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7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连续29天发布高温预警,南方多地仍处于高温状态,尤其是川渝地区成为全国高温中心。据中国天气网,截至8月18日14时,全国有264个高温红色预警正在生效中,重庆、四川两地的部分地区以41℃+ 的气温继续“领跑”全国气温排行榜!高温天气,身体7大部位受到挑战!
1. 大脑:脑卒中
四川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何兰英表示,在闷热的天气之下,不管是该院的门诊还是急诊绿色通道,脑卒中患者确实比之前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多了一些,大概增加了1/3。这与大量出汗、血液黏稠,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较大、血压波动,天气炎热、心情烦躁,睡眠节律紊乱等有关。
建议:
▶ 及时补充水分:既可以稀释血液黏稠度,又能扩充血容量。
▶ 控制好“三高”:在饮食方面尽量低盐低脂,避免高糖高盐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多吃一点粗粮。
▶ 避免久坐不动: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强度,可视身体条件灵活安排。
▶ 控制好体重:体重指数(BMI)正常范围为18.5-22.9。
▶ 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不要喝酒、吸烟。
2. 心脏:心梗
北京华信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逯春鹏2013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解释,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的时候,容易导致患者缺氧。平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常常会感觉不适,出现胸闷、气促、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建议:
▶ 天热减少户外活动: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患者应减少户外活动。
▶ 注意补水: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喝些开水。
▶ 控制好“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3. 肾脏:横纹肌溶解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李鹏程2022年8月在武大中南医院微信公号刊文谈到,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易在气候较炎热、潮湿的夏、秋季节发病,因为大量运动后更易出汗,引发血容量不足。而横纹肌溶解症会出现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
建议:
▶ 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陡然加大运动量。
▶ 避免高温下高强度运动:自认为高温下出汗更多,运动“效果更好”,并不建议。
▶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在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可通过运动型饮料来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4. 肠胃:拉肚子
“一般来说,如果气温达到32℃,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不仅食物、衣物容易霉变,而且细菌和真菌会也十分活跃,易引发肠道疾病。”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国玮2006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
建议:桑拿天里,水果、蔬菜、粮食霉变速度都很快,经过清洗的水果和蔬菜溃烂更快,所以应现吃现洗。
5. 皮肤:晒伤
夏季不少人喜欢去水上乐园消暑。武汉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袁婧在2022年8月接受长江健康融媒采访时介绍,很多人认为泡在水里就不会被晒伤,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虽然泡在水里皮肤感受是清凉的,但皮肤依然逃不掉太阳照射。
建议:夏季户外游泳玩水更应注意,最好避免中午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段,不要在水中玩耍时间太长。
如出现晒伤,可用凉水毛巾进行湿敷15-20分钟,可缓解局部灼热不适,同时外用温和的润肤剂减少脱屑及瘙痒不适,若出现大面积水疱及脱屑,建议及时就医,不要盲目使用外用药物及护肤品。
6. 呼吸道:空调病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治成2022年8月在接受青岛西海岸报采访时介绍,长期待在不合适的空调环境中,人体容易产生问题。过低的温度将直接引起呼吸道过敏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对关节炎患者、寒性体质人群等也都有一定程度影响。
建议: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避免长时间紧闭门窗滋生细菌。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证空调温度在人体适宜范围25~28℃内更为合适。如遇无法调试空调温度情况,则根据温度加减衣物。
7. 心理:心理中暑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朱正清2022年8月在科普中国刊文谈到,心理中暑是指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可能会出现情绪、认知和行为的异常,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思维紊乱,易激惹和行为失控。
建议:
▶ 恰当归因:能够清楚地知道温度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而非外部事件,进而修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 好好睡觉:保持正常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有利于生理健康,也会加强心理健康。
▶少饮酒:减少饮酒,让自己保持清醒和克制的状态,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
▶居家办公:在异常高温的天气,需要适当安排居家办公,给户外工作的工人安排假期,减少闷热环境通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