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众多川剧老戏迷与老演员离世的消息里,这无疑是最令我震惊的一条...爱川剧的这些年,翻过无数次的麻辣社区川剧论坛,几乎每次都能看到郑枫老师的留言:对新苗的真诚赞美,对粗制滥造新编戏的直言鄙夷,对前辈艺术的由衷推崇,以及对所谓“权威”的质疑......这份直率与爽朗,是他留给我最鲜明的第一印象。从零几年到一几年,川剧的大小活动中也总有他的身影,直到二零年左右,他还活跃在火把、玩友协会的舞台上,还能翻“抢背”!老师对川剧的赤诚与热忱,实在令我佩服。更令人感佩的是,郑枫老师对川剧的热忱始终与时俱进。从零几年的麻辣论坛,到近两年的B站、抖音,都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很幸运能在B站与老师互关,与老师有过几句简单的交流。
自84年“振兴川剧”的口号响打响,川剧确曾有过几年的辉煌。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各县剧团的撤销、资金的不断缩减,一些院团逐渐“捡懒”,振兴的重担,落在了无数普通戏迷、热心玩友、坚持演出的火把剧团以及部分坚守阵地的老演员肩上。九十年代,几批老演员和来自各县川剧团的演员们,自愿为成都三圣宫那盏几乎熄灭的“火把”义演,硬生生让它重新燃烧起来。从台下白发苍苍的老观众,到倾尽家财的林婆婆,再到慷慨解囊的李建华老师,多少深爱川剧的人,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来支撑它。绵竹姊妹花川剧团的团长陈颖老师,甚至不惜卖掉老家的房子来维持剧团的运转……这份来自民间、近乎悲壮的守护,令人垂泪。但纵有千般不舍,万般努力,也只能看着川剧渐渐衰亡:国营院团演员的青黄不接;火把的演员们日渐老去;台下观众席的空位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作为普通戏迷的我似乎也只能买一张戏票,在网上发几句牢骚......扯远了,郑枫老师,愿您一路走好,跟您的老朋友们早日在天堂川剧团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