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381|评论: 23

[群众呼声] 为往圣继绝学—记先天易学传承人张行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经》是中华古老的卜筮之书,是远古时期中华先祖与神灵沟通的工具。



  生生之谓易虽是筮占之书,但其内在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逻辑体系却是构成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骨架。由于孔子的重视并著“十翼”,《易经》由卜筮之术提升到哲学殿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际,探索宇宙人生,以必变、所变、不变的大道理,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作为人类行为的规范,其被称作“天人之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易经》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末年,被大学者刘歆冠以群经之首,以统贯整个经学系统。至此,《易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经典。

  注:本文由笔者搜集整理而成,部分为原创内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天易由北宋著名五子之一的邵雍创立,其学说“推天道以明人事” 建构新儒学本体论。在易学史上继往开来、独树一帜,后世难以超越。对北宋新儒学亦有开创之功。

  先天易学说著于《皇极经世书》之<观物外篇>,其主要载体系为《先天八卦图(合方圆两图为一)》,“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64rtN.jpg
先天八卦图 笔者制图


  邵雍先天易数深奥难懂,“能明其理者甚鲜,故世人卒莫穷其作用之所以然”。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看官请注意这句话—“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

  宋史·邵雍传
  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
  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赜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及其学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以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深造曲畅,庶几所谓不惑,而非依仿象类、亿则屡中者。遂衍宓羲先天之旨,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鲜矣。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佑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佑中赐谥康节。
  雍高明英迈,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雍知虑绝人,遇事能前知。程颐尝曰:“其心虚明,自能知之。”当时学者因雍超诣之识,务高雍所为,至谓雍有玩世之意;又因雍之前知,谓雍于凡物声气之所感触,辄以其动而推其变焉。于是摭世事之已然者,皆以雍言先之,雍盖未必然也。
  雍疾病,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晨夕候之,将终,共议丧葬事外庭,雍皆能闻众人所言,召子伯温谓曰:“诸君欲葬我近城地,当从先茔尔。”既葬,颢为铭墓,称雍之道纯一不杂,就其所至,可谓安且成矣。所著书曰《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诗曰《伊川击壤集》。
  子伯温,别有传。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冠邵戴的先天易


  在中国儒学史上,朱熹理学的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孔子,朱熹理学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元朝皇庆二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正式确定科举以朱熹的“传注为宗”,作为科举考试评卷的标准答案。清代朱熹理学仍被列为儒学正宗。


  朱熹易学师承程程颢、程颐兄弟,但他试图把先天易纳入理学使其成为理学的形上学工具,为了建立自己的理学系统﹐朱熹对其他易学如北宋刘牧及邵雍的学说进行了改造﹐并以自己的学术态度及观念来诠译他人的学说﹐至使后世有许多对先天易的误解。因此后世所谓的先天易基本上大多数是朱冠邵戴的程朱理学。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守仁文揭朱熹"知其晚岁故已大悟旧说之非,痛悔极艾,至以为自诳诳人之罪,不可胜赎"。


w01.jpg
w02.jpg
w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子晚年定论
阳明子序曰:
洙、泗之传,至孟氏而息;千五百余年,濂溪、明道始复追寻其绪;自从辨析日祥,然亦日就支离决裂,旋复湮晦。吾尝深求其故,大抵皆世儒之多言有以乱之。
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迩,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话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而视之儒者妄开窦径,蹈荆棘,堕坑堑,究其为说,反出二氏之下。宜乎世之高明之士厌此而趋彼也!此岂二氏之罪哉!间尝以语同志,而闻者竞相非议,目以为立异好奇;虽每痛反探抑,务自搜剔斑瑕,而愈益精明的确,洞然无复可疑;独于朱子之说有相抵牾,恒疚于心,切疑朱子之贤,而岂其于此尚有未察?及官留都,复取朱子之书而检求之,然后知其晚岁故已大悟旧说之非,痛悔极艾,至以为自诳诳人之罪,不可胜赎。世之所传《集注》、《或问》之类,乃其中年未定之说,自咎以为旧本之误,思改正而未及,而其诸《语类》之属,又其门人挟胜心以附己见,固于朱子平日之说犹有大相谬戾者,而世之学者局于见闻,不过持循讲习于此。其余悟后之论,概乎其未有闻,则亦何怪乎予言之不信、而朱子之心无以自暴于后事也乎?
予既自幸其说之不谬于朱子,又喜朱子之先得我心之同,然且慨夫世之学者徒守朱子中年未定之说,而不复知求其晚岁既悟之论,竞相呶呶,以乱正学,不自知其已入于异端;辄采录而衰集之,私以示夫同志,庶几无疑于吾说,而圣学之明可冀矣!
  正德乙亥冬十一月朔,后学余姚王守仁序。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子篡改《河图》《洛书》
HL01.jpg

