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暴晒、心烦气躁……最近,这些不舒服的感觉越来越严重?原因很简单,夏天就要来了!迎接夏天,可不仅是换上夏装这么简单。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最快、气血运行最旺盛,抓住这个良机养生,保你健康一夏。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胡素敏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教你如何调理身体,平稳过渡到夏天。
防过敏
尽量戴口罩
外出时应戴口罩,必要时带些药物。常见的过敏症可用艾灸法治疗,每天约半小时。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艾灸,感觉发热时候,移到鼻梁,来回几个回合,然后移到两眉中心的印堂穴、两眉头的攒竹穴和鬓角前的太阳穴,循环艾灸,可清利鼻窍,缓解过敏反应。
防上火
小动作清心火
春夏之际,心情郁闷的人,要多参与户外活动,心情很兴奋的,建议少吃辛辣食物。此外,长按手心(劳宫穴)可清心火,安心神,对春季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防大汗
补水是关键
出汗过度容易影响夏季的气血健康,此时运动建议快走、慢跑、放风筝等,不宜出汗过多,还要注意补充水分。常用大拇指腹轻轻按揉复溜穴,可维持体内水分代谢正常。
防余寒
关节应保暖
春夏之交,早晚温差较大,建议早出晚归者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此时湿度大,风湿顽疾易复发,因此不要久居潮湿之地,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穿衣要护住关节,可穿七分袖或七分裤衣服。
防伤脾
一碗养胃粥
湿邪最易伤脾,导致脾胃不和,出现食欲不佳、呕吐、腹泻等症状。粥是养脾胃的最好食物,将茯苓粉20克,粳米100克,盐、生姜少许,一同熬成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立夏调理身体对号入座
1、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 应减少户外活动,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鱼类等食物,对于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则应该少吃。
2、面色淡白、老觉得困 应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立夏时节,更应配合天地阳旺之时,多晒晒太阳。
3、爱出汗是因为气虚 应多吃粳米、糯米、小米等谷物,以及山药、马铃薯、大枣来补气。
4、肥胖、嗜睡 应多做运动,每顿饭不能吃太饱。
5、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这是血虚的表现 可多吃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羊肝等补血、养血的食物。
6、面色晦滞、口唇色暗、易出血、舌紫暗或有淤点 应避免立夏后湿气侵袭,多吃桃仁、油菜等具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7、燥热难耐,面赤心烦、口渴 应少吃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如香蕉、西瓜、柿子、苦瓜、番茄、莲藕。
8、面色苍暗或萎黄、情绪大起大落 多吃一些能行气的食物,如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大蒜等。
9、立夏时节是儿童发育最快的时候 应及时补充钙质、维生素以及食物营养,尤其要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衣着和体育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