马善庆、宋逸尘、郭铭彝执笔整理)

  3<<玉簪记>>(高腔) (马善庆、宋逸尘、郭铭彝执笔整理)

  4<<荆钗记>>(高腔) (赵循伯执笔整理)

  5<<尉迟恭>>(高腔) (唐彬如、吴晓雷、金震雷、李  行执笔整理)

  6<<借亲配>>(高腔) (范光翔执笔整理)

  第二辑(高腔) (渔樵缺此辑,但已从第一辑所载总目录中查明为:焚香记、御河桥、拉郎配、一只鞋、赏夏、书馆悲逢、打神、情探、闯宫、双拜月、胡琏闹钗、三难新郎、摘红梅、放裴、迎贤店、百花赠剑、思凡、三击掌)

  第三辑(弹戏) (渔樵缺此辑,但已从第一辑所载总目录中查明为:芙奴传、穆桂英、乔老爷上轿、罗卜园、赠绨袍、周仁耍路、画梅花、梵王宫、做文章)

  第四辑(胡琴、昆腔、灯戏)

  1<<烹蒯彻>>(胡琴)(周裕祥、赵循伯执笔整理)

  2<<鞭督邮>>(胡琴) (黄吉安)

  3<<江油关>>(胡琴) (黄吉安)

  4<<曲江打子>>(胡琴) (重庆胜利川剧团整理)

  5<<五台会兄>>(胡琴) (吴晓雷演出本)

  6<<牛皋扯旨>>(胡琴) (重庆胜利川剧团整理)

  7<<柴市节>>(胡琴) (黄吉安)

  8<<马房放奎>>(胡琴) (贾培之演出本) 

  9<<鸳鸯谱>>(昆腔) (成都市川剧院剧目组集体讨论整理,李劫人、周  静、吴伯祺执笔)

  10<<议剑献剑>>(昆腔) (周裕祥、安  民、郭铭彝整理)

  11<<醉隶>>(昆腔) (刘成基演出本)

  12<<东窗修本>>(昆腔) (梅春林演出本) 

  13<<槐荫记>>(灯戏) (肖宗英根据南充川剧团演出本加工整理)

  二、<<川剧传统剧目选编>>(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主编)

  第一集

  1<<汉贞烈>>(高腔) (责任重勘:邱  )

  2<<白鹦鹉>>(高腔) (责任重勘:刘成钧)

  第二集

  1<<木荆钗一>>(高腔) (周企何珍藏王治安抄本)

  2<<木荆钗二>>(高腔) (肖兰君藏抄本)

  注:<<木荆钗>><<荆钗记>>

  第三集(渔樵缺此集)

  第四集

  1<<中三元>>(高腔) (责任重勘:匡  )

  2<<琵琶记>>(高腔) (责任重勘:刘成钧)

  三、<<川剧传统喜剧选>>(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编) (此为上、下两集,渔樵缺上集,仅有下集)

  下集

  1<<评雪辨踪>>(高腔) (马善庆、宋逸尘、郭铭彝执笔整理)

  2<<秋江>>(高腔) ( 马善庆、宋逸尘、郭铭彝执笔整理)

  3<<山伯送行>>(高腔) ( 刘成基、胡裕华、宋逸尘、赵循伯执笔整理)

  4<<船舟借伞>>(高腔) (成都市川剧团吴伯祺整理)

  5<<双拜月>>(高腔) (原西南川剧院演出本)

  6<<青梅赠钗>>(高腔) (原重庆市群众川剧团整理,元  丁再整理)

  7<<逼侄赴科>>(高腔) (马善庆、宋逸尘、郭铭彝执笔)

  8<<三难新郎>>(高腔) (重庆胜利川剧团整理)

  9<<疯僧扫秦>>(高腔) (刘成基口述,元  丁校改)

  10<<胡琏闹钗>>(高腔) (周裕祥演出本)

  11<<请医>>(高腔) (周企何、李文杰等整理)

  12<<迎贤店>>(高腔) (周企何演出本)

  13<<文武打>>(高腔) (李文杰口述,辛  之校正)

  14<<骂相>>(胡琴) (王国仁演出本)

  15<<赠绨袍>>(弹戏) (张德成、刘成基、谢  代整理)