HLA01.jpg

对比上下两图,朱子把河洛两图对调更名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子肢解先天图

rj03.jpg

邵子原图只有方圆合一先天图,取天圆地方之义。
朱子把方圆图肢解,独出心裁弄了个横图,出现两爻卦三爻卦四爻卦五爻卦六爻卦,跟易经只有三爻六爻卦相抵触。而且方图无法还原为圆图。

rj02.jpg
邵子小圆图是四象图,圆图,按圆三方四,上面不可能出现一至八序号。朱子画蛇添足标上一至八序号。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4s.jpg

所谓的先天八卦小圆图,其实是邵子自创的四象图。朱子不明究里,胡乱批注。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流行了千年的《易经》,特别是先天易学,被朱子肢解篡改了,而很多学者学的都是朱元晦的山寨易。仅从易学而言,当年朱子之学被定为“伪学”,是一点也不冤枉他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0s.jpg TJ.jpg

另一个错误的例子,这是著名美术家毕建勋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的《北宋五子》
作者居然不明白阴阳鱼图跟太极图的区别,在周子后面用了元末明初才出现的阴阳鱼图。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末邵雍之子邵伯温入蜀,传播邵子先天易学—“南宋四川易学深受邵雍影响,其中以临邛人张行成最为卓异”。

  张行成,字文饶,一曰字子饶,因学归邵雍,“学康节先生易几十年”,人称“观物先生”。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公元十二世纪。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南宋绍兴(1131年—1137年)进士,乾道(1165年-1173年)间,“由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丐祠,杜门十年。”(黄宗羲《宋元学案·张祝诸儒学案》),著有《周易述衍》、《皇极经世索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易通变》、《翼玄》、《元包数义》、《潜虚衍义》等。乾道二年(1166年)向皇上进呈易学七书,并被采用,诏奖除直徽猷阁。官至兵部郎中、潼川知府,为政以善于理财见称。其后杜门著述,是一位典型的“蜀之隐者”。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理学名儒与四川易学(节选)
作者:粟品孝

  南宋四川易学深受邵雍影响,其中以邛崃人张行成最为卓异。张行成是怎样得到邵雍易图和著作的,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但至少他堪称邵雍私淑。张行成比较全面地继承了邵雍的象数易学,并“有所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第一,注解邵雍著作,即《皇极经世索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最先注解邵雍《皇极经世》的是邵伯温,张行成认为伯温的解释于“象数未详”,故作《索隐》以详之。又认为邵雍《观物》有内篇、外篇之分,内篇理深而数略,外篇数详而理显,学者治《易》,当自外篇始,而外篇“缺数者三,脱误者百余字”,故作《衍义》,正其脱误,补其缺遗,并分为数、象、理三篇加以阐释。另外,又著《周易通变》,认为邵雍先天图共有十四种图式,它们相互联系,《通变》就是将它们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笺引旁推,敷衍解释,以通诸图之变,阐扬邵雍易学中的天数、地数、物数等思想。正由于此书是对邵雍先天图的注解和发挥,故又称为《皇极经世通变》。第二,以邵雍思想为标尺,以象数为方法,就其他著名易学家的著作和思想进行阐释和补充。如著《翼玄》,认为司马光《太玄集注》发明扬雄《太玄》义理焕然明白,但对其中象数思想“要而未详”,于是张行成“拾其(邵雍)遗意,委曲解释,以明律历之原,以探用数之旨”。另外,他著有《元包数总义》、《周易述衍》、《潜虚衍义》,也都主要是以邵雍象数学为准绳,论述或补充其中的象数思想。第三,继承了邵雍论数及理的思想。程颐评论邵雍时说:“邵尧夫数法出于李挺之,至尧夫推数方及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8)张行成继承了这一学风,论数及理,他说:“夫天下之象,生于数,数生于理。未形之初,因理而有数,因数而有象;既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数以推理。”(《元包数总义序》)所著《元包数总义》、《周易通变》、《观物外篇衍义》等,都在借数和图来论述易理。
  可见,张行成十分注意弘扬邵雍易学,并有很高造诣,他是继邵雍之后,南宋杰出的象数学家之一。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对其十分推崇,将其与另一著名象数易学家朱震相提并论。(注:《鹤山集》卷35,《答刘司令(宰)》。)清儒全祖望也盛称其学,指出:“康节之学不得其传,……张行成疏通其纰缪,遂成一家。”(《宋元学案》卷78)认为张行成将邵雍易学复振于南宋,并自成体系。
  张行成对邵学的精深研究,又进一步推动了邵雍易学在四川地区的传播。继张行成之后,四川学者研治邵雍易学较突出者有张氏门人吕凝之、理学家魏了翁及其门人税与权。成都人吕凝之认为张行成著作叙述太略,不够周详,于是以卦爻配年,详著《易书》四十卷(佚),目的在于发明邵雍易学。此书颇得时誉,有学者评价说:“康节之学,茫昧莫测;君得其传,若数白黑;往古来今,可验可索。”(注:《宋元学案补遗》卷78,《张祝诸儒学案补遗》。)蒲江人魏了翁与张行成同属邛州地区,对其易学了解甚多,也很推崇邵雍治《易》。在著名的“九图十书”和“十图九书”的公案中,以张行成“九图十书”说为准,反对朱熹的“十图九书”说,并认为自己所依据的是邵雍,而朱熹则依凭列子。他还对朱熹于邵学多有择取,又常常不明白指出表示不满,公开声称:必须先读懂邵雍易学著作,才能领会朱熹《易学启蒙》、《周易本义》的道理。(注:《鹤山集》卷35,《答刘司令(宰)》。)魏了翁门人、重庆学者税与权继承了业师重视邵学的观点,并付之著述,有《易学启蒙小传》,认为朱熹《易学启蒙》主要是发挥邵雍“先天图义”,而对邵氏“后天易”则未掘发,于是补撰《小传》,以“后天易”弥补朱熹所缺。又著《校正周易古经》一书,据其自序,也是“以邵子《观物》所言为断”,属于推本邵雍的著作。
  可以看出,与周敦颐对四川易学影响较小相反,邵雍易学在四川有着广泛的传播,象张行成精研邵学,撰有七部易学著作,极大地扩大了邵雍易学在四川地区的影响。之后,吕凝之、魏了翁、税与权等学者也究治邵学,达到了较高的造诣,显示出四川邵学的蓬勃之势。相比于此,东南地区就较为逊色,所以魏了翁说:“某凡三游东南,行半天下,交道亦广矣,如邵易,少有能知之者。”(注:《鹤山集》卷34,《答荆门张佥判》。)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邛崃历史文化厚重,但只侧重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之类,是不是有轻薄之嫌?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5-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依旧 发表于 2019-5-4 22:30
邛崃历史文化厚重,但只侧重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之类,是不是有轻薄之嫌?

