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王兴雨(1917—2001年):渠县贵福人。父为私塾先生,在地方宗族捐助钱财开办的村塾讲学。
王兴雨5岁上父亲讲学的村塾,读《三字经》《四字经》《百家姓》《论语》等,13岁学作诗文,但父亲却不幸病逝。家中少得可怜的田地,不足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王兴雨帮大户人家放牛,获取少量的稻谷。1932年,经母亲同意,同时也为节省口粮,15岁的王兴雨与同村几个小伙伴翻越铁山,来到达城,经早先做生意的同族长辈举荐,在中药房当学徒。
民国初期,达县中医人数众多,有坐堂行医、家庭应诊、摆摊设点、走村串乡行医,绝大多数为中药医或草药医。达县著名中医龚伯楼、魏文普、刘换章、龚益斋被誉为“达城四大医柱”。此外,江湖医生中少数人拥有祖传秘方或某些医技。1921年后,达县城吴庐初、潘见知、余叔玉、魏宗山最为著名。清代和民国时期,一些中药房依古法炮制中成药,手工生产膏、丹、丸、散。民国时期达城同仁、寿康、德寿昌、乾元、协心5家中药房较为知名。1952年,同仁、寿康合并,两家药房各取一字,取名“同康”。尔后,德寿昌也并入同康药房。
中药房做学徒要求高,即使是在药铺卖力气的,也要粗通文字,不管是在前店卖药,还是在后院制药,必须掌握一定的药理知识,能识药辨药。即使抓药用纸包装,也要包得方正有棱角,还要做到纸包甩出一米以外,不会有细小药材撒出来才算合格。
王兴雨天资聪颖,心灵手巧,三年学徒期满,被掌柜留下来当伙计,因业务精湛,得到店主、坐堂医生、患者、购药者交口称赞。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庆仁济医院(天主教会办)传教士到达县城大北街开办“三善堂”施医馆,用西药治病,达城西药房渐起。1946年,达县有卫生院(所)4家,私人西医诊所11家,西药房12家。王兴雨于1945年离开中药房,自立门户,在翠屏路开办西药房,取名“民康”,兼营自制中成药,时为达城最大的西药房。王兴雨对药房伙计要求严格,必须精通业务,来购药者,只要说出病况,即可按需配药售药,有拿不准的病况,推荐去医院治疗。解放初期,达城有顺口溜:“抓中药去同康,买西药到民康。”民康药房有几个伙计,后来自学成才,成为有资质的医生。
1949年12月,王兴雨参加达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欢迎解放军入城,即送大儿子王光熙参加解放军,经培训成为部队卫生员。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时,王倾其家产带头捐助。
王兴雨生养三子一女,逝世前告诉子女,一定要将骨灰盒安葬于贵福老家父亲身旁,再听父亲讲学。
鸡鸭蛋余仁华(1919—1985年):渠县清河坝人。二十世纪初,余仁华父随山那边人到达城,在上后街开了一家小酒馆谋生。1940年,余仁华母亲(1891—1966年)携余仁华来到达城,帮余父经营酒馆生意。
余母50多岁,那个年代,被称为老人,旧时女人出嫁后随男姓,大家叫她余婆婆或余老太婆。
余婆婆生于清朝末年,是一个缠足的女人。缠足女人走路不便,颤颤巍巍,若是跑步,则只能小步跳跃。余婆婆由河道乘船至达城,坐堂经营酒馆,余仁华父负责酒馆采购及对外业务。余婆婆中等个子,皮肤白皙,满脸微笑。
余家酒馆不大,干净整洁,放了四张小方桌,靠墙设酒柜,放着几个酒坛子,柜台上摆放着带壳花生、瓜子、豆腐干等,用于佐酒。酒客临门,要上一二两白酒,龙门阵大家摆,酒钱各给各。
余婆婆性格开朗,会摆龙门阵,有读过书的酒客将“人才十分丑陋,并无一双绣脚”,打趣断句为“人才十分,丑陋并无,一双好绣脚”,引起满堂哄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余婆婆仍穿长袍,头缠青丝帕,在新潮服饰中显得特别,虽行走不便,但仍不使用拐杖。一些小孩仿学余婆婆走路的神态,唱起儿歌:“老婆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1969年,70多岁的余婆婆卧病在床,自知不久于人世,向儿子说:“我来达城已有二三十年,要回山那边老家了。”不几天,余婆婆撒手人寰。
余仁华到达城时21岁,身材略高,短头发,小时候患火疤眼,留下后遗症——斜眼看人。他不愿意依附于父母酒馆生意讨吃喝,便做起鸡鸭蛋生意,实际上就是赶场挑贩。余半夜三更起床,头缠白布,长袍挽起扎在腰上,宽大的裤腰无腰带,左右裹紧不致脱落。天麻麻亮赶场,购买鸡鸭蛋,将鸡与鸭装进竹篾编织的笼内,下大上小,圆形笼口刚好可放鸡鸭入内。用扁担挑上两只鸡笼,各十来只,另挂装鸡蛋的小竹篾笼,一路不停歇,只换肩,疾步返回达城农贸市场时,天已亮,立马进行贩卖。
