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70|评论: 9

[转帖] 连美国都热捧的芬兰教育,才是中国最值得学习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春少年,最阳光好奇的年龄,本应去感知这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我们的孩子,却被无尽的试卷和补课绑架!造就了一群群的近视眼,“特困生”
lkq

发表于 2018-9-2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中级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要以孩子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学大纲或升学率为中心。

  对孩子来说,受教育阶段是其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步入社会前健全、完善人格的重要阶段,学习不是全部。

  基础阶段的教育课,课程的设置面要广、不要深。重点是要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养成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允许犯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必须作出深刻的改革。
lkq

发表于 2018-9-2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待审核

发表于 2018-9-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模式早已跑偏,在惯性思维的指导下,如何学习那……哪怕是公认的先进?

发表于 2018-9-2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了,有收获。

发表于 2018-9-2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发表于 2018-9-2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那啥主义的正道,可恨的毛驴非要把人民拉回饿死人的灾难中。

发表于 2018-10-2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_103573447_039520235-1.jpg



       穷小孩富小孩   芬兰创造“ 教育奇迹 ”的关键


       轻松的环境,专注的教学,全面的发展,看起来有点矛盾,但芬兰跻身为世界一流教育大国,凭借的却是上课少、作业少、考试也少。


       根据“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在科学、数学和阅读等科目的评比上,芬兰学生比经合组织( OECD )其他国家学生的平均表现更好。


        这个结果让人很难相信,在1960年代的时候,芬兰只有 10% 的人有中学学历。


        芬兰福利国家的基本结构为每个孩子和家庭提供了公平平等的条件


        芬兰教育体系从1970年代起步,到1990年代导入一系列创新改革,进一步提升了质量。


        今天,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专家代表来这里学习芬兰的“ 教育奇迹 ”,但这个奇迹更多的是社会政策带来的,而不是教育政策。


        曾经担任过学校老师,从事师资训练,研究员和政策顾问的芬兰教育家 萨尔伯格( Pasi Sahlberg )表示,“ 芬兰高度公平的教育系统并不完全归功于教育因素。”


      “ 芬兰福利国家的基本结构为每个孩子和家庭提供了公平平等的条件,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环境。”


        在他2014年的《 芬兰课堂2.0 》( Finnish Lessons 2.0 )一书中,萨尔伯格 说,贫富差距影响的绝对不只是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也能提升教育素质。


        萨尔伯格 比较了经合组织的居民收入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评比结果后发现,“ 财富分配和学习成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个讲究公平的社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


      “ 和贫富差距更大的社会相比,公平平等的社会,人民也更有文化修养,辍学率比较低,肥胖症比较少,精神更健康,青少年怀孕比较少。”


        公平和社会正义


        当老师是芬兰人最向往的职业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一所学校里,有钱人家的孩子和工人阶级家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学校不收学费,所以教材也都是免费的。 从小学到中学一共940名孩子在空间开阔的学校食堂里一起享用健康校餐。所有孩子都享有医疗照顾,包括牙医,他们的学习过程还获得老师的支持和心理辅导。


        萨尔伯格说,“ 消除贫富差距,改善学校里的儿童福利,对改善教育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芬兰教育制度完善,学生成绩表现好


        二战结束之后,芬兰采取了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模式来发展经济,这也是造就芬兰教育奇迹的最主要原因。


        芬兰社会福利完善,提供免费医疗照顾和义务教育,低价住房,为鼓励父亲多负担子女照顾责任而法定父亲陪产假,免费或高额补助幼儿园。


        老师的价值


        芬兰教育系统的理念也体现在课堂上。


        在芬兰学校,一般情况下老师一天花4个小时教课,其他时间用来备课,这样子老师就能有更多注意力给孩子。


        芬兰老师的收入也相当高,而且很合理,工作条件也不错。这使得教职成为芬兰大学生最向往的职业,超过医生、律师和建筑师。


        和经合组织国家相比,芬兰学生的上课时数也比较短,小学生一年大约是670个小时,美国小学生上课时数是1,000小时。


        芬兰学生的家庭作业很少


        芬兰学生的家庭作业也比较少,经合组织的资料显示,15岁 的芬兰孩子 每周花 2.8个小时 做功课。韩国学生每周做功课时间达 2.9个小时(不包括私人家教和补习班),经合组织平均是 4.9个小时,中国是 13.8个小时。


       芬兰老师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放学后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朋友相处,做他们想做的事。


      “ 必须让孩子有时间当孩子,重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放松的环境


        进教室前先脱鞋子,芬兰和其他北欧国家都是这样,芬兰学校的气氛是放松平静的,学生不穿制服,在室内也不穿鞋子,而是穿袜子到处跑。


       芬兰教育制度让孩子有时间当孩子


       芬兰学生也不用担心考试,上学前 5年 是有考试的,但之后学生不需要考试,而是依据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分。这样做的精神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学习的潜力,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自然学习,目标不是考试成绩。


       只有 7% 的芬兰学生觉得有学习压力。而在日本,严格的教育制度下,虽然学生成绩好,但却牺牲了孩子的精神健康,有 52% 的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


       高税率和幸福感


       芬兰福利制度的基础是该国的高税率,芬兰税率高达 51.6%,几乎是世界最高。但是根据2018年联合国的幸福指数调查,肩负高额税率负担的芬兰人,却仍然认为芬兰是全世界最快乐的国家。


       芬兰在短短30年间成为世界一流教育大国


       芬兰人口 550万 人,也没有太大的种族问题,因此比起那些人口众多,种族复杂的大国,芬兰更容易推行教育政策和改革。但是 萨尔伯格 说,“ 人口少,社会同质性高,并不能完全解释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


      “ 公平、诚实和社会正义深植于每个芬兰人的生活方式,芬兰人有很强烈的共同责任感,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其他人。”


      “ 以这样的精神出发,芬兰人办教育,办的不只是教育,而是把教育当成公共利益。”



        兼答 L Z ,芬兰教育才是中国最值得学习的 !  学得了吗 ?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