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12|评论: 47

[生活•情感] 【闲人闲话25】—人称“土得掉渣”的盐亭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盐亭的方言

.

                  —人称“土得掉渣”的盐亭话

.

记得十余年前刚到绵阳,有时想家了,找个公用电话摊给家里挂个电话。刚一摞下话机,摊主笑呤呤接过钱:你是盐亭哪哈滴?我骇然一惊,脖子往前一伸,你啷格晓得的?摊主说,听你口音啊。

后时间长了,走的地方多了,也学会了听口音。人称盐亭人耿直、豪爽,口音在绵阳地区来说,是明显滴不同,首先是声调高。无论男女,说话多响亮滴,调子要高几度。几个盐亭人在一起喝酒吃饭,那就更“恼火”,声音一个赛一个滴大。摆个龙门阵恰如吵架;聊得热烈的好象在扯经。

经过绵阳朋友的长期“打压”,自己也觉着盐亭话,乡坝头来滴,确实有点土得掉渣;声量高得像少数民族在山头,说话基本靠吼。于是开始学着城头人文明地缓缓地说话,很快就把“落”说成“浏”;将“脚长”说成“拘长”。想隐藏自己一身的泥土气息。

.

后来学了格律诗懂点平水韵。晃然明白这就是上古、中古汉语中的“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没有用了。于是重新捡回自信:乡土的就是祖宗的;民族的就是世界滴。

“今天星期六,我到邮电局,买张报纸读一读。刚一进到屋,碰见了叔叔,叔叔对我说,宁可食无肉(音同弱),不可居无竹,喊我好生学一学”这段话无论是按绵阳话成都话还是普通话来说,都是不押韵的。可按盐亭话来念就押韵得不行。这本是别个取笑我们盐亭口音编的段子,我把它整编了一下。全是按中古汉语的入声押韵。之所以我把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中引用一段,更就证明我们盐亭人发音跟古四川人类似,苏东坡还以此韵入诗了。

.

上古时期,四川盆地有古蜀语和古巴语,还有概称为“巴蜀图语”的独立文字统。秦灭巴蜀后,民族融合,语言混合,至西汉末年形成统一的巴蜀语。这时的巴蜀语也与秦晋方言很为接近了,属古汉语一系分支。

古汉语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消失了。 入声一般比较短而急促,有时还带辅音韵尾。故不会听的人以为听起来语速较快,听不清楚的感觉。

在今天的南方言语如吴语;粤语、壮语、客家话、闽南语、赣语甚至越南语、日本语、朝鲜语中的汉字发音就有大量入声存在。北方方言中入声的消失,有专家认为是金元明清时,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入主中原,不习惯短促的入声发音从而改变了近古汉语的习惯。

嘿嘿,成都话绵阳话重庆话,就没得啥入声,原来根根在这里。讲历史的话没得咱们盐亭话悠久,正宗。

.

现在的四川话分布于四川、重庆、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使用人口一亿两千万,亦称西南官话。有七分法、四分法等等不一而足。要完全整明白有点复杂,简单一点大致就两类,即老四川话和新四川话,专业术语叫四川方言灌赤片、四川方言成渝片。

这要归功于两次“湖广填川”的移民运动。从保持中古时期巴蜀语特点的多少来看,川北、川中、川东的成渝片,经过多次战争,人口锐减,多为明清移民聚居地,所以受外来语言影响较大,保持古言较少,为新四川话。而川南、川西的灌赤片【从灌县到贵州赤水一片】由于不是战争发生区,原四川土著居民存留较多,移民也相对较少,是语言的稳定区,为老四川话。

老四川话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入声;还保留了较多古中时期的巴蜀语特点。比如将平地称为坝子;将蚯蚓称为曲蟮等等。因而有专家呼吁将四川方言灌赤片定名为:蜀语。

.

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即我们盐亭明明属于川北地区,怎么还属于四川方言灌赤片?

在川北川东的新派四川话中,恰恰就有以西充、盐亭、射洪三县连起来的一个方言孤岛。地属成渝片,音归古蜀腔。

原因应该有很多。我想了主要几条:、这得益于地方的偏僻。此地介于川北四大州府潼绵果阆交界,属四不管地界。不当大道,交通不便,不是大股部队的行军路线和攻占目标,仅有小股残余部队通过、袭扰。且盐亭本地没有大规模的驻军武装,构不成激烈攻防战斗的条件。、盐亭处成都平原边缘,溪沟纵横,山脉众多,老百姓依势利导,建有众多寨山,有部队过境,临时往山沟一躲,或率众拒寨抵抗。一般的小股武装还攻不下来。三、盐亭族姓在此生活成百数千年,重土守迁,家乡情结重。当时即使有短暂的撤离,过了都晓得跑回来。四、盐亭条件相对差点,移民主动都不想来。旧志记载:“潼属各县俱有楚民新集,向惟盐邑独少,缘土瘠也,今则楚陕闽粤之人依亲觅威,佃地耕种,视为乐土,渐集渐多,四乡场镇客户与土著几忝半矣”。这里清楚的记载直到乾隆后期,盐亭的外地移民都不太多,来了都主要选场镇投靠。这也很好理解,移民嘛,有选择的嘛总要想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地方噻,周围有绵阳、三台那些平坝子不选,到盐亭这山沟沟来做啥,即便当时政府把我分到盐亭了,可能也要钻水打头找领导的想换个地方。

