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 第十九章》解引
以智取胜,以仁取名,以巧取利都对社会秩序没有好处,容易引人崇拜机巧、在意虚名、追逐财物。虽然这三项好似没大问题,但终究是引人产生欲望的东西,所以不宜倡导和推动,而应让百姓更多关注于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要把个人名义看得太重,也不要崇拜圣人、名人,思想才能安静下来,自然就不会生出忧患。 此文是《道德经》前半部最难解的一章,很多古人的注解都出现了偏差,包括大文豪苏东坡。不是因为他不理解老子的思想和行文,而是站位问题。东坡是搞教育的,教的是儒家的思想,走的是孔子的路线。孔子主张以自身为榜样,竖立人格形象,建立社会秩序、行为标准。老子则认为不能竖标杆、立榜样,任何一个学术派别、一套学术理论都不完备,孤立推行是错误的。东坡在翻译这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是完全没有问题,他接下来用易经来解释老子和孔子在这点上的观念冲突就略显不足,最后那句"故后世之执老子之言以乱天下者有之,而学孔子者无大过"就明显主观偏向了孔子。实在是因为立场的问题。 关于老子和孔子,他们肯定在一起讨论了这一部份思想分歧,而且是重点讨论内容。具体谁说服了谁我们无从考证,从行动结果来看他们都坚持去实践自己的思想。同样为了救世,两人选择了不同道路,各自到达了不同的山峰。 老子的分析似乎更直指根源,更直接了当,他眼中的人、物一体,性本自然,恰恰是声、色、名、利勾起了人的欲望,才导致贪淫懒惰,才导致了机巧谋略。他奉行的是大道,大道本是干干净净的,只要人们回归大道,自然会生生不息,功成圆满。 老子也可能是想通了的,但他看见的是糟糕的世界,处处充满了饥饿、战争、悲号。所以他不允许自己向老子一样隐去。他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秩序,人人互相尊重,以君子之风立世,以君子之德去感化世人。他痛苦,他悲悯,但从不懈殆,从不止停,直至生命枯竭,轰然崩塌。至孔子之后,再无高峰。 所以仅从思想上来着,老子是真正通达,最完整的,没有之一。这章解读我坚持我的观点,不参与任何讨论。当然每位读者朋友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互不影响,或许文学作品本身多解性正是其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