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
都啥年代了,川超还搞“水电气”垄断那一套?别让“瞎管式”版权规定浇灭民间草根的足球热情
谢歌说事
川超版权新规:自媒体没授权,不能转播。↓↓↓
连日来,川超版权新规持续引发网络热议。
球迷:四川足球刚有点起色,川超就来了这一出,搞了个“自媒体没授权不能转播”的版权新规,直接把刚有点活力的四川足球推到了风口浪尖。
网友吐槽:“好不容易暖起来的热度和热情就这样被扼杀了,你保护了个啥?”
我觉得网友吐槽川超这话正好说到了点子上。想当年深圳搞特区,蛇口挂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会儿没搞一层层的管控瞎伸手,反倒是松了绑,不给市场和老百姓设条条框框,而且留足了试错的空间。就靠一个“不瞎管”,全国有多少人就冲着深圳敢闯敢试的那份热情,积攒起了特区发展的劲?这个场景放到现在的川超身上,道理其实一样:要是没有自媒体拿着手机拍、网友主动转发,川超说不定至今还是个小圈子里的赛事,哪来的那啥知名度,更别提足球的复苏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川超还在搞“水电气”垄断那一套?再说,你以为贴上个所谓“官媒”看的人就多?看看平时某些媒体的那新闻的点击率就明白,互联网时代,家里的电视都生锈了。管理方要是手伸得太长,把民间那点自发的热情给浇凉了,所谓的“版权保护”,不就成了扯后腿的事?这跟改革开放初期深圳那种“放开手脚让大家干”的劲儿,完全是反着来的。
中国最扼杀民间探索出新的便是那所谓的“管理”二字,只要有利润,就开始这管那管,一管就死。再看川超这次的新规,明显是犯了官僚主义的毛病。总觉得这个管理不是管死,就是在往死里管的路上,还把“版权保护”搞成了个“不让别人传”?。
看看江苏省的苏超,就是现成的例子:人家没拦着自媒体,球迷愿意拍、愿意说,反倒让赛事跳出了球场,成了连起城市感情、带火周边游的热门事。网友评论说,苏超爆火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媒体的给力,他们正是凭借自媒体的传播力量,成功打造了独特的足球文化生态。对比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的开放态度,川超的封闭做法显得格外刺眼。而川超却在重蹈封闭保守的覆辙,一纸规定就断了赛事和老百姓的联系,这不就是手伸太长了吗?川超既忘了自媒体是帮赛事涨名气的放大器,也忘了足球本来就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看个热闹的运动,就像网友说的,“这跟足协那些脱离群众的做法有啥区别?”
其实,当年的深圳精神不是不管不顾,而是人家该管的,得管好,但不该伸的手,绝不乱伸。版权当然要保护,可保护的是赛事的商业价值,而不是去用管理掐灭老百姓自发传播的火苗。管理要规范,也可以理解,但最该规范的是那些乱搞商业侵权的,而不是限制球迷的热爱。川超真想火起来,就别学“关起门来管”那套,得学深圳“打开门让大家参与”的聪明劲。把传播权还给自媒体,把热情的主动权交给球迷,先观察个三五年,看看市场,先让大家拍赛场的热闹、聊球队的输赢,这样赛事才能真的活起来。
足球的热情和热气,其实根本就不在冷冰冰的规定里,而在球迷举起手机转播的镜头里,在网友发朋友圈分享的赛况里。川超要是不把那只“乱伸手”收回去,不学着相信老百姓的热情,就算再强调版权保护,也护不住四川足球刚燃起来的那点火苗,到最后,恐怕只会把这好不容易的复苏,搞成自断后路的糊涂事。
吃相难看,必惹众怒。川超的短视行为也必自废武功自毁长城。民间草根的热情如今遭遇川超新规这官僚式的冷水一泼,这星星之火还能旺得起来?
关注“谢歌说事”,看热点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