  16<<做文章>>(弹戏) (周企何、周裕祥、赵循伯整理)

  17<<画梅花>>(弹戏) (原西南川剧院整理)

  18<<拷红>>(弹戏) (  华演出本)

  19<<翠香记>>(弹戏) (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西南川剧团演出本)

  20<<柜中缘>>(弹戏) (成都市川剧院吴伯祺根据河北梆子同名剧目移植)

  21<<邱旺告贫>>(弹戏) (雅安川剧团演出本)

  22<<槐荫记>>(灯戏) (南充川剧团发掘演出本,肖宗英加工整理)

  23<<出天行>>(灯戏) (熊再新口述,重庆市川剧院整理)

  四、<<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王季思教授主编;19938月版;此前王季思曾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1<<拉郎配>>(高腔) (四川省川剧剧目鉴定委员会整理:黄志德、黄  丹执笔;成都市川剧院改写:吴伯祺执笔)

  210为其它剧种,从略。

  五、<<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王季思教授主编;19938月版)

  15710为其它剧种,从略。

  6<<巴山秀才>>(高腔) (魏明伦、南国编剧)

  六、<<戏剧新作丛书>>(中国戏剧出版社)

  <<四姑娘>>(高腔) (魏明伦根据周克芹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改编)

  七、<<传统川剧折子戏选>>

  第一集

  1<<五台会兄>>(胡琴) (四川省川剧院整理)

  2<<点将责夫>>(弹戏) (成都市川剧团整理;范光翔、钟  曦执笔)

  3<<拦马>>(弹戏) (四川省川剧院整理)

  4<<拨火棍>>(胡琴) (四川省川剧院整理)

  5<<柜中缘>>(弹戏) (成都市川剧院吴伯祺根据河北梆子同名剧目移植)

  6<<水漫金山>>(昆腔) (成都市川剧院整理;吴伯祺执笔)

  7<<别洞观景>>(高腔) (成都市川剧团整理;钟  曦、吴伯祺执笔)

  8<<拷红>>(弹戏) (成都市川剧院演出本;何国经、筱  舫、韩  铮整理)

  9<<迎贤店>>(高腔) (四川省川剧院演出本)

  第二集

  1<<桂英打雁>>(弹戏) (未注明所本)

  2<<反徐州>>(弹戏) (未注明所本)

  3<<议剑献剑>>(昆腔) (未注明所本)

  4<<做文章>>(弹戏) (未注明所本)

  5<<归舟投江>>(高腔) (未注明所本)

  6<<逼嫁玉莲>>(高腔) (未注明所本)

  注:这个第二集由于编辑出版疏忽,未注明所本,造成校对困难,殊为遗憾。

  第三集渔樵尚缺

  第四集渔樵尚缺

  第五集

  1<<摘红梅>>(高腔) (原西南川剧院整理)

  2<<放裴>>(高腔) (琼莲芳演出本)

  3<<百花赠剑>>(高腔) (曲牌订正:苏明清)

  4<<芦林辨非>>(高腔) (原重庆胜利川剧团整理)

  5<<青梅赠钗>>(高腔) (张树芳、薛艳秋演出本)

  6<<木马驿>>(高腔) (张德成、吴晓雷修改本)

  7<<醉打>>(昆腔) (吴晓雷、刘裕能整理本)

  8<<尚书问婿>>(高腔) (张德成演出本)

  9<<晏婴说楚>>(高腔) (周裕祥演出本)

  第六集渔樵尚缺。

  第七集

  1<<春陵台>>(胡琴) (黄吉安原著)

  2<<江油关>>(胡琴) (黄吉安原著)

  3<<仙姬送子>>(胡琴) (川剧传统剧本汇编第二十九集<<槐荫记>>附录)

  4<<送京娘>>(西皮) (未注明所本)

  5<<长生殿>>(胡琴) (陈淡然、竞  华演出本)

  6<<阳河堂>>(胡琴) (贾培之演出本)

  7<<牛皋扯旨>>(胡琴) (金震雷演出本)

  8<<太白醉写>>(胡琴) (张德成演出本)

  9<<孝孺草诏>>(胡琴) (张德成演出本)

  10<<问病逼宫>>(胡琴) (贾培之演出本)

  11<<桂枝写状>>(胡琴) (未注明所本) 

