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龙”,是古蒙溪河上一个神奇而美好的传说。 相传,古蒙溪河经常发生洪水泛滥,不断地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后来,人们在大禹治水精神的鼓舞下,组织起来,整治河流,疏通沟渠,修筑塘埝,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水利排蓄有序——涝则能排,旱则能蓄。从此以后,这里的人民不再受到涝旱灾害的折腾,真正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因此,人们相传,说是古人“驯服”了河里的“逆龙”的结果。“驯龙”的传说故事就此产生,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印入了子孙后代的脑海里,永不消失。 依据这个传说,北周建德四年(557)在此建“永康县”,是希冀蒙溪河上的人民永远康宁;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永康名隆康,是希望人民更加幸福安宁;明朝在此建“永康乡”,亦承永康本意;清朝在此建“驯龙场”,给“驯龙”的传说贴上了正名的标签;民国时在此建“隆康中学”,不仅是继承“古隆康县”旧名,而且是希望学子突起学业,将来事业兴盛。这些都已不是传说,而是历史人文的遗存。 一、古永康县始建于今驯龙镇 从《中国历史地图集》等文献得知,今安岳县驯龙镇,在古代,不仅是隋朝置资阳郡于盘石县(今资中)后,所辖之普慈县、车免镇(乐至县)直通郡治地的交通要道,而且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国家首都长安通往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市),及开通五尺道通往夜郎(今贵州)、滇池(今云南)等地的交通便道,更是商贾马帮运送货物的切径。驯龙更是唐时昌元县(今荣昌)、牛鞞县(相当于今内江石子镇)及周边地区(经高梁镇、周礼镇、千佛乡等)通往成都的陆地要道。在这交通要道上,今乐至县“通旅镇”即是历史的见证:相传,古时此处设立过军旅驻地,因处交通要冲,故清时依其事在此建立“通旅场”,沿用至今。 据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古迹》“普康县”条下记载:“《元和志》云:周建德四年(575)于此置永康县,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隆康县,先天元年(712)改为普康,皇朝乾德五年 (967)省,入安岳县。” 这段记载,虽已明永康县→隆康县→普康县的历史原革,但未说明其治地在哪?因而历史界各说不一。如原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薄孝荣,生前于1978年5月主编出版的《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译简表》(以下简称“简表”)说:“普康县旧址在今安岳县镇子镇。”即在安岳县治地的西南方位。而1982年10月,由谭其骧主编,国家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普康县”的标点在安岳县治地的南部小清流河的东南面。虽然二说方位不同,但各必有其依据。 经查阅清乾隆《安岳县志》古迹篇“隆康废县”条下记载:“《旧唐志》云:‘本周永康县,隋改隆康,移治,复疆域。’《寰宇记》云:‘开皇十九年(599)移治,寻又改名。宋乾德五年省为镇,人安岳’。”可知,“简表”是依据“隆康移治”前的治地说的;而《图集》是依据“隆康移治”后治地标点的。二者皆是正确的。我们知道,古代的历史地图,是利用罗盘上的指南针定北南子午线,并以二十八星宿和八卦定方位,再依中心点至某地的路途远近标点等原始方法绘制的,不像现代地图,可用航空技术测定绘制那么准确。在一般情况下,除少数著名场镇可上地图外,只有郡、县级名称的方位和大概位置才有标点。今镇子与驯龙,边界相连,“简表”认普康县旧址在安岳的西南面,方位未错。