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可以说是年龄代沟里比较典型的分界线了。就一般情况而言,你问长者喝什么茶,他们一般会回答普洱、龙井等等;而年轻人,你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奶茶、抹茶,半糖、少冰。
而抹茶,一般指的是(抹茶口味的)蛋糕、冰淇淋、烘焙面包……原汁原味的抹茶,只有真正的抹茶爱好者才会喜欢。因为它并不像它的调味食品那样柔和香甜,也并非紧紧是"饮茶"那么简单。
提起抹茶,大部分人的认知里都会将它与日本关联起来。"京都宇治""爱知西尾""福冈八女"等等也是商家们喜爱使用的名片前缀,因为这些都是出产上等茶叶的好地方。
在隋唐时期,人们就开始将茶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茶饼保存。食用前又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然后加入温水,使用茶筅(xiǎn)慢慢磨制而成,连着泡沫一饮而尽。所以与其说喝茶,不如“喫(chī)茶”来的更为贴切。
此时茶道已经在中国盛行,所谓"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也已很有讲究。
不过到了明代以后,抹茶开始渐渐式微。人们对饮茶更注重精神而轻形式,一般百姓也很难履行繁复的仪式,所以改用我们现在普遍饮茶方式——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不过所幸的是,在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开始遍种茶叶,茶道的种子在日本开始生根发芽。
茶道传入日本,同时被带入的还有宋代圆悟克勤禅师的《碧岩录》以及“茶禅一味”墨宝。
日本有名的禅师一休宗纯(动画《聪明的一休》的人物原型)将珍藏的圆悟克勤禅师的这篇墨宝传给了自己的弟子村田珠光,作为参悟了禅的认可证书。村田珠光将其挂在自家茶室外的壁龛上,终日仰怀禅意,专心点茶,终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理。
村田珠光改革了当时流行的书院茶、斗茶,将禅的思想导入茶文化,从而创立了日本茶道。
村田珠光
"茶禅一味"也由此被视为茶道的最高境界。
这位对日本茶道带来重大影响的禅师,是地地道道的成都郫都人,宋高宗赐号"圆悟",法号"克勤",世称"圆悟克勤"。他将茶道带入日本,而抹茶这中国的饮茶技法又换了一身新装回到中国。兜兜转转,回到原点,这或许又是另外一番茶的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