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在审视窝子:眼神之毒辣,目光之犀利,背景之漆黑。
库形带状,水边地形差不多,随便选窝。 浮标选用3号。
两米多一点,还可以,虽然是早晨,但青龙湖有电鱼情况,也可钓远,两米多点水深,这样的窝子有可塑性。
弄底窝料,鲜料和酵料各一份(“鲜酵合一”——老唐语)。
整好后的状态基本干散,再揉之以苕,鲫、鲤、草全歼。
钓饵都还没有和好,操网、鱼护先下水,先把自己逼上路再说。 太阳出来后,才发现老九处在我的右边,他那边是深水区的来源。老唐在我的左边,他那是浅水大湾的下手,可以阻击对面深水巡游过来的鱼群。
我夹在他两个中间,间隔十米的样子。理论上这样选窝是错误的,但是为了照相方便,大家可以一起钓一边交流,且更重要的是兄弟我也不是吃素的哈,夹缝中求生存,咱是锅魁(馍馍)夹凉粉——一套一套的。
饵料状态软粘,雾化时间长达10分中之久(鲹子多)。这还需要进窝的鱼搅动搅动,才能到达效果,所以,开始的几条鱼一般要放一放。
这种插架竿方式是趁发明的,铁皮箱钓友可以一试。
五米四钓竿尽量打远,让竿几分钟后中第一条鱼,夹缝中求得了生存哈。
瞬间又双飞,看来第一拨鱼群进窝了。
“耶,二、三两哟!”老唐那边出动静了。二、三两还是可以照一下噻,不管自己这边上鱼了,先去闪他几张。
他的这个鱼看来差不多二、三两。
既来了,就再闪,顺便学。 这个应该没有二、三两了。
南钓界抖灰面的标志性装饰,防晒防雨,也可栓在颈间第一颗纽扣上,绳子稍吊长点,下暴雨都不怕淋。
还是过来搞一下自己的窝子,夹缝中的窝子凉不得。抛第三竿就有着,而且还是较大的着着。 喊老久来帮忙照相,这个老几取的角度有点问题,体现不出我系列的遛鱼动作呀,应该是他遛不来鱼,所以也取不来景哟。
此鱼看来只有两斤。
0.8主线(标准的),0.4子线(标准的),袖钩三号,下至三、四钱,上至五、六斤吧应该还可以,我一般是宁愿跑鱼也慎用粗线大钩。
鲤鱼一搞,鲫鱼就来。
看来它们在旁边是伺机而动哈。 鱼情与当地老乡所说的昨、前天才打了鱼的情况不太相符哟。难道是这窝料的作用? 玩笑,公正地说,野钓的第一要素是天气,第二是钓位,第三是鱼情,第四是技术,第五才是饵料。
没有雪中送炭的饵料,只有锦上添花的饵料。如果你什么条件都不好(“雪中”),单想靠饵料来取得胜利(送碳),那是不现实的;如果你其他条件都不错(锦),再加上好的对路的饵料会让你的鱼获更上一层楼,这就是添花了。
下手的老久稳不住了,要我过去看看。按道理来说他那儿应该优于我这,没有鱼讯,是该看看。 长枪短炮,却是架势吓人,顺便也把鱼吓倒了。
钓鲫鱼都用的是矶竿,这老兄做事是比较“稳当”,我其实有点认为矶竿钓鱼缺少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
重新给他调漂找底。
刚好调整完,他的弹簧竿就站起来给我敬礼了。
看来还是有个两三斤的。
就那么两根竿子,这根弹完那根来,没完没了,我一个调漂大师立马就转变成为了一个照相的了,这个心理落差有点大哟。
青龙湖的鱼经常挨电打是挨惯了的,现在不搞承包,怕是更加厉害,所以深浅都有着,远近皆好搞。只是鱼儿口容易乱、滑,我认为是鱼儿电打后受惊吓的结果。
临近中午,5.4米的竿子诱钓作用已完成,可以使用4.5米竿抓速度了,争取利用下午的时间大大提高鱼获量。近岸水浅换小漂,调平水钓三目,钓钝应付乱口,一动就中,当然应付乱口的方法很多,什么放口、软尾漂、大漂、调高调高等。但有时候却故意调钓灵敏,空竿率虽高,但可以练习择口。
给老久也是这样调钓的,这下把他是钓高兴了的哟,一直说以前为啥不教他这招,哥子,以前你遇到过这鱼情吗。
刚把方便面泡起,老唐那边又叫起来了,懂得起的,拿起操网就开跑。
还没有跑拢,他就用手抄起来了。 用手逮鱼是他一直以来所运用的,所以老唐随便走哪儿不带操网,这个不值得推广哟。
吃完中午饭,继续有双飞,看来添窝及时且适量。 此后,老唐、我、老久边钓边调侃,热闹得很。
“没有三两以下的。” “没有二两以下的。” “一两的跑到哪儿去了?”
深浅结合部的老覃坐不住了。他那好位置,稀稀拉拉的上鱼,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又来帮老覃看看线组调调漂漂哟。
诱饵的事情就交给老唐了,烟先冒起,再说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