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56|评论: 32

[原创]也说“为文之道”

[复制链接]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09-5-16 15:51 | |阅读模式
 

也说“为文之道”

 

      什麽叫“文”,通常指文章,其实它包含内外两部分:外在的是它的结构、修辞、体制等体现文采的部分;内在的部分是其“风骨”。它是对文章的美学要求。其中“风”主要指感情色彩而言,“骨”是指其思想、逻辑等。“风”主要要求纯正美与自然美,脱俗、灵动为标志。“骨”主要要求一种刚健美。“风骨”的本质,就是儒家主张的正气!而且这个正气的“气”以“灵动不居”为妙,即要有鲜活的生命力,不拘泥于旧制、旧俗,也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化。

     《文心雕龙。原道》说:“文之为德也大矣!”笔者理解,它就是文章的“骨”中“气”了。一篇道德文章有着教育的作用,审美的作用,对读者是有潜移默化作用的。

胡希东教授解读《文心雕龙》的相关文字说:“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学发展的兴衰有重要关系,而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又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密不可分。”这就合理的诠释了《文心雕龙》中:“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的道理了。

     笔者此次随行西安学习,研究区域旅游开发问题,有幸拜谒国际级的文化文物保护点——秦陵。自然要以此为载体,鼓吹区域内各个名胜古迹了。使命所在,不堪重负而利用网络阅览搜求各种资料,然后专心记忆各个仿真模拟建筑之各个构件,还索要导游的不少资料。最后才去伪存真,筛选挑取,整合加工而成拙笔——《天下第一陵,天下第一帝》。自以为其气,不在颂扬秦王,而在讴歌我们的先人们的睿智、与心灵手巧,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悠久的灿烂历史文化,是西人惊羡不已的!这是我们后来人的骄傲宝贝!同时隐隐提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将给后来人也留些什麽呢?“古人渐行渐远了。”历史的传承任务在我们肩头!

     还是《文心雕龙》解答过文章的立意后人材料的搜集、选取问题。这在《文心雕龙。熔裁》篇有所论述。它主张:“握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个类比也提倡广泛阅读借鉴。同时明确要求:材料广泛搜罗,多加思考订正,精心分类,提要勾玄,从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笔者驽钝不才,肯定做得不好,辜负政府与人民的托付,惟恐托付不效,有负父老乡亲了!不胜惶恐自责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5-16 20:00 |
QUOTE:
以下是引用巴山秋色在2009-5-16 19:00:00的发言:
随笔,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一篇文章可以有多个中心去写,明晰的思辨色彩!丫丫文章,进展快!

伙计,错了,该是形散而神不散哟!

发表于 2009-5-17 00:37 |
[em50]

发表于 2009-5-16 22:54 |
QUOTE:
以下是引用守山老人在2009-5-16 20:00:00的发言:

伙计,错了,该是形散而神不散哟!

现代散文,以余秋雨、梁衡等为代表,提倡多中心散文,你说的是以前的写法。

发表于 2009-5-16 16:17 |

像文言文

现在又不流行白话文了

发表于 2009-5-16 17:04 |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

发表于 2009-5-16 19:00 |
随笔,随心所欲,自由发挥,一篇文章可以有多个中心去写,明晰的思辨色彩!丫丫文章,进展快!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5-16 18:56 |
QUOTE:
以下是引用青烛在2009-5-16 17:59:00的发言:
我就是看不懂文心雕龙!

向青猪老大致敬!

发表于 2009-5-16 18:37 |

个人以为,文章继往而不应拘泥其“载道”,开来而不必媚俗;再者个人喜好与风格的原因,也为某些表达的须要,文章中少些口水有何不可?

 

支持丫丫文章。

发表于 2009-5-16 18:47 |
支持丫丫,你太辛苦了!催生一个美文,是艰难的!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7:48 |
3楼的朋友啊:那不是我的工作吗?是有时间要求的哟!那能容我精雕细刻呢?深感压力如泰山压顶哟!如果我是自由撰稿人,该有多好啊!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9-5-16 17:59 |
我就是看不懂文心雕龙!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8:09 |
本来写文章就要象雕龙一样精雕细刻的。可是……

发表于 2009-5-17 13:25 |
丫丫博学多才
发表于 2009-5-17 14:53 |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3:52 |
QUOTE:
以下是引用再爱一次在2009-5-17 11:06:00的发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丫丫版主一篇美文,引发了文学界的大讨论,不容易啊!
与论坛的朋友们为文友,我是高兴的!

发表于 2009-5-17 10:46 |
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为好!

发表于 2009-5-17 11:06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丫丫版主一篇美文,引发了文学界的大讨论,不容易啊,哈哈。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6:54 |
惭愧惭愧!

发表于 2009-5-17 06:40 |
QUOTE:
以下是引用巴山秋色在2009-5-16 22:54:00的发言:

现代散文,以余秋雨、梁衡等为代表,提倡多中心散文,你说的是以前的写法。

他们是大家,可以标新立异地探索,我们毕竟不是文学大师,还是以目前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文学理论为准吧!大学、中学的教科书都还坚持这个理论哩!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