谢谢你对张行成的推崇。邛崃的文化人也在奔走呼号,希望重视邛崃的历史文化人物。但。。。。。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石 发表于 2019-5-4 22:38
谢谢你对张行成的推崇。邛崃的文化人也在奔走呼号,希望重视邛崃的历史文化人物。但。。。。。

谢谢大石版主。
易学在蜀不是玩笑话,从严君平、杨雄到陈抟。
而称得上为往圣继绝学的,一是唐代资州人李鼎祚,二是临邛人张行成。无李鼎祚,后世不知汉易;无张行成,后人不知先天易。只能象绝大多数所谓学者一样,被朱子的山寨易糊弄而不自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5-5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行成,南宋邛州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字文饶,一作子饶,学者称为观物先生。绍兴进士。曾为成都府路钤辖司斡办公事,乞祠归,杜门十年,专意著述。乾道间,表进其书,除直徽阁,官兵部郎中。精《易》,通术数之学。著《皇极经世索隐》、《元包数总义》、《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易通变》、《翼元》等。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5-5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研究资料表明,最能符合或表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原理的,现存文献中能找到记载的就是南宋张行成在《翼玄》一书中所称谓的“易先天图”,实际上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在古籍中记载的一幅“太极图”。
pic.jpg

发表于 2019-5-5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依旧 发表于 2019-5-4 22:27
宋代理学名儒与四川易学(节选)作者:粟品孝
  南宋四川易学深受邵雍影响,其中以邛崃人张行成最为卓 ...

虽然不懂,但是感谢先生的详细介绍,让我们知晓临邛还有个张行成的先贤。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石 发表于 2019-5-5 07:55
据研究资料表明,最能符合或表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原理的,现存文献中能找到记载的就是南宋张行成 ...

回大石版主:


  前面已提到,易学,因朱熹挖了一个大坑,千年来无数后人掉进其泥潭不能自拔。后世所谓的研究结论错误极多。

  以您转的这个说法为例,实际存在两个方面问题:

  一,阴阳鱼图首先出现在张知成著作中,据方家考证,那是清代四川一大学子李调元干的好事,到清代张的著作再版刊印时,出于炫耀的目的(都是川人,宋代就出了这么大的学者),李在里面加了阴阳鱼图。

  阴阳鱼图最早见于明朝初年赵撝谦《六书本义》,原名《天地自然河图》,据其说南宋时期蔡元定得于蜀中隐者。后来阴阳鱼图不断被神化,又成了古太极图(区别于周子太极图),离了它好象就不能提周易,其实不然。
4a54e6041daba9e86b93c.jpeg

  二,邵雍之子邵伯温在《易学辩惑中》明确:先天图,只有一图,即方圆合一的先天八卦图,以体现“天圆地方”。两仪四象全部包含其中。张著作中把圆图方图单独拿出来讲,类似于拆分机械讲结构而已。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