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4972|评论: 10

[雄州风采] 观看《红旗渠》,想念“东灌人” 学习红旗渠 感恩东灌人 (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看《红旗渠》  想念“东灌人”
学习红旗渠 感恩东灌人

作者    陈永乾

DSC_0356.JPG

   202110月,电视连续剧《红旗渠》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将红旗渠建设者为造福子孙开展艰苦奋斗的场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一幕幕动人的场面,我好似见过,那是因为跟我脑海里的“东灌”史料极其类似,让人触景生情,心生感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1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东灌”建设期间的1975年,简阳的文艺工作者在水利将士的精神感染下,激起创作灵感,由蓝玉光等人主创的现代川剧《志贯长虹》(原名《激战龙泉》)一登台上演即受到了四川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简阳召开的四川省文化工作会议上连演五场,成都和重庆两市的文化局领导和艺术家齐聚一堂观看,与会者给予一致好评。
   演出期间,突然传来毛泽东主席逝世的噩耗,会议因此结束,演出中断。
   至今该剧主创蓝玉光和主要演员如原简阳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史委主任张存智(在剧中饰村支书)一谈起此剧的创作、修改、排练和演出过程都记忆犹新,感概万千。
   文艺工作者亲眼看到水利将士们在“羊圈指挥部”、”鸭儿棚营部”、“洋油桶办公桌”、“三个石头顶口锅”的艰苦生活条件下,目睹他们劈山降龙、战天斗地、“一不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风范,时时都有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发生,天天都有新的素材,创作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他们的剧本一改再改,一直到第11稿才初步确定。成为“东灌工程”的第一首颂歌。
   在创作现代川剧《志贯长虹》的同时,简阳音乐工作者们还创作了《激战龙泉》组歌,用作1973225日举行龙泉山隧洞正式通水庆祝大会前奏,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当时还没有《四川电视台》)播送了配乐诗朗诵题为《凿山引水灌良田艰苦奋斗谱新篇》的录音报导。其中的《快快打通龙泉山》由当年的领唱候旭东先后在阳市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成都东部新区丹景街道办事处举办建党100周年等多场文艺晚会上隆重演出。参加当年创作《龙泉战歌》,现已成为四川著名音乐家的彭潮溢先生至今谈起在内江汇演中作指挥时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就激动不已。由此说明,“东灌工程”建设对文艺工作者产生了深厚的感染,简阳有人才!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亲历东灌建设这段特殊经历,张存智对“东灌工程”和“东灌”建设者结下深厚的感情。他克服种困难,完成了第一部“东灌”史料。
   “东灌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钟守伦,十年如一日地记下工程中发生的2216件重大事件,共638000字的《简阳龙泉山灌区工程建设纪实》堪称一部“东灌《史记》”!
    当年亲身参加“东灌”建设的原市档案馆长施建新,以他参加“东灌”建设的基本素材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龙泉追梦》,参加过“东灌”建设的原成都市政协主要领导曾力主改写为电视剧,因经费没落实,尚未最后敲定。
    简阳要写以“东灌工程”为题才的电视剧有人才,有素材,有原型;有震撼力,感旗染力,有亲和力。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阳东灌是否堪称南方“红旗渠”?让我们试作如下对比:红旗渠著名的隧洞“青年洞”606米,最长的隧洞“曙光洞”3898米,“东灌”最长隧洞6274米;红旗灌溉面积56万亩,“东灌”灌溉面积是120万亩;红旗渠参建人数7万,“东灌”参加人数10万;红旗渠牺牲81,“东灌”牺牲118人。工期跨越方面,红旗渠和“东灌”建设同样花了十年。红旗渠建设在20世纪60年代,“东灌”建设在20世纪70“东灌工程”建设受到了红旗渠的鼓励,吸取了红旗渠的经验。因此,说简阳的“东灌工程”是“南方红旗渠”毫不为过。
    红旗渠已是国家一级保护单位、五星级风景区、国家红色旅游区、全国爱主义教育基地、教育部首个教育实践基地 。而“东灌工程”中仅有三岔湖才是国家二星级风景区。为什么我们与红旗渠有这么大的差距?
