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应对记”:真相才是谣言的粉碎机
谣言是很危险的,特别是一些谣言经群体讨论之后,由于“群体极化效应”(乌合之众最典型的群体心理)和“社会流瀑效应”的作用之下,整个社会都会走向极端,甚至能导致更为严重事件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谣言指向无非就是官方和民间。
先说说官方应对。
针对官方谣言是极其复杂的,往往掺杂着各种东西,包括某些民意诉求。《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总编辑程益中曾经说过:“谣言是存于人心深处的真相,是群众表达意愿方式,是大众对抗官方宣传和谎言的武器,它不是事实,但比事实更真;它经不起推敲,但比真理更令人信服;它漏洞百出,但大众深信不疑。”这话出自一个追求事件真相的媒体人之口,绝对是立场不正确的,但也恰恰反映民间谣言的本质:不少谣言就是对权威的一种返还,它揭露秘密,提出假设,迫使当局开口说话。它对当局作为唯一权威性消息来源的地位提出异议,从这个角度而言,谣言是无人邀请的发言,是一种反权力。
正因为如此,当局面对一些黏附巨大民意的谣言,如果没有把说话好,那么就意味着造谣者对权力挑战成功了,公信危机就到来了,甚至可能引发雪崩式的社会灾难。但是,官方在应对谣言时,方法并不是很到位,笔者初步分析,大致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真接言论反击。政府发动各大媒体刊登声色俱厉训斥文章,以“谣言”为标签,“妖魔化”反抗和持不见意见者,最常见的字眼“一小撮”、“别有用心”、“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可告人的目的”等等。但是,这种反驳徒有“喊口号”的气势,唯独缺乏重要的事实依据,所以效果一直欠佳,甚至将群众设置到“傻白甜”的智商,将群众推向政府的对立面。
第二种是诉诸法律手段。政府以“造谣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等等一系列罪名定性,直接拿人问罪,但是由于谣言内容真假难辩或真假掺杂,更何况还符合民众内心的需要,因此在没有公布真相的前提之下拿人,很容易让民间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政府在侵犯言论自由,是对寻找真相的人下手,从而又引发新一轮的舆论危机。
第三种是四处删帖封贴。这种办法目前是政府使用得比较广泛的,政府认为是“一禁解百愁,一封解千忧”,省得民众去上瞎掰掰。但这种粗暴的应对办法,结果又是适得其反的,因为是民众本来因为抱着“求真相”的猎奇心理来看待谣言的,这一禁反而加大了民众的疑惑,认为被删、被封的事可能就是真的,从而强化了人们对谣言的认同,纷纷叫喊着吃枣药丸了。
第四种是采取鸵鸟政策。这种办法就是随你们瞎掰掰,你们去猜猜猜也好,你们去传传传也好,“车道沟里的泥鳅,兴不起风浪”的,我们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但是因为谣言具有“模糊性”的特性,你政府态度越是模糊,造谣者越往模糊性上加码,让谣言进一步升级,最后还真很可能会“阴沟里翻船”。
其实,反击谣言最强有力的利器就是真相。只要真相大白就没有谣言生存的空间。如果官方不想公布真相,那么只能说明,真相被谣言不幸言中了。既然官方说什么都不信了(包括说真相),那么还能信什么呢?也只能去信谣言了。这背后有个政府公信力破产的巨大的社会隐患。众所周知,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这就是著名的“戈培尔效应”。谣言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谣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相。深入分析戈培尔效应发生作用的原因,实际就是心理累积暗示造成了。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发生谣翻中国的事件。
再说说民间应对。
谣言并非全部针对官方的,有不少一些谣言对我们个人量身定制的,一部分来自官方,可称之为“官谣”,另一部分来自民间,姑且称为“民谣”。官谣也是相当多的,比如某真理报报道“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民谣现在更是比比皆是,打开微信朋友圈种种钓鱼文、枪手文背后往往就是一个骗局,那是拉你下水的节奏。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谣言呢?作为个体应对谣言很简单,一句老话“谣言止于智者”,做一个智者并非难事,只要有怀疑精神即可,不妨使用一下“休谟公理”。18世纪哲学家、“怀疑主义”之父、大卫休谟在《人类理解力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理性思维的一条总原则,也被叫做“休谟公理”,即“非同寻常的声明,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据,才可信。”越离奇的信息越需要确凿的证据,当一条信息的离奇程度与这条信息的精确程度,详实程度不成比例时,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条信息为“伪”。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和非理智之间徘徊。现实世界上中,许多谣言是根本经不起质疑和推敲的,我们只需要防止用群体思维来考虑问题,就能够恢复理智。这里笔者认为用“三常”来对待谣言,百分之九十的谣言都可以不攻自破的。
何谓“三常”,即常识、常理、常情。什么是“常识”呢?常识就是你积累的生活常识;什么是“常理”呢?常理就你学习和工作学到并应用的理论;什么是“常情”呢?常情就是保持一颗常态的心,不要过于冷漠也不过于狂热,这绝对有助你做出正确判断。你想想看:你连真相都已洞穿,为何对漏洞百出的谣言傻傻分不清了?原因就是你太过于轻信别人,或者说你太懒,丢掉了常识、常理和常情。
结语
人只会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东西,只相信自己的希望相信的东西(You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you believe what you want to believe)。人总是愿意相信他们期望的东西,谣言有时就是这样东西,它就是这么来的,而你恰恰就是谣言所需要的听众。
个人微信号:jiaye6108
公众微信号:meiriguanjian(观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