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2538457156@qq.c

代发:《堰平村志》(编撰 周开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0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篇
       导言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堰平村的先辈也是一样。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人所敬仰、所继承、所发扬,他们创造的历史,成为我们借鉴的楷模。
       但与此同时,也不乏丑类,他们是一些利欲熏心、视权如命的小人,为了谋取私利,沽名钓誉、无耻钻营、吹拍奉迎、口蜜腹剑、荼毒人民,给堰平村历史沾上汚点。

       光辉人物
       古往今来,华夏炎黄子孙无不对自己的家乡怀着执着的爱,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堰平村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在村的古碑和各大家族的金丹簿——族谱上,页页记载着先辈们的不朽功绩,篇篇凝聚着先辈的智慧精髓,在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先辈们用勤劳、勇敢、智慧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凯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如杨氏先祖杨僖,在公元前208年受汉高祖刘帮授封为“赤泉侯”,专管四川天全(泉)兵权至二十四代(公元前86年);高氏入川始祖高君赞受明神宗派遣入川,因平叛贼寇有功,被皇帝封为“远东将军”。
       又如清朝末年有四位大善士,为了民众出行方便而建桥修路不惜万金,积德行善为人所称道。
       他们分别是李洪楷、徐志新、彭宗珊、付茂全。
       李洪楷:字兰亭,下坝乡乾岩子人,生于嘉庆癸未年(1803)12月22日辰时,故于光绪丁未二十二年(1897),终年94岁。
       道光辛卯至壬辰年间(1831-1832)捐木头修建川南第一大桥,继又捐资修建堰平村的双福桥、青石桥等;光绪七年(1882)独资修燕子村马河坝洪福桥;光绪八年(1883)修石板路由乾岩子至堰平村任河下,全长2公里。
       徐志新:字发斋、下坝乡花秋园人,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故于光绪三十年(1904),终年71岁。光绪十九年(1893)捐修青石桥,光绪二十一年独资修建
由花秋园至任河下的石板路,,全长2.5公里。
       彭宗珊:下坝乡彭沟人,生于道光二年(1822),故于民国二年(1913),终年91岁。
       道光二十五年(1845)领铺彭沟至川主庙的石板路;咸丰年间,独资修建川主庙至堰平村6组林嘴上的石板路。捐资并领建观音台的石平桥、马岩村的元封桥;光绪十五年与彭正乾、赵维垣、李兰亭、李洪勋,共同捐资重修五童庙的多福桥,建成后改名为五福桥。
       付茂全:油榨马岩村人,清末因经商,宅业火井老街。民国5年(1917)独资修建油榨街至任河下的平石桥—清河桥。该桥因清末时,曾将油榨场改为清河场,故名。
       该桥高两米,宽一米,长五十米,汛期洪水可漫桥而过,位置在现今大治桥下50米处,毁于民国七年(1918)6月初的一次洪水。
       以上四人都不是我村人,却修桥铺路不惜万金,对我村的交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当初
改造修筑的桥路,最早可追述到道光辛卯年(1831),虽然有的桥已经重修,有的无力复建,但堰平村内的三条古道尚存,并且古为今用而四通八达,为新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他们的精神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

       油榨乡为革命老区,仅在堰平村内,就出现过如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张辉清
原南宝乡桅杆村六组人,1930年生,1948年参加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崃山支队,任通讯员。1949年9月,在大邑县烂泥沟剿匪时给部队送情报,途中被土匪围困,于是将写有情报的纸条吞入肚中,凶残的匪徒将他捉住严刑拷打,但未说出情报,敌人又将他活埋至颈部,仍然坚贞不屈,直到惨遭杀害,英勇就义时年仅19岁。
       张辉清幼年丧亲,惟有一弟张辉良,1962年落业在堰平村二组,改名詹乃良。1982年,张辉清被邛崃县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并将烈士籍贯落实于其弟詹乃良处。
       雷绍忠:原邛崃县安顺乡大同庵人,1948年参加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曾任支队长,解放后,进革命大学,公社化时任安顺公社社长。1969年与堰平村七组张良珍结婚,户籍落实于堰平村七组,于1978年病故。
       陈国品:堰平村五组人,1914年(民国三年)生。1935年参加红军住河口时组织的游击队,任通讯员,营长韩正兴。过木梯达芦山县大川乡时,在马桑坝战斗中负伤,当经过太宁县穿越雪山草地后,因病离队回家。
       方瑞华:山东人,解放军连长。
       另一个山东籍的战土,未留下姓