  12<<堂会三拉>>(胡琴) (未注明所本)

  第八集

  1<<翠香记>>(弹戏) (原重庆胜利川剧团整理)

  2<<画梅花>>(弹戏) (周企何演出本)

  3<<花田写扇>>(弹戏) (原重庆群众川剧团修改)

  4<<周仁耍路>>(弹戏) (袁玉昆演出本)

  5<<赠绨袍>>(弹戏) (刘成基演出本)

  6<<水牢摸印>>(弹戏) (张洪恩、姜尚峰演出本)

  7<<借赵云>>(弹戏) (未注明所本)

  8<<西川图>>(弹戏) (周裕祥演出本)

  八、川剧大幕戏单行本

  1<<铡美案>>(高腔、弹戏双下锅) (原重庆群众川剧团编导组修改)

  2<<谭记儿>>(高腔) (原著关汉卿;李明璋改编整理;而后李笑非、周  静执笔)

  3<<穆桂英>>(弹戏) (四川省川剧剧目鉴委会整理;成都市川剧院加工;范光翔、钟曦执笔)

  4<<御河桥>>(高腔) (成都市川剧院演出本)

  5<<芙奴传>>.(弹戏) (四川省川剧剧目鉴委会改编;席明真、周裕祥、李明璋整理)

  八、新编历史剧

  1<<轵侯剑>>(高腔) (泸州市川剧团演出本;编剧:杨邦国、张国伟) (渔樵所藏为油印本)

  2<<淝水之战>>(高腔) (原泸州市退离休教师协会:李  觉主编) (渔樵最近于旧书摊购得,其为油印本)

手记之书版评价

  21辑川剧剧本中,渔樵认为:

  一、最好书版

  以编辑审定、文字校对、排版印刷、装帧设计论,<<四川地方戏曲选>>当属最佳。渔樵所购本首页扉页已损,无法直观其出版年代。但编者前言幸存,并可从本集编选的目的,意在将我省十年来所整理的川剧剧目,向广大读者作一比较全面的介绍。一语中推断其为19591960年段出版。值得珍藏。

  二、最差书版

  以编辑审定、文字校对、排版印刷、装帧设计论,<<川剧传统剧目选编>>(1983年版)为最差书版。其排版印刷粗糙,文字错漏不少。

手记之渔樵浅见

  一、收藏川剧剧目,有条件时最好收藏书本。手抄本或有文字错讹。当然现在可利用电脑储存,仍需防病毒发作时丢失。

  二、网友上传收藏剧目,应注明出处,以利选择性交流。

  三、由网上辑录出版的可能性极小,最好的办法是向有关文化出版部门呼吁,择定善本再版。

手记之渔樵所愿

  一、巴蜀同为三国故里。创编排演过的众多<<三国戏>>是川剧前辈对中国戏剧发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渔樵认为应当率先整理成专辑出版。2005年时,渔樵曾在[川剧论坛]见到悠哉乐斋先生撰文提到绵阳市文化部门已初步整理出<<三国戏>>183个剧目(剧本),因故未能出版。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而今网络优势多多,特别是重庆几位知名网友,藏书颇丰。川渝许多戏迷网友藏书足可补充遗漏,。只需找到赞助支持,相信现在有条件完成汇编出版工作。

  二、泸州河传承或保留高腔剧目中的<<楼、院、配、记>>,渔樵收藏尚少,殊为憾事,亦愿通过与诸位网友交流,逐步予以补充收藏。

                       江阳渔樵
     

             2008111于江阳西路陋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1-1 23:46 |
楼主费心了,整理的很好,可以供大家参考。

发表于 2008-11-2 00:19 |
不知谁有高腔的《清风亭》原来川大中文系把它与《情探》一齐收入了教材。我本来有,也被某剧团给弄掉了。如果谁有,请交流一下。谢谢!

