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个10岁的孩子小峰(化名)在公交车上捡到一个钱包,他愿意归还失主,但条件是对方必须给他买辆自行车。捡到物品该不该索要报酬,引发网友大讨论。
>>孩子想法:拿捡到的钱买车
小峰捡到的钱包里有491元现金,对他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告诉妈妈,要用这笔钱去买辆自行
车,这是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因为有了自行车上学就不用走一小时路了。据悉,小峰家在资中农村,
家中除了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没有其他稳定的经济来源。
>>妈妈想法:让失主出钱买车
小峰的妈妈柳芳(化名)提出了另一种解决办法:找到失主,归还钱包中的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
但要求失主给1000元钱,作为孩子购买自行车的资金。
>>解决办法:失主为他买自行车
柳芳给失主李波发短信,大意是让李波给1000元钱,否则就把钱包扔掉,拿这笔钱是给两个孩子买自
行车。李波提出给200元,但遭到拒绝。双方见面协商,得知有记者在场后,柳芳顿时激动起来,立即
让小峰交出手中的钱包。最后,李波给小峰买了一辆价值300元的自行车。
●讨论:捡到物品该不该索要报酬?
在这个事情上,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妈妈的教育方式对不对?
小峰曾给李波打去电话说:“叔叔,我和妈妈捡到钱包了,你必须给我买辆400多块钱的自行车。”李
波当时很吃惊,“10岁的娃娃会说这样的话,妈妈是咋个教育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如果妈妈支
持孩子直接拿钱包里的钱买自行车,然后将证件之类的扔掉,对失主来说损失更大。
当孩子有了自行车后,柳芳的眼圈有些红,她说:“我没文化,不会教育娃娃。他到卖自行车的地方
去看了几次了!手中实在没有钱。今后,孩子若是再捡到东西,一定会让孩子归还失主。不感谢就不
感谢,是别人的,就该还给别人。”
2、捡到物品该不该索要报酬?
对于该不该有偿归还捡到的物品,我国法律有具体规定,简单地说,就是捡到物品归还失主,可以要求失主支付误工费、通信费、保管费等。但若索要金额较高,就成了侵占他人财物;若要挟失主强行索要财物就是敲诈勒索。由此看来,从法律层面看,可以有偿归还。
一部分网友认为,给拾得人一定的物质报酬,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会使更多失主的财物失而复得。也有网友认为,拾金不昧是做人的美德,索酬不值得提倡。你觉得该不该有偿归还呢?
请不要让卡和钱呆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没有结果的…
10岁的小峰(化名)在公交车上捡到一个钱包,包中有491元现金。对于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而言,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足以实现他眼下最大的愿望:拥有一辆自行车。
“妈妈,我要拿这个钱去买自行车。”听了孩子的话,妈妈没有反对,但提出了另一种解决办法:找到失主,归还钱包中的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但索要一些钱财,作为孩子买自行车的资金……
捡到物品该不该索要报酬,妈妈和孩子的做法在网上引发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知道了,原来法律早有规定:拾得人可以要求失主支付必要的误工费、通信费等,但索酬金额必须符合拾得人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我们可以理解为,享受合理报酬是法定的权利,而放弃报酬则是更高道德的体现。
这里,我又想讲一个古老的故事↓↓
