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是一个执着的文学小青年,总觉得码得好的文字那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给人难忘的享受.而且透过文字,我们能读懂作者(大多是先贤)的心情甚至道德情操,有时产生的那种共鸣,觉得就是心灵的依靠.``````
但是后来,才终于明白,就连最自由的文学,也是不能天马行空的......
君不见就连在我们国家决定一个青年命运的高考中,也会对你限制题材体裁而且不会让你超过800个字吗?有些时候,我以为800个字是不能说明多少问题的.....
年少时,没多少生活经历,顶多就只能弄些风花雪月的堆砌,也得到过或多或少的认可,后来被我的国文老师---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高材生(女)批判为没深度,然后我从她那儿借来了线装版本的《文心雕龙》,废寝而读之,“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em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