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少回家,每次回家也是来去匆匆,但经常听别人说起西充的一些情况。很多人认为西充发展得不太好。我想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爱虚荣、好面子、讲排场。这是多数人的弱点,可能在西充人身上表现尤甚。有些老乡告诉我西充男人有钱就想在外面鬼混,女人稍有姿色自己就会想入非非。如若这样,这那有不败家之理?家庭搞不好,有何精力去干工作,个人的工作干不好,一个地方的发展有何希望?有些人好面子,注重形象,非名牌不穿,出门打摩丝,喷香水。五年前到过县城,有人请我吃饭,档次之高令我惊讶,饭桌上谈的皆是吃喝。 二、 不重视规则。如不重视规则,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得非常重要。在县城办事靠的不是规章制度,而是关系如何。这样的话,就会招不到人才,即使招到人才,也会留不住人才,即使留在人才,这些人也会被同化。没有人才,何谈发展?这点我有切身体会,我有几个高中同学毕业后回西充,不谋工作,天天想的是吃喝玩乐,变化之大,令人吃惊。 三、 对人过分热情。对人热情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客人来西充,先要喝很多各种名目的酒,饭桌变成酒厂。这给外人的印象很不好,认为西充人只会讲吃喝,没其他本事。前次有熟人到西充开会,回来告诉我西充人真好。会议桌上摆的水果有很多种,还有点心和饮料,恨不得把火锅都搬进来。有必要吗?现在正规的大型会议都是一杯白开水,最多再加一杯茶或咖啡就够了。 四、 不出人才。很多人认为西充是文化县,很出人才。但想想究竟出了什么人才呢?尤其是近几年,六十多万人的一个县,没有知名的科学家、没有特别有钱的商人,从政者省部级以上的都没有。前几天去了浙江的青田,这个县在浙江算文化落后的地方了,但出了许多知名的科学家、书画家和文学家。人人都说江浙人文弱,不可从军,但刘伯温和陈诚都出自青田。相比之下,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五、 不求上进,不努力工作。很多人上班就混日子,不熟悉工作,不精通业务。当官者天天想的都是吃喝玩乐、打麻将,不到基层了解情况,对业务也不精通,这样的话了解不到实际情况,易被下级愚弄,又何来干事业,造福一方。为吏者不努力工作又何来业绩?可能很多人一辈子对自己的工作都不甚清楚,混完一生。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 六、 不注重学习,这和第五点有联系,也我认为最重要的。现在社会发展速度极快,学习已经成为了一项终生性的事情,不是说学校毕业之后就不需学习了。这也是现在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的原因。我对这点深有体会,前几天和几位领导秘书聊天,他们都提及现在河南人和山东人厉害(尤其是胶东半岛的人,既耿直又聪明)。四川人从政少有作为,就其原因,就是因为好玩。举个例子:很多人晚上六点开始吃饭喝酒(至少两个小时)、喝完酒后去唱歌(至少5个小时)、唱完歌后吃宵夜(至少一个小时)、吃完宵夜去洗脚(至少两个小时)、洗完脚后打麻将(至少四个小时)。这样下来,一个晚上的时间还不够用,晚上如此玩乐,何有精力工作和学习?我原来一位老领导(别人级别也不低),为了便于单位管理,三十五才开始自学编程,不到两年编出了一套融管理、反馈、业务指挥为一体的大型管理系统。我另外一位领导是河南人,因为级别比较高,应酬是难免的,但他无太多不良爱好,最多陪完人吃饭就到办公室或回家。我经常看见他凌晨两、三点都还在办公室看材料、查资料。他最大爱好就是加班。“人过三十不学艺”,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学习是终生的事情。 以上都是从人的因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面绝不包括象我祖祖(前几天曾在论坛上贴了一篇名位祖祖的文章)、爷爷和叔父辈之类的农民,他们整日口朝黄土背朝天,很苦。文中有失偏颇之处,望大家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