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新时代卓越书记、校长“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题研讨会暨四川省新时代中小学卓越校长培养计划小学校长班(第四批)开班仪式在成都树德中学举行。五百余名中小学校长齐聚树德中学,共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此次活动得到四川省教育厅、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指导,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共同承办。
PART.01 开幕式
上午,开幕式暨开班仪式在五育堂举行,四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罗瑜主持。
四川省教育厅 崔昌宏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崔昌宏莅会讲话。他指出,基础教育既要夯实知识基础,也要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品质,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要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规划,紧扣新时代教育强国之所需。此次研讨会要着力探索,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健全培养体系,实现学段贯通。
崔厅长指出,要精准培养适应建设教育强省需要的优秀党委书记和校长,希望大家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新作为,做四川基础教育改革的示范引领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京师特聘教授宋萑讲话。他指出,教育强国的内核就是教师队伍,教师队伍要结构化,高质量发展。希望四川省建成中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建设发现、培养、贯通的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 宋萑
PART.02 主旨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朝玲,成都树德中学党委书记、教育集团总校长胡霞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报告由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雷云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 宋萑
宋萑教授的报告以“新时代、新人才、新使命”为题。他指出,工业4.0时代、超级数字化时代开启了新的人类纪元,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唯一出路,教育也应实现智能化转型。创造力由认知能力、扩散性思维、创造动机、创造信心构成,重在后天发现和养成,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发展潜能。人人都具备创造力,创造力可以通过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要基于科学研究证据,不能根据经验来进行,要实现系统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准备沃土,浇灌养料。
吴朝玲教授以氢能后备人才培养为例,指出“创新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她提出“创新教育金字塔”的设想,即小学重在科学普及,培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创新意识润物无声;中学学习科学常识,培育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敬畏心,科学素养点滴入心;大学则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尖刀,培育创造世界的自信心,锻造创新创业能力。
中小学的创新项目启航,可以通过政策研究类项目培养大局观,研究思路类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小实验类项目培养认知实践能力。
四川大学 吴朝玲
胡霞书记作了题为“融通课程,贯通培养——整全育人方略下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育路径探索”的主旨报告。她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为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成都树德中学 胡霞
在报告中,胡书记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树德人深耕树德文化,创新教育理念的相关探索。实施文化生态教育,聚焦人的生命创造;坚持整全育人,培养创造之人。而整全育人之要义在于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与完整周期性,形成教育的“三适”原则,即适“性”教育、适度教育、适时教育。胡书记表示,树德将坚定不移的落实“立德树人”宗旨,领悟教育的政治性、战略性、民生性属性,深化“树德树人,整全育人”实践,探索自主而开放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以人才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树德力量!
PART.03 主题发言
下午的中学组主题发言在学术厅举行,巴中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熊维壮主持。成都天府中学校长陈东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校长马红强、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刘双分别作了发言。
陈东永校长指出,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走出两大误区,一是将智力超常、成绩优异的学生狭隘地等同于创新人才,二是强调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层层选拔和集中培养。
基础教育的首要贡献是创设创新人才早期成长的健康环境,基础教育的定位重在为创新人才培养打基础。中小学的课程教学实践,一是实施理想志趣的教育,即从升学转向兴趣、热爱和抱负;二是调整课程教学的结构,发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成都天府中学 陈东永
马红强校长以学校的实践为例,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路径。教育要从“工业化”迈向“信息化”,呵护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挑战权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变革教学方式,涵养学生创新精神,克服“五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跨学科、综合性、项目式课程学习,构建勇质疑、敢发问、善探究的课堂文化,评价学生的完整表现。而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有创新型教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马红强
刘双副校长认为,研究型卓越中学是优质学校走向卓越的新方向,有利于高水平贯彻国家教育政策,高质量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高品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坚持一个发展定位、优化两大发展模式、紧抓三大发展重点、做实五大发展支撑、夯实七大发展路径,介绍了德阳五中的实践经验。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 刘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朱志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王晨教授分别作了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 朱志勇
朱志勇教授认为,创新人才不仅是学生的培养,教师也要有创新意识,学校校长要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抓手。构建创新生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不能缺位。
北京师范大学 王晨
王晨教授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营造适切的环境,具备益智、多元、开放、宽容、独立等特征。
PART.04 圆桌交流
最后,成都石室中学党委书记、教育集团总校长田间,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胡昳,四川省广安中学党委书记田秀敏,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兼执行校长朱海燕,湖北省恩施市七里坪初级中学副校长吴艳锋,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四中学党委书记熊东海,与北京师范大学朱志勇教授、王晨教授一起参加了圆桌交流。
田间书记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倡因材施教,构建适合学生的课程,就学生特质、课堂特质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要构建适合老师的课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胡昳书记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回到高考改革和命题改革的原点,基础教育要做的不只是追求学业成绩,更要打好能力、素养、动机的基础。田秀敏书记认为,教育强国要有科学完备的教育体系、领先全球的科技创新、顶级的创新人才,基础教育在习惯、身体、能力三个方面起到奠基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生存和幸福地生活。
朱海燕书记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应该放在首位,学习和创造是人生而为人的本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萃取生命的精华”,要从早期做起,需要发现和捕捉。
吴艳锋副校长指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冒”出来的,人人是自己的主角,处处是自己的舞台,要有“主角思想”。
熊东海书记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培育家国情怀,思想决定行动。教师发展要有宽度、广度,打破学科壁垒。
共话人才培养,演绎学术盛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学生高水平成长、学校高品质发展的需要,更是党和国家所需、时代和人民所盼,也是教育人的使命担当。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无惧长路修远,更待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