    主要因为红旗渠建成了一座“红旗渠纪念馆”和一所“红旗渠干部学院”。馆内,展出了红旗渠建设中惊心动魄的场面,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再现了感人肺腑的人和事。馆外,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再现当年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情形,不乏抡舞铁锤打钢钎等高难度表演动作。沿途还有许多雕像和文字解说,有一道看不到尽头漫长的天河高悬在空中,处处是悬崖峭壁,让人望而生畏、望而之险,自生敬意。在红旗渠沿途,用人工在岩壁上绘出一幅幅不毁色的美景奇画,镌刻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诗词佳句使游客身居其中,饱赏诗情画意。红旗渠管理处在最长的606米青年洞隧洞中,装上闪烁的霓虹灯,让游客在洞中划船嬉戏。
    红旗渠现在最宝贵的不是水资源(水源从漳河上游流失),更现实的旅游的经济效益和对后代和游客的精神激励。以《红旗渠》为名就有1972年和2014年两部新闻记录片,2021又有同名电视连续剧。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红旗渠》,剧中以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为原型,重塑县委书记林捷,巧妙地突出了林县中的“林”,又使共产党人的形象更为完美动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我们“东灌工程”,在原工地上至今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当年艰苦奋斗场景的痕迹,唯有一座在三岔湖大坝上的石碑,名曰《三岔湖记》,主要内容是介绍三岔湖的之境美色靓,对建湖之艰辛只能顺笔之作。对在筑坝建湖中牺牲烈士“永垂不朽”的称颂,也让位在碑后背境里。在“东灌工”建设中牺牲人数最多,付出代价最沉重,安葬烈士最集中的地方,是位于龙泉山隧洞旁边的张家岩水库,不知何时成了旅游禁区,无人问津!
   “东灌工程”中最艰险的的场面,被重重埋没在龙泉山下;“东灌工程”中最感人的万人扶老携幼、为顾大家宁舍小家、依依不舍离别家园、离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肥沃热土等情景连同万人建筑三岔水库的宏伟场面被深深淹没在湖底!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东灌”建设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非常惋惜!只需把一个个真人真实,原名原姓在屏幕舞台或在纪念馆里再现,那些活生生的的场景就会深深触动人的灵魂。
    在烈士范福森的追悼会上,他的母亲施巧蓉化悲痛为力量,毅然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到“东灌”建设前线继承哥哥的遗志;王大廷的独子王运作牺牲了,爸爸坚决要求代替儿子完成未尽事业。这些普通老百姓对“打通龙泉山”的执着追求的决心,硬是把追悼大会开成了誓师大会。铁二局的李文德师傅牺牲了,他儿子李庆树立即参加简阳兴修水利的艰苦战役,成为又一位支援“东灌”建设的年轻的水利战士。
    杨孝廷来探视在施工受重伤的儿子,临别时对儿子说“男子汉,稳起!就是残废了,也要打通龙泉山才回家!”共产党员万孝周,在火灾中舍己救人大面积受伤,无法挽救生命。临终前,他拉着领导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不起党,没有亲手打通龙泉山!”当有人说,万一因打龙泉山隧洞还没有得到上级批准就动工,是犯了错误,恐怕要受处分时,指挥部政委杨昌尧斩钉截铁地回答:“为造福子孙犯错误也值得,不打通龙泉山,死都要死在龙泉山上!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最艰巨的“打通龙泉山”战役中,战塌方、斗泥石流、抗缺氧、激战瓦斯、强攻水帘洞惊心动魄的战斗,时时可能发生,处处可能出现。我们的水利战士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与各种险情殊死搏斗。他们冒着重重危险,闯过道道难关,把龙泉山隧洞一寸一寸地掘进,一尺一尺地艰难推行。隧洞缺氧,常常每510分钟就必须轮一次班,几千人次晕倒也吓不倒英雄的水利战士,晕倒了、背出来,清醒了、又冲进去!一个小伙子晕倒被送到工地医院抢救途中,突然从驾车上跳起来高喊“我还有两个炮眼没打完……”接着又晕倒过去了。
   “东灌”的指挥长陈启霖和副指挥长陶文忠等简阳领导在车祸中,断了三根筋骨,三颗牙,车里的血用瓢舀,送到医院抢救,死里逃生又继续上阵。后来陈指挥长因劳累过度,瘦了20多斤,大小便失禁。因怕动摇军心,不动声色,偷偷吃药、打针,坚持在第一线指挥。陶文忠书记在动员库区居民搬迁中,被冲动的农民迎头泼了一瓜档大粪,仍然冷静地坚持作说服动员工作。我们党的干部就是拼着命干、忍着屈辱干!