种种原因,造成了西充、盐亭、射洪三县这个四不管地带,依然是以老四川人为主导;新移民为影响,互相融汇、各自吸收语言特色,形成一个方言孤岛;传下来今天的音量高、口音重、带古巴蜀语特点入声腔、属四川方言灌赤片泯江小片的“土得掉渣”的盐亭话。


                                                                                      九龙闲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0-10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收藏了!谢谢老乡!老乡真是博学,实在是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1-4-29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我的情报,南充市嘉陵区西北很多乡镇说话时西充盐亭口音。

  挨到的原因吧。


         我曾从大河坝,双龙过双江,穿西充的乡镇,到嘉陵区的金牛啊,最后到龙蟠,再到南充。



          只是路太屁了。:L  修好路的话,应该很快。:victory:
发表于 2011-4-29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的情报,南充市嘉陵区西北很多乡镇说话时西充盐亭口音。

发表于 2011-4-26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发表于 2011-4-21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县城一般外来移民多点,所以云溪镇没有金鸡金孔的语言存古。

问下盐亭朋友,金鸡金孔是不是和西充话一样啊???

西充话在声母上有个特点:有卷舌音ZH,CH,SH,R,并且只和韵母为I的入声字相拼。也就是说,西充话要在这些字前要卷舌。

值直质职执汁织滞炙植挚侄峙殖帜咫帙,   吃尺斥炽叱,   十实石室食湿失识拾释适矢,  日,

西充话有25声母,全省最多。和成都地区的彭州,都江堰,新都,郫县,声母特征一样,不过成都四个县这些字韵母发E的音。

我就在想,西充到成都那么远,为什么方言声母特征尽然和他们四个县一样,和南充完全不一样????

希望先生解释下哈。

发表于 2010-11-29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孔话更具特色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金孔、金星那一带的口音就是正宗的土盐亭口音,四县交界地方(南部、西充、射洪)随着时间和 ...
yyyhhk 发表于 2010-11-28 21:37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云溪镇的移民,  更多!  :victory:


   方言就如和面,  掺和的外来族群的因素要多些;P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金孔、金星那一带的口音就是正宗的土盐亭口音,四县交界地方(南部、西充、射洪)随着时间和 ...
yyyhhk 发表于 2010-11-28 21:37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说得相当不错啥.  :victory: 你去去翻那里大姓的家谱,  很多都是老四川人!

  如安佛任氏: 宋朝.人称十里以内无他族!


  桂花胥氏,  那就更早!   象你们衡氏,  廖氏,  要好生查查哈.

发表于 2010-11-28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在方言2中提及。内部互相影响的原因。

金鸡金孔的发音  是因为当地很多族姓皆很远久的四川 ...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0-11-27 23:48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金孔、金星那一带的口音就是正宗的土盐亭口音,四县交界地方(南部、西充、射洪)随着时间和老百姓的来往交流,口音逐渐融合但又不完全相同,久而久之形成比较独特的方言,地域文化的根可能就是这样滴吧?县城云溪镇这带居民的口音肯定没有上述那带口音那么传神和土得掉渣、土得有味;P

发表于 2010-11-2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九龙闲人


   手工业管理局简称轻纺工业局

642153846 发表于 2010-11-28 20:39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P

发表于 2010-11-2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九龙闲人


    就是原来的手工业管理局后来的二轻局,现在的轻纺工业局

发表于 2010-11-2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九龙闲人


    危机感倒是没有。只是觉得与老乡间的交流,少了很多投机,遗憾得紧呐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管脚
642153846 发表于 2010-11-27 20:21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是什么局,     水管局?   听不出来明白哈.
ytr

发表于 2010-11-2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会说土话不会说普通话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整得透彻,盐亭话中间的金孔金鸡跟其他地方有很多不同,是不是当初来源就不同,如果有时间值得闲人探究 ...
长歌意无极 发表于 2010-11-27 23:44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四川话中还有部份外来族人的方言岛。   如客家话。如湘语。 移民相对聚居的地方。让他们的语言一直传了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整得透彻,盐亭话中间的金孔金鸡跟其他地方有很多不同,是不是当初来源就不同,如果有时间值得闲人探究 ...
长歌意无极 发表于 2010-11-27 23:44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会在方言2中提及。内部互相影响的原因。

金鸡金孔的发音  是因为当地很多族姓皆很远久的四川人在(我在姓氏篇中有介绍),老四川人数更多。巴蜀话保留得更为特色。

发表于 2010-11-27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人整得透彻,盐亭话中间的金孔金鸡跟其他地方有很多不同,是不是当初来源就不同,如果有时间值得闲人探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基本上说不了啦
听,不全懂了
云奚山人 发表于 2010-11-27 21:00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就是嘛,你普通话说多了,这盐亭话就更有危机感了。: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