解放后,公私合营,余做饮食合作店采购。在那要票证的年月,饮食店除主粮外,均免票证供应。余仁华常购得豆腐或米豆腐、凉粉回家,余婆婆欢喜不已。
余家来达城后,一直在上后街周家大院租房,余仁华妻是山那边渠县贵福农村人,1946年来达城,生养两个女儿。改革开放后,1980年,大女儿单位分配住房,全家人乔迁新居。而今,大女儿全家人在成都,二女儿全家人在达州,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木板车龙光成(1922—1970年):贵福农村人。1940年随同本村几个青年翻越铁山来到达县城,有亲投亲,有友投友,无亲无友下店。龙光成无亲无友无钱,在柴市街城墙边搭个窝棚睡觉。
同村来达城的那几个青年,读过私塾,带有资金,未几,年龄大的经亲友介绍打点,谋到了差事,年龄小的经亲友担保,在铺行当起了学徒。
龙光成没上过学,为谋生,只能下野力当挑老二,靠挑货物贩运谋生。很多年以来,绵延的大巴山达城交通困难,进出川物品多由背夫、挑夫长途贩运。有时,在险恶的大山负重行走时,有的挑老二突然不见了,原来是脚滑掉下了山崖。
18岁的龙光成身强力壮,挑运货物主要是经荔枝古道往返达县至陕西汉中,一走就是好几天;使用的工具是一根又长又弯的翘翘扁担,呈弯镰刀形,放在肩上,前面高过人头,后面低于臀部。货物前轻后重,全靠自己平衡。一根木棒箍铁头的打杵,斜插扁担助力,让扁担一闪一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那时民间有“一条黄龙(黄表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挑老二经达县挑运至汉中的主要是黄表纸、桐油、生漆、木耳、皮革、猪鬃、青麻、茶叶、药材等山货,由汉中挑运回达城的主要是棉花、盐巴、布匹等日常生活用品。
1946年,龙光成在达城租房结婚,妻李锡珍也是贵福农村人。龙结束长年在外的挑老二生涯,在石岭桥火炮(鞭炮)作坊做临工,主要是下力搬运送货。
解放后,龙参加达县城关运输合作社拉木板车,合作社位于下后街临大北街的十字路口。木板车车架用木料做成,两边装有两个像自行车那样的轮子,两根长而平直的车把,中间一根结实的攀绳。拉车的人头戴草帽,脖系毛巾,上半身裸露,站在车把中间,两手握住车把,肩上套着攀绳,弯腰屈腿前行。那时,达城多坡坡路,特别是凤翎关、达巴路口、罐头厂那几个公路大坡,拉车人弯腰双手垂直于地面,颈项拉长,脚杆拉直,近乎于爬行。
1965年后,龙下野力做抬工,以抬石头为主,兼抬一切可抬之物,一般由二至八人组成。那时,达城建设大力发展,房屋基础地基、建筑堡坎等需用大量的条石,有力气者就会去做抬工,也有落魄的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南门河坝码头、建设工地等处可见抬工的身影。李锡珍夫唱妇随,也做起抬工,龙起初不愿意,李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们男人能做到的,我们女人也能做到。”李成为达城少有的妇女抬工之一,多是与老公一起抬石头,龙会将抬杠绳索中心线往后移,让自己多承担重量。后来,经人介绍,龙妻做保姆,便不再去做抬工。
龙家一直租房居住,常东搬西迁,很不安定。龙家生养一个独女,叫龙宗碧,是针织厂工人,1971年结婚,全家人在凤凰山下牌楼菜园社租房居住。改革开放后,1991年,龙宗碧的爱人做成人教育工作,单位分得住房一套,全家人燃放鞭炮,乔迁新居。
李锡珍生于1922年1月2日,逝于2021年12月11日,离百岁之日还有20多天,按虚岁算,可称为百岁老人。
龙宗碧今年74岁,生养一儿一女。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龙家非书香门第,又无钱请家教,儿子却是研究生毕业,在深圳发展,成家立业。女儿小学开始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高考获达州市文科状元,现在广州工作,安家落户。
子女很想请父母去南方居住,龙宗碧因父母的坟茔在达州,逢年过节要祭拜,要清理坟茔上的杂草,要敬父亲喝点小酒,要与母亲说些悄悄话,便不愿意离开。她每天上午去中心广场跳舞,下午没事时打点小麻将,晚上看喜欢的电视剧。老两口配合默契,一个买菜洗衣做饭,一个打扫清洁卫生洗碗,生活惬意,悠然自乐。
结束语:山那边人是达城特有时期特有的现象,推动了老达城商贸业的发展。目前,达城正迈向大城市的步伐,来达城发展的远远不止山那边人。但,山那边人对达城城市建设、商贸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开拓创新的精神理应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