发表于 2008-11-2 00:06 |
渔桥兄弄的好哈!赞一个!我最近特别忙,争取在年底前,把我的旧书翻一下,也给大家交流一下。其中

<<四川地方戏曲选>>第四辑(胡琴、昆腔、灯戏)我也收藏过,后来被某县川剧团给我搞掉了。在<<柴市节>>(胡琴)中,还有欧阳夫人唱的[梅花西皮}“一旅师扎兴国幕府初开、、、、、、”等,现在好多都没有唱这一节了。

发表于 2008-11-2 12:29 |
以下是引用长歌悠悠在2008-11-2 11:12:00的发言:

因终上雪山和秋潭斑竹的帖要求是目前少演的剧目,因而未写上。我保存有:

<<四川地方戏曲选>>(四川省戏曲研究所编)

第二辑(高腔) (渔樵缺此辑,但已从第一辑所载总目录中查明为:焚香记、御河桥、拉郎配、一只鞋、赏夏、书馆悲逢、打神、情探、闯宫、双拜月、胡琏闹钗、三难新郎、摘红梅、放裴、迎贤店、百花赠剑、思凡、三击掌)

第三辑(弹戏) (渔樵缺此辑,但已从第一辑所载总目录中查明为:芙奴传、穆桂英、乔老爷上轿、罗卜园、赠绨袍、周仁耍路、画梅花、梵王宫、做文章)

<<传统川剧折子戏选>>:

第三集渔樵尚缺——单刀会﹙胡琴.二黄﹚、临江宴﹙胡琴.西皮﹚定军山﹙胡琴.西皮﹚、马房放奎﹙胡琴.二黄﹚、柴市节﹙胡琴.二黄﹚、铡侄﹙胡琴.二黄、襄阳梆子﹚、交帅印﹙胡琴.二黄﹚、禹门关﹙胡琴.西皮﹚、辕门斩子﹙胡琴.西皮﹚。

第四集渔樵尚缺——踏伞﹙高腔﹚、闯寨﹙高腔﹚、双拜月﹙高腔﹚、林冲夜奔﹙高腔﹚、打神﹙高腔﹚、情探﹙高腔﹚、挑袍﹙高腔﹚、三击掌﹙高腔﹚、胡琏闹钗﹙高腔﹚。

第六集渔樵尚缺。——扫华堂﹙高腔﹚、夺棍﹙高腔﹚磨房会﹙高腔﹚、别宫出征﹙高腔﹚、斩应龙﹙高腔﹚、打宗闹朝﹙高腔﹚、文公走雪﹙高腔﹚、烹蒯彻﹙高腔﹚。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1-2 11:12 |

<<四川地方戏曲选>>(四川省戏曲研究所编)

第二辑(高腔) (渔樵缺此辑,但已从第一辑所载总目录中查明为:焚香记、御河桥、拉郎配、一只鞋、赏夏、书馆悲逢、打神、情探、闯宫、双拜月、胡琏闹钗、三难新郎、摘红梅、放裴、迎贤店、百花赠剑、思凡、三击掌)

第三辑(弹戏) (渔樵缺此辑,但已从第一辑所载总目录中查明为:芙奴传、穆桂英、乔老爷上轿、罗卜园、赠绨袍、周仁耍路、画梅花、梵王宫、做文章)

<<传统川剧折子戏选>>:

第三集渔樵尚缺——单刀会﹙胡琴.二黄﹚、临江宴﹙胡琴.西皮﹚定军山﹙胡琴.西皮﹚、马房放奎﹙胡琴.二黄﹚、柴市节﹙胡琴.二黄﹚、铡侄﹙胡琴.二黄、襄阳梆子﹚、交帅印﹙胡琴.二黄﹚、禹门关﹙胡琴.西皮﹚、辕门斩子﹙胡琴.西皮﹚。

