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8 月 16 日,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从 1600 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 文化遗产标志,同时也是成都城市标志的核心图案。 2013 年,国家文物局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此器构图凝练,是古蜀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非凡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和精湛工 艺水平的完美结合,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 文物鉴赏【外表的形象美】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上似一幅(三维的)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 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在力与柔之间,引颈伸腿、作势 欲飞的鸟,很有力度感,却因为旋涡状的太阳动感太强,不展翅的飞鸟反而变成被动地、温 柔地滑翔。缩与张之间,张力十足的飞鸟因为翅膀的收缩而下降,锋芒毕露的太阳由于弯成 弧形而掩藏等等。尤其是两者运动方向相反,这本身就是一种独创的、艺术的、完美的表现 手法,也与现代运动力学相符合。 其图案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其造型精炼、简洁,具有较好的徽 识特征。文化寓意【存在不严谨的文化内涵解释】 关于其文化寓意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学术界认为,金饰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 12 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 4 只飞鸟极 似神话传说中的“负日金乌”,都与太阳神崇拜有关,所以其主要寓意了古蜀时期的有关“日、 月【古蜀历法不与月亮的‘月’有直接相关】、鸟、象牙【这宜理解为太阳的‘光芒纹’、 不宜视为‘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首先,从直观上就形象地显示出古蜀人崇拜太阳等宗教 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图案内层的中心是一个顺时针定转的漩涡状造型,并且带有 12 3
4 条弧形齿状物,中心的这个漩涡既象一个旋转的火球,又象一个正在运转着的太阳;它的 12 条弧形齿状物,既象 12 道燃烧着的火苗,也象太阳发出的 12 道光芒。“太阳神鸟”的中心 喷射出一道道火苗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和讴歌。 从“太阳神鸟”的造型上看,“太阳神鸟”外层的 4 只飞鸟,一方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 蜀人“鸟图腾崇拜”的延续,“鸟”的造型和图案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考古材料比比 皆是,尤其是其中数目众多、形态各异的“青铜鸟”,都是古蜀人崇拜鸟的遗迹。另一方面, 也与《山海经》等文献中记载的“使四鸟”等神话传说以及太阳神鸟的崇拜有关【将“《山 海经》对应于三星堆青铜神树等的古文化解读”,疑有因果倒置之嫌】。结合文献和考古发 现,说明“太阳神鸟”所反映的鸟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的鸟图腾崇拜的继承和发展。 其二,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也极其丰富,也反映出金沙文化中的历法【是古蜀夏商时期 的十月太阳历,不是商周时期的十二月阴阳历】等科学知识,表明它与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 【三星堆文物有完整的三种太阳历(十三月历、十八月历、十月历)蕴藏在青铜大立人、青 铜神坛(青铜神兽)、众多青铜人头像和玉边璋文物群中;金沙文物有十三月历(以金沙遗 址出土“头戴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十三道光芒‘太阳冠’”的青铜小立人、是在祭奠创造十三 月历之太阳历的先祖)和十月历(以金沙遗址出土“太阳神鸟”镂空的双面金箔文物,成为 既继承着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形器为十月太阳历演示仪器的功能,又具有最优秀、最经典表现 十月太阳历的天文依顺)】等科学有关,是古蜀时期先进的历法【必是太阳历,不是阴阳合 历或阴阳历或阴历】等科学知识的体现。 “太阳神鸟”含有的历法等科学知识就体现在它的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上。“太阳神 鸟”中飞鸟和太阳芒纹的数量分别是 4 和 12,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此“4 和 12”的象数概念运用有误】。它们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外层 4 只逆向飞行的鸟,每只鸟对 应 3 个月牙【此月牙,应是拟太阳的光芒纹】,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好说明每只鸟代表 一个季节(3 个月),4 只飞行的神鸟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此处重大错误:“太阳神鸟” 属于商周(西周)时期,此是中国气候史中还没有“四季”的概念,中原文化此时只有“冷 热”或“阴阳”的两季概念;其“四季>两季”,从而不和时宜】。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有了四 时的概念【错误,同前】。它内层的 12 道旋涡状光芒,既象一根根象牙,也象一轮轮弯月【此 处与月亮无关】,表示一年十二个月【不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关】周而复始。4 只飞鸟与太阳及 12 道月牙【此所谓的“月牙”,应是代表日期的“太阳日”】运行的方向相反,也形象地显 示出岁月的流逝,四季【特别注释:中国的四季历史,仅出现于东周;在此之前,古蜀的十 月太阳历是应用与古夷人、古羌人共同发明的;即“一年等分为五季十个月,每季度两个月,用 土、铜、水、木、火五种要素,分别配以公母来表示”】轮回、年年月月周而复始。 社会评价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丁孟《国家人文历史》:“它反映了人类早期 朴素的世界观和宇宙观。阳光是生命的源泉,因此成为人们最早崇拜的神;中华先民把太阳 和在天空中飞翔的神鸟联系在一起,认为是神鸟在驮着太阳飞行。太阳神鸟是古蜀人早期部 落的图腾,‘神鸟绕日’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 2001 年 2 月 25 日,四川金沙遗迹出土了一张特殊的金箔。那是一个圆环形的金饰,面 积虽小,但上面的镂空图案十分精巧复杂。共有内外两层,内层呈齿轮状,十二条象牙状螺 旋纹理如同闪耀着金色光芒的太阳;外层图案围绕着内层图案是四只长颈长腿的神鸟【金乌】 首足前后相接,围着太阳【圆形金箔的中心】逆时针方向飞行。
5 第一,金沙遗址作为新世纪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选择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本身蕴含继 往开来的寓意。第二,“太阳神鸟”从外观来看,其构图优美、线条流畅、技术精湛,直到 今天造型仍不过时,不经加工就可作为标志;第三,“太阳神鸟”表现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 的品质、和谐包容的情怀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