但蒲教授未能亲到安岳实地考察,他只能凭古地图的标点方位来认定,是可理解的。而驯龙有“永康”、“隆康”二名遗存下来,镇子和别的地方无此二名遗存,且镇子不居古交通要道上。说明古永康县最早即建在今驯龙镇,是有史可考的。 又,清康熙《乐安两县志》记载:“明洪武初,以乐至、石羊并入普州,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为州。普州为安岳县,属乡二十有六,成化二年(1466)分六乡为乐至县,并属潼川。”证明在明成化二年以前,乐至县与安岳县的疆域分界即在今乐至东山镇。那时,东山镇以东的回澜镇、龙溪乡、双河乡、通旅镇等地,皆为安岳所辖。从《图集》南北朝地图标点来分析,北周建永康县时,今资阳雁江区之回龙、新场、乐至通旅、双河、资中孟塘、安岳大埝、自治、驯龙、华严、镇子、大平、千佛、周礼、南勋、拱桥、龙桥、清流等皆为辖地。县城建在交通要道上的今驯龙镇,属中心地带、蒙溪河沿上平坦开阔之地,其地理条件优越,得天独厚。至隋开皇十九年“隆康移治”,迁至小清流河之东南面(今安岳县天林镇)后,今大足县铁山镇(双河)、内江县永福乡等皆为隆康县所辖,而资中孟塘、资阳回龙、新场等才被划出。唐朝撤郡并州、统属道管后,隆康县并入普州,先天元年(712)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讳,改隆康名普康;北宋乾德五年普康县被撤销,降级为镇后,今大足铁山、内江永福等地又被划出。 经考,安岳众多场镇,在宋末屡遭元军兵火毁灭,荡然无存,尤其是安岳县之北、东、南、部的多数场镇基本毁灭。这一历史事实,明万历戊申(1610)年潼川府官员方万山,在《安岳县志.序》中说得明白:“为之阅户口,宋末屡遭兵火,民无孑遗。延佑(1314——1321)以还,仅流寓者七十余家。迄于至正(即元朝灭亡时的1341年),亦止编八百(人口)”。可知,元代以后的安岳人,多为明末清初由湖广填川的移民,土著人极少。今驯龙镇,在宋代已属安岳县的边角地区,交通也变得闭塞,是乎此地在宋末未遭到元军兵火的毁坏?还存活有部分土著人,才有可能把“永康”、“隆康”二名传承下来。古时驯龙地区有个“菩提寺”,是宋建炎(1127——1131)年间建造,至1949年解放时仍灯火辉煌(后来被拆除改建成自治乡中心小学校)。这说明驯龙地区未遭到元军兵火的毁灭性破坏。所以,笔者依据上述文献和人文遗存认定:古永康县(隆康县)始建于今驯龙镇。自公元575年建县,至公元599年“隆康移治”,该县至少在此处渡过了它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 二、驯龙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存 驯龙地区,指以驯龙镇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而言。沿蒙溪河畔,留下了许多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和人文遗迹,值得人们关注。现仅举几例以见一斑。 鱼栈滩 这是驯龙镇的古地名。距离驯龙场一华里许的古交通要道旁,蒙溪河中有一块小绿洲很独特,长约10米,上面长满了稠密的绿草,终年不枯。当风吹河水荡漾时,小洲上的绿草随风飘动,像似一条大鱼在河中游玩。这种奇妙的现象,让人留恋,让人惊喜,让人百赏不厌!过路行人看到此美丽的风景,无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妙莫测!这形似大鱼的小绿洲,更神奇之处在于它好似“水涨船高”地存在:当洪水发时,淹没不了它,水枯竭时干不了它,它是永恒地飘浮在溪中的。人们依据《说文解字》“栈,棚也”的训解,认为这是一条自然界出生的神鱼,又被大自然像“鱼棚”一样,将其栓着。再依据大鱼形绿洲旁有浅滩,是人们休息、乘凉、洗手、洗衣的好地方,因此取名“鱼栈滩”。 朝阳洞 在今大埝乡望云山腰。此洞为天然岩窟,高5米,宽35米,深20米,面积700多平方米。洞内有一股泉水,冬不枯、夏不溢,清凉可口。因洞口朝东方太阳,故名朝阳洞。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有一位清虚真人,到此开辟为道教场所,故又名“清虚观”。明万历时安岳县令李奇英题写有“朝阳仙境”四个大字。从此迎来了众多八方游客和道教信徒观光游览。洞外风景迷人,古树、葛藤密茂,最大古柏树要三人合围,直径约60公分,葛藤大如水桶。已列入安岳县风景名胜保护名录,是川中道教名胜和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 隆康中学
