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呼格案”没有勇气纠错,还在法院当法官?
新京报:昨天我见到了呼格吉勒图的父母,老俩口说,呼格案能够平反,你是最应该感谢的人之一。当时,是什么促使你积极推动此案再审?
萨仁:这个案子太重要了,人命关天;再者,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个案子在中国刑事审判史上、人权保障史上,肯定是件大事,所以一定要推动。
新京报:你将要改判的是你同事曾经判过的案子,这方面压力是不是特别大?
萨仁:面对昔日的同事,面子上确实有点……但作为这么多年的老法官,面对这个案子肯定实事求是,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该怎么提意见怎么提意见。不会说因为是同事判的案子,我就要维持这个案子;或者,也不能因为这个案子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不管有没有问题,我就要改判。
新京报:当时有人对你不理解,甚至谩骂?
萨仁:过去合议庭成员甚至亲属有骂过我的,在其他场合碰到时,总会说起这个事。他们说,平时关系都这么好,你不应该这么积极(办案)。他们是有一些误解,我肯定不是为了谁,案子错了能不改吗?何况那是一条人命。
那段时间,照片上呼格的样子总在我的脑海里,通过详细阅卷能感知他当初被审判时的心理变化,从煎熬到绝望。呼格从被抓到执行死刑,非常快,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辩护,他是法治还不健全的牺牲品,非常可惜。
新京报:再审改判,接下来就要问责,你当时想过这个吗?
萨仁:这其中一个法官是我的老同事,有一天,他拿了一瓶酒来找我,说心情不好怎么办?我跟他一人一半喝了。
但是,办案时你还得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才是法院该做的事。没有勇气纠错,你还能在法院当法官吗?你还算一个审判组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