    原县公安局教导员郑嘉龄已属副县级干部,简阳成立革委会时他以群众组织代表的身份成为县革委副主任。他这种亦官亦民的特殊角色与领导干部和群众都有联系,先后担任“东灌工程”指挥部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指挥长,副书记。他深入群众,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利用特殊身份向各级领导反映群众的心愿。打龙泉山隧洞他向省革委主任、成都军区政委张国华汇报,修三岔湖他亲自到北京见水电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钱正英,写《都江堰龙泉山灌区志》他是第一执笔人。在市政协文史委编写的《功在千秋》266页正文中,选自他回忆录的就有50页。他还有更多的工作日记,记载着他在“东灌”建设中,亲眼看到的动人情境,收集到的许多令他难以忘怀的好人好事。他既是这场战役第一线的指挥者,又是受教育者。所以,后来他因为“站错队”受到批判,降级的处分。有人问他是否感到委屈?他微微一笑说:“我亲自担任铁二局的李文德治丧委员会的主任,亲眼看到李文德的头都被巨石压成肉泥的惨景。镇金区炸药库爆炸,我第一个赶到现场,目睹两个保管员的被烧焦的躯体被甩出库房骨断肢离的悲壮至今记忆犹新。……比起这些烈士我这条命还在,受点委屈算什么?一想起能有机会参加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这辈子,值了!
    “东灌”建设中,大多数党员领导来到东灌工地前和在建设过程中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比如说:“龙泉山下有一条大莽,惊不得”、“龙泉山是地震区,动不得”、“龙泉山水利工程是走资派的黑工程,干不得”。谣言阵阵,威胁重重。就在开工几个月后,“你们是搞大洋全”的批评和“你们搞无米之炊”的指责声不断。甚至还有人责令“你们赶快下马”。有的批判“搞东灌是以“抓革命促生产”转移大方向”,“参加东灌的群众组织的领头人是与“走资派”同流合污”!这对刚从关押“走资派”的“牛棚”里释放出来,“靠边站”的干部和与刚摘下“走资派”帽子的干部混为一团群众组织的头头,可想而知顶着多大精神压力!他们为了造福子孙,铤而走险,并肩战斗在一起。在当时这种时代背景下,这对于“东灌”建设的决策者和领导者需要何等胆量和勇气啊!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东灌工程”的决策到直接领导,再到分管“东灌工程”的全程建设的陈元忠,曾当过四年矿工,是从西南煤矿厅下派简阳的干部,他深知挖隧洞的危险性。他知道连训练有素的专业工人都经常有矿难发生,而他要带领的是只会种田耕地的农民,将冒多大的危险他心知肚明。正如他所说“弄不好,要坐班房的呀!”。但是看到简阳的旱情,听到简阳老百姓的强烈呼声,他毅然选择“越艰险,越向前”!像他这样“面对重担,敢于担当;有了成绩,不求升迁”的共产党干部难能可贵啊!