第四集渔樵尚缺——踏伞﹙高腔﹚、闯寨﹙高腔﹚、双拜月﹙高腔﹚、林冲夜奔﹙高腔﹚、打神﹙高腔﹚、情探﹙高腔﹚、挑袍﹙高腔﹚、三击掌﹙高腔﹚、胡琏闹钗﹙高腔﹚。

第六集渔樵尚缺。——扫华堂﹙高腔﹚、夺棍﹙高腔﹚磨房会﹙高腔﹚、别宫出征﹙高腔﹚、斩应龙﹙高腔﹚、打宗闹朝﹙高腔﹚、文公走雪﹙高腔﹚、烹蒯彻﹙高腔﹚。

我保存有,因终上雪山和秋潭斑竹的帖要求是目前少演的剧目,因而未写上。

第四集渔樵尚缺——踏伞﹙高腔﹚、闯寨﹙高腔﹚、双拜月﹙高腔﹚、林冲夜奔﹙高腔﹚、打神﹙高腔﹚、情探﹙高腔﹚、挑袍﹙高腔﹚、三击掌﹙高腔﹚、胡琏闹钗﹙高腔﹚。

第六集渔樵尚缺。——扫华堂﹙高腔﹚、夺棍﹙高腔﹚磨房会﹙高腔﹚、别宫出征﹙高腔﹚、斩应龙﹙高腔﹚、打宗闹朝﹙高腔﹚、文公走雪﹙高腔﹚、烹蒯彻﹙高腔﹚。

我保存有,因终上雪山和秋潭斑竹的帖要求是目前少演的剧目,因而未写上。

第三集渔樵尚缺——单刀会﹙胡琴.二黄﹚、临江宴﹙胡琴.西皮﹚定军山﹙胡琴.西皮﹚、马房放奎﹙胡琴.二黄﹚、柴市节﹙胡琴.二黄﹚、铡侄﹙胡琴.二黄、襄阳梆子﹚、交帅印﹙胡琴.二黄﹚、禹门关﹙胡琴.西皮﹚、辕门斩子﹙胡琴.西皮﹚。

第四集渔樵尚缺——踏伞﹙高腔﹚、闯寨﹙高腔﹚、双拜月﹙高腔﹚、林冲夜奔﹙高腔﹚、打神﹙高腔﹚、情探﹙高腔﹚、挑袍﹙高腔﹚、三击掌﹙高腔﹚、胡琏闹钗﹙高腔﹚。

第六集渔樵尚缺。——扫华堂﹙高腔﹚、夺棍﹙高腔﹚磨房会﹙高腔﹚、别宫出征﹙高腔﹚、斩应龙﹙高腔﹚、打宗闹朝﹙高腔﹚、文公走雪﹙高腔﹚、烹蒯彻﹙高腔﹚。

我保存有,因终上雪山和秋潭斑竹的帖要求是目前少演的剧目,因而未写上。

第四集渔樵尚缺——踏伞﹙高腔﹚、闯寨﹙高腔﹚、双拜月﹙高腔﹚、林冲夜奔﹙高腔﹚、打神﹙高腔﹚、情探﹙高腔﹚、挑袍﹙高腔﹚、三击掌﹙高腔﹚、胡琏闹钗﹙高腔﹚。

第六集渔樵尚缺。——扫华堂﹙高腔﹚、夺棍﹙高腔﹚磨房会﹙高腔﹚、别宫出征﹙高腔﹚、斩应龙﹙高腔﹚、打宗闹朝﹙高腔﹚、文公走雪﹙高腔﹚、烹蒯彻﹙高腔﹚。

我保存有,因终上雪山和秋潭斑竹的帖要求是目前少演的剧目,因而未写上。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1-2 11:27 |

技术槽,传上去整乱了。删改几次都不成功。

请工作人员把第一句我保存有,因终上雪山和秋潭斑竹的帖要求是目前少演的剧目,因而未写上。之后的删去。添麻烦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9:50 |
QUOTE:
以下是引用峨眉山下生在2008-11-2 19:18:00的发言:

渔樵兄:劼人没有劫人哈!

顺祝兄台金安!

     峨眉兄台看得仔细。渔樵不会"拼音打字",电脑上使用的是"九方打字",打了无数次,也打不出"吉力"来,故打了个"劫"字代替。

   见笑了!

发表于 2008-11-2 19:18 |

渔樵兄:劼人没有劫人哈!

顺祝兄台金安!

发表于 2008-11-2 21:28 |

先不说收藏了这么多好本子,看9楼回帖得知渔樵用的“九方打字”,用了不少精力、时间吧,执著!感谢渔樵!

发表于 2008-11-3 11:55 |

[渔樵]先生之精神令人钦佩,辛苦了!

发表于 2008-11-11 21:27 |
珍藏版本,令人羡慕!

发表于 2008-12-19 20:12 |

[渔樵]老先生为川剧的继承发扬真是功不可没,我衷心祝愿您老长命百岁,永葆青春/,,,,,,,,,,,

[em01][em01][em01][em02][em02][em11][em11][em19][em19][em38][em38][em41][em41]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