即现驯龙中学。系1942年7月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依据古隆康县建于此而命名。首届校长王思赞,曾任过县长、省教育厅秘书长、中师校长;首届荣誉校长陈静珊,即陈离,祖籍驯龙人,曾任过师长、副军长。该校的建立,还与浙江省教育厅秘书、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杨廉,字光宾,号默然,驯龙鱼栈村人的大力支持有关,同时与国民党军长傅镜芳、傅作义也有关系。隆康中学创立时,傅家自愿让出“傅氏宗祠”作教室,给培育学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尤其“隆康中学”的命名,继承了古隆康县地名,给我们研究古永康县、隆康县、普康县提供了可考的证据。 木鱼山 即古菩提寺(在自治菩提村)前面一座小山,形似木鱼故名。山腰岩石壁上至今仍保存有宋代及以后的众多石刻神像,现为安岳县木鱼山佛教活动场所。山下面有个叫“沙坝”的地方,属自治三村四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相传是驯龙地区最好的风水宝地。1980年,土地下放到户后,社员郭光敏从他家自留地里挖出古代小钱(铜币)一窝,约有100斤,其中有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明代洪武、清代顺治、康熙、乾隆、道光等时期的铜币。这个坝子与对面郭家坝隔河相望,不乏传说,至今还保留有“官沟”、“官家嘴”、“杀人田”及“沙头宇”远近出名。正由于有上述地名,人们相传“郭家坝”是普洲最早的州府所在地。经笔者考证,除郭家坝的沙头芋确属上等特产,细嫩、柔软、香甜可口,值得开发之外,其余传说皆不可*。所谓“杀人田”是官府杀犯人的地方;“官沟”、“官家嘴”是官府官员住的地方;“沙坝”地里的铜币是官员埋的等等传说。但这些传说皆缺乏历史文献的支撑:北周建德四年(575)建普州和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同时建有永康县在今驯龙,郭家坝不可能是普州最早的州府衙门所在地。笔者认为,“沙坝”可能是晚清一家富户的宅院,其人晚年爱好收藏,收藏了各朝代的钱币;其子孙在朝为官,遭时势变迁获罪连坐,才把所收藏的钱币埋入房外地中,又因本人突发疾病死去,后人不知埋钱地点,又遭家境破落,房屋被毁,人口外流,故地下所埋之钱即变成了历史文物。“官沟”、“官家嘴”可能是官姓人家生活过的地方,或者这里曾经是官田官土。至于“杀人田”,因在封建社会里,郭氏家族在此地的宗族条例甚严,可能有郭氏子弟犯法、背离宗族,按宗族条例,在此杀过犯人而故名。 龙窝冲
在今华严镇八村汤家湾。明朝尚书汤焕新、朝廷户部侍朗汤佐,他们即出生于此地。至今,驯龙地区仍保留有与“龙”有关的地名:如龙窝冲、龙居、龙庙、龙坝、龙圆、青龙等。似乎古蒙溪河就是“龙”的天堂、龙的世界、龙的乐园! 值得一提的是,驯龙场在明清至民国时期,素有“小马边”之称,是相对乐山市马边县而言。过去,马边县是鸦片毒品、货物贸易的集散地,而驯龙场过去也是鸦片毒品、货物贸易的集散地,商业繁荣,物品丰富,给周边县乡输送物资起过桥头堡作用。这里曾经是袍哥码头,规矩甚严的地方。但男人们多讲义气,女人善于言谈,至今,乐观向上的人们处处可见。如小车司机李云榜,住在驯龙场,有业务时开车送客,休息时常参加镇上的群众性文娱活动,自编自演节目,思想活跃。像这类男人,与众多乐观向上的男女一样,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们与那些成天泡在“麻桌”上度日的腐朽人生迥然不同,值得庆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