    内江军分区驻“东灌”工程的军宣队长,简阳武装部长夏光作是“东灌”领导中最年长的。为解决工程急需的经费和物资,年过半百的他,长期奔波在颠簸的路上,逃脱一次次车祸,躲过了一回回险情,坐了多少冷板凳,吃了多少闭门羹,他厚着老脸,利用他的军人的身份找战友、求首长,为工程解除许多燃眉之急。已经到退休年龄了,为了工作的需要,他仍然留下来作最棘手的烈属和伤残人员抚慰等后事工作。像夏老这样“车到马头车到站 ,工作需要继续干”的共产党人实在令人敬佩。遗憾的是,当他亲自参与简阳市政协编辑的《功在千秋》快要出版时,80高龄的夏老与世长辞。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只读过几年私学的南下干部宋杰冰,在三岔水库建设中担当起关系大坝安危的重任。经过潜心研究,刻苦钻研他掌握了相关知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的帮助下,他带领所属的团队从一无所有到建成工程土工实验室。从一无所知到掌握关键技能。通过打3800米的钻孔,分层取700组颗份,取16526个样品,最终决定采用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检验的办法建以砂石渣为原材料的大型水库的大坝。堤坝的质量关系下游超过百万人民的命运,丝毫不能马虎。作为大坝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他深感肩上的压力。一件件仪器设施他亲自抓制造抓改进,一道道加工检验环节他亲自参与研究,一批批材料上坝他亲自把关。在他带领的团队共同努力下,极大地为工程节约了经费,极大地缩短了施工时间。他们的科研成果在昆明、安庆、西宁、成都等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在成都、金堂、攀枝花、仁寿、梁平、忠县、云南的水库得到推广运用。宋杰冰这个以造福子孙为使命,靠自学成才,参加过解放简阳的南下干部,通过“东灌”建设成长为人人尊重的“宋工(程师)”。我们的干部多么需要像宋杰冰这样“党叫干啥就干啥,全心全意成专家”的共产党干部。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回到1969年,简阳遇到空前大旱。县革委刚刚成立的一天晚上,农水组的干部张恩和正在办公室加班,军人出身、水电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庞征,来到他的办公室。这位名叫庞征的同志,参军前学过水利,在简阳工作20年来为简阳“十年九旱”操心费力,他深知找可靠丰富的水源才是解决简阳干旱的根本出路。早在1965年,他就提出打龙泉山隧洞的建议,被否决。但他并未放弃。作了不少前期考察论证。接着的两年间,老君乡的水利员黎成福,三岔区、贾家区的干部和群众都到县水电局请战要求县上领导大家打通龙泉山隧洞,把水引到简阳来,解决农民千百年来的干渴之苦。此时,各级革委会都建立起来了,而且革委会主任都是军队领导担任,他认为时机已到。今天他来找张恩和同志,是请张恩和把这个建议转达给驻简阳431部队政委、县革委主任屈仁才。屈仁才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决定由分管农业的县革委副主任陈元忠具体负责。196946日经县革委会集体讨论,将报告分别送达四川省和内江地区。613日省、地、县三级水电部门的30余人开始进行实地堪测隧洞线路方案。从此拉开了“东灌工程” 建设的序幕!庞征,从随军解放大西南来到简阳,现又“东灌工程”任分管技术的副指挥长。工程设计、施工、现场指挥、阶段验收、向上级汇报的担子都压在他的肩上。他一辈子就认定了要为简阳人民干这件事,解决“十年九旱”之苦。从组织集体抗旱到机电提灌,再到用炮弹人工降雨,最终找到了“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的好办法,“远水解近渴”变成了现实。像庞征这样急人民之急,想人民之想把一生都献给人民的公仆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啊!然而,谁知道他这位后来在“东灌”建设中分管技术的副指挥长,其实肚子里装着多少难言的委屈!他是党内少有懂水利的干部,本来已从县水利局副局长提拔到内江地区任水电局副局长,却因家人历史原因不仅打回原单位,还被取消了党籍。在“东灌”建设的10年中,他一直背着这个“历史问题”的包袱。一直到“东灌工程”完工四年之后他才重新回到党的怀抱。庞征把他的一生献给简阳的水利事业,他是一位“一帆风顺更警惕,忍辱负重更发奋”党的好干部。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427.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