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的别称
凡丁
邛崃市的别称(指曾用名)共有十个,即:临邛、邛州、临邛郡、邛县、卬来、卬州、邛崃。加上秦筑临邛城以前,此地先后有叫:濮、邛、䢺(古作䣢,音义同)的三个国家。
其中濮国之后为邛国和䢺国,濮和邛国与䢺国,大约以火井江和南河为界。秦灭蜀时,䢺国即归顺废于镇—即䢺坝河䢺江镇,今属大邑县。之后,秦国派张若在临近邛国的地界筑城,故名临邛。
以上十个“别称”中,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是临邛,因为“临邛县”有西汉的卓文君和世界上最先利用天然气的火井!
不太知名的是邛崃,大多数省外人认为,邛崃不过是中国西部的小县而已。常在外地与同行交流的尚崇伟老师就深有体会:同行中认为邛崃只有一个邛窑,压根就不知晓邛崃还有卓文君和火井,更不知道邛崃还有易学家胡安、严君平、张行成,以及“女状元”黄崇嘏……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
但如果解释邛崃就是古之临邛县的话,大家立刻想到卓文君、黄崇嘏等等,这就是地名的内涵和文化魅力!
最不知名的是“卬来”和“卬州”,民国《邛崃县志》主编宁缃指出:“两字皆误于元人,明与清朝沿误。”
清中期复名邛州,民国二年更名为邛崃县。
民国十一年(1922)宁缃主编《邛崃县志》时,在卷首中指出:“邛者,山名也,水名也,部(落)名也,从邑(部首)工声。(过去说)‘邛是卬,崃当作来。与踞(山字旁,音居,水名)崃异,与邛亦异。’(其实)两字皆误于元人,明与清朝沿误……而独存邛州,又讹为‘卬州’。”
以宁缃考证看
《今日邛崃》报之刊头单耳旁的“邛”字,系臆造字,查《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以及现代字典皆无此字,不知读音和意义。
分析
沿袭于元、明、清时期临邛的曾用名:“卬来”和“卬州”,查康熙等字典“卬”字音:昂。有若干种释义,但是都与“邛”字无关,其中一种释义同“昂”字。
故民国《邛崃县志》主编宁缃指出:“‘卬来’两字皆误于元人,明与清朝沿误。”原因是元代统治者不懂汉文化,建议更写该报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