春秋时,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鲁国人如果在外旅行时,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再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这个人一定的奖励。
有一次,孔子有一个弟子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主动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之后,这个弟子既没有到处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和领取奖励。可是,那个被孔子弟子赎回的人,把这件事情讲给了别人听,人们都称赞孔子这个弟子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谁知,孔子知道后,不但没有表扬这个弟子,反而对他严厉批评。
孔子担心,从今以后,愿意为鲁国同胞赎身的人会越来越少。他责怪弟子犯了一个大错:为了小义而不顾大道,因为他抬高了善的成本。
孩子母亲柳芳的同乡说:“人家把钱拿给你,你就要拿钱感谢人家,他(小峰)就会想,我做了好事,你就会感谢我,他以后就会做更多好事。你要是不感谢他,他二回捡到钱就会想不还给你们了。”←看得出来老乡即便没什么文化,却说到了重点。
是的,小峰完全可以不归还这个钱包,也不给失主打去电话,直接将这笔钱拿来买自行车,并将钱包和卡什么的毁尸灭迹。不要告诉我,你没有想到这点?但他们没有这样做。
我们帮助别人真的不是为了得到点什么吗?一句赞扬、一句谢谢、或是一辆自行车……我总是很牛皮地告诉自己,这个世界的不美好,不能成为我们不善良的理由。
但当我兴冲冲地跑去归还别人遗失的手机时,却被当做贼一样的闪躲,连一句“谢谢”都没有粗线便拿上手机飞速消失的母女……对幼小的当事人是多么大的伤害啊。嗯?我为什么要如此在意那句谢谢;正如,小峰为什么会如此在意那辆自行车,一样……
嗯!今天本不打算讨论这个话题,因为此前“陈光标”那篇已对此做了一些,不太深入的探讨。
那么,其实,我们今天想说什么呢?!
是的,这条消息一出来,大家就脑洞大开啊:居然还敢去约定的地方拿钱包!不要命了吗?万一被活埋了肿么办?
好吧,进入正题:如果你掉了一个装有491元现金和各种卡的钱包,你会如约去工地拿钱包吗?!(←反正我是不会要的,我不是有钱,我就是没胆好吧~)
如果你去了,会出现哪些黑暗状况:
1.被套现、被活埋
此前就有个精壮汉子与人约好卖自己的一辆宝马车,结果被人给活埋了,随后,宝马车被抢走。
你如约去了偏僻的工地,出现一帮陌生人,他们要挟你说出钱包里面银行卡的密码,然后成功取出卡里的所有现金后,你被活埋。(←因为是工地,所以很好活埋。或者,被扔进混凝土里什么的…)
2.套现不成功、被绑架
你如约去了偏僻的工地,出现一帮陌生人,他们要挟你说出钱包里银行卡的密码,然后,发现卡里的钱还没有钱包里的多。原来你是个穷鬼,大家恼羞成怒,你被绑架,要求家属拿赎金。
3.套现不成功,被卖给人贩子
你如约去了偏僻的工地,出现一帮陌生人,他们要挟你说出钱包里面银行卡的密码,然后,卡里的钱还没有钱包里的多。原来你是个穷鬼,大家恼羞成怒,你被绑架,要求家属拿赎金。你根本没有家属,或者,大家都不相信你的话,然后,你被卖给人贩子,换取一定的报酬。
4.套现不成功,被人贩子嫌弃,被卖掉一些其他东东……
你如约去了偏僻的工地,出现一帮陌生人,他们要挟你说出钱包里面银行卡的密码,然后,卡里的钱还没有钱包里的多。原来你是个穷鬼,大家恼羞成怒,你被绑架,要求家属拿赎金。你根本没有家属,或者,大家都不相信你的话。然后,你被卖给人贩子,但你太老了,除了村口的孤寡老妇或老头,谁也不会想要你。人贩子觉得你没市场,但他知道你的iPhone不是用肾换来的,所以……
看,这样想想,是不是突然就觉得这对母子真是太淳朴了。失主简直是躲过了一次人生大劫啊。
所以,接到这样相约见面“交易”的电话。你应该:
1.选择报警;2.选择把钱留给对方,让对方把卡和钱包等邮寄过来;3.如果你是陈浩南、山鸡那一挂的,那当我没说,直接喊上你中环的扛把子打个火三轮儿直奔工地去吧;4.认怂,放弃钱和卡,自己补办加继续努力搬砖。
最后,总结一句:千万不要让钱和卡呆在一起……是的,它们是没有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