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招生
1923年,吴国桢转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政法学博士学位。面试时,教务长看到面孔孩子气的吴国桢说:“年轻人,你还没有成熟。”才华横溢的吴国桢回答说:“先生,依照年龄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教务长听罢此言,立即录取了吴国桢。
这个故事很发人深思,大学不像中、小学。中、小学是培养一个人语、数、理、化等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在现代工业社会,是必须要掌握好的。因此,一个人在小学、中学阶段,必须重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必须以各学科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考试不合格的人,就不能升学。大学就不一样了,对学生的培养,不再是以学习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而是重在各方面人才的培养了。
所以,大学招生不能跟中、小学完全一样,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依据。在大学招生中,重视各学科考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一个人其他方面的特长或天赋。如果大学招生不忽视对有特长或天赋的人的培养,让这些人不因为语、数、理、化等基础知识有欠缺,而失去受教育、培养的机会。从而让这些人学有所成,进入社会后能将自己的特长或天赋发挥出来,干出一番事业。对国家和个人都是极为有利的事。例如,华罗庚,因发表《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将他招聘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当了馆员,让他半工半读。沈从文参加北京大学招生考试,因数学得了零分,没被录取。华罗庚最终自学完大学数学课程,成为了大学教授,和出色的数学家。沈从文也以其出色的文学天赋,当上了大学教授。我们现在都说熊庆来慧眼识人,如果当时熊庆来思想再开放一点,直接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学习。华罗庚在数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可能更多,更大?沈从文如果当时能以其文学天赋,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是否在文学方面作出的成绩,更多、更大?如果以考试成绩作为招生的唯一依据,必然会造成一些人才流失;让这些有特长或天赋的可塑之才,失去学习深造的机会,无法在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了。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对大学招生,进行一些改革,要添加特长一项。学校要对本校高中生,一些人是否具有某些特长或天赋,作出全面细致的考查、考核。并将考查、考核结果,送给有关部门专家评审。如确是属于有特长或天赋的人,在大学招生中,就应该向大学推荐。让各大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招收。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特别蠢的人,也有特别聪明的人;有的人甚至就是怪才,鬼才。如果不让这些有特长或天赋的人,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学有所成,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中国就也不乏瓦特、爱迪生、牛顿这样的牛人辈出了。一个人走上社会,能否干出一番事业。并不完全取决于学到的书本知识;甚至可以说与书本知识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以上是我对大学招生的一点看法,也算是对政府教育部门提一点意见。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衡阳柏坊铜矿 唐铁云 2021年5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