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创新理念,坚持集约投入、集聚发展,探索推行田区(农建基础配套区)、业区(现代农业园区)、景区(乡村旅游景区)、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四区合一”建设模式,同步构建农民新生产方式和新生活方式,使农村呈现出一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动人景象。
坚持集中连片建田区
夯实农业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农建向新村布局,7个县(市、区)连续五年每年新建3万亩以上农建基础配套区,实现由分散布点向集中连片、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跨越;坚持项目向农建集聚,放大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凡是涉农项目,未经统一整合审定,一律不上报、不转报、不支持,仅2014年就整合各类项目249个、18.2亿元集中投向田区;坚持责任向主体压实,建立“签字背书”机制,督促一把手盯紧“责任田”、当好“责任人”,每年综合评价最后一名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公开检讨、限期整改,确保了建一片、成一片、带一方。
树立“县为主体、连片规划、集成投入、整体推进”理念,同步推进路、水、田、林“四网”建设,实现路相通、水相连、田成片、林成网、适宜农机作业,改写“肩挑背磨、靠天要粮”的历史,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突出一牌三化建业区
强化市场驱动突破小农经济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按照“品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路径,建基地、强龙头、创品牌,用市场的力量驱动农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
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为核心,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返租倒包等方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并围绕“一村一品”、“多村一业”,连片发展渠县黄花、富硒茶叶等特色产业100多万亩。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经营主力军。目前已建成方斗食用菌、庙坝秦王桃、渠南柑桔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同时,依托产业园区,让农民就地就近成为产业工人,每年增加收入2万元;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创建品牌拓展市场,加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互联网+”计划及电商平台建设,成功创建一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品牌,巴山雀舌、渠县黄花、东柳醪糟、旧院黑鸡(蛋)、天源油橄榄等一大批农产品享誉国内外。
加快农旅融合建景区
多途径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拓展新型产业形态,坚持“一个新村就是一个乡村旅游景区”思路,深度开发农业休闲娱乐、生态价值、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一产带三产,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丰富和发展农业新业态,让农民尽享农业多功能带来的收益。
变生产资源为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丘陵山地观光特色农业、休闲体验农业,成功打造宣汉洋烈水乡、渠县水韵花香、开江宝塔荷香等乡村旅游景点;变耕读文化为旅游文化,将耕读文明的元素、符号和故事融入新村建设各个环节,古村落、古文化与新农民、新生活自然融汇、相得益彰,农耕民俗文化成为市民消费新热点;变新村社区为旅游景区,培育发展特色旅游新村、休闲农庄和农家乐,建成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镇村82个,宣汉洋烈新村现已成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村内一个农家乐小店年收入可达10万元。
注重以人为本建社区
开辟城镇化新路径
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强化“宜居宜业”理念,设施向城市看齐、就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社区靠拢,让农民就地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在建设上,坚持以建、改、保和农村廉租房建设为基本形式,因地因况实施新村建设“1+5”工程和村落改造“5+1”工程,同步推进交通网络、供水供电、网络通信、消防环保等设施建设。建成新村聚居点1389个、幸福美丽新村49个。在管理上,建立村民理事会、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机制,形成村民约定、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农村治理模式。在服务上,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代办服务、环境治理、社会治安“五进村”,实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和谐并进,让农民真正过上开门见山水、出门能办事、幸福赛城市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