       1949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十六师106、108、162团到达堰平村,连长方瑞华和一名战士(都是山东人)黄昏时分在今六组的林嘴上歼击顽匪时负伤,抬往王家湾营部找医生治疗,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两位烈士并排安葬在王家湾王治国的房后,墓坐东向西。



发表于 2019-2-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188.JPG
油榨风光,尽收眼底。

发表于 2019-2-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184.JPG
干岩子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19-2-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152.JPG
庙子沟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19-2-9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05.JPG
青龙岗至三元桥泥石路

发表于 2019-2-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91.JPG
川主庙至同仁桥的石板路。

 楼主| 发表于 2019-2-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者想象不到吧?此段泥石路即纸坊沟桃源桥碑载的:可“上通西藏,下达北京”之古道的一段。不仅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视察火井走过,1935年蒋介石视察火井“督剿红军”也走过!       其中“下达北京”的“北京”指古都长安,即今西安,因长安城方位在邛崃以北。

 楼主| 发表于 2019-2-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童庙至任河下的泥石路

IMG_20190101_155406.jpg

发表于 2019-2-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01.JPG IMG_4905.JPG
青龙岗至三元桥的泥石路。

发表于 2019-2-9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91.JPG
川主庙至同仁桥的石板路。

发表于 2019-2-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026.JPG
五童庙到任河下的泥石路。

 楼主| 发表于 2019-2-9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堰平村的交通
       1949年前的道路和渡口
       1、五童庙至任河下的泥石路
       为古道,宽2-3尺。上通火井、高何、南宝,下通马岩顶至马湖、邛州。
       2、川主庙至同仁桥的石板路
       清朝初期为土路。清末光绪年间,彭宗珊出资,铺石板路从川主庙至六组林嘴上。
       3、干岩子至任河下的石板路
       光绪六年(1880),由李兰亭独资修成。石板路从干岩子李宅,铺至任家大院门口,曾受到任氏的无理阻拦,所以任家大院至船头上(即码头)的路,全是卵石丁的路面。
       4、花秋园至堰平村任河下石板路
       此路约建于清光绪初年,由徐发斋出资,从下坝花秋园到青石桥,再从青石桥到任河下,此路南通下坝场,北通油榨、大川等。
       5、青龙岗至三元桥泥石路
       此路2尺至2.5尺宽不等,在邓大庙分路,左上鱼岩山可至平落,右至火井。路况为泥石。
       6、清末民国时期,村人过河赶油榨场,走木板桥或渡船。
       渡船:躬岩至新碾子一只,桃花滩一只,任河下一只。
       油榨街设有上巷子、中巷子、下巷子。民国时期修的“清河桥”从上巷子进街;中巷为渡船码头;下巷子为冬春两季搭木板桥进场的入口。

       1949年后修建的道路
       1、大石路:从大治桥至五组石梁子的水泥路,命名为大石路。初建于1973年,领建人:柳庆珊、王庆明,由全村社员突击修建。
       因1975年修大治桥,需在五组王石旮采石料,大炮炸深基岗和任岗,扩宽路面至丈余,并铺垫砾石。
       大石路的修建,为下坝乡六大队和本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捷。
       2、
二郎坝至大治桥路:2000年,乡政府安排邓庙村修水泥路时,从五组二郎坝杨辉武门外修至大治桥。长1.3公里,由乡政府拨乡公路集资款修建而成。领建人:王云昌。
       3、
杨辉武门外至石梁子路:2005年6月,从杨辉武门外公路,铺水泥路至五组石梁子,长1.3公里,全组集资4万元,不足部分由房产开发公司王瑞云、王海军承担。领建人:杨本华。
       4、龙庙路(大石路的分支):由青龙岗至三元桥,泥石路。宽4米,长1公里。1976年由邓庙村修建。领建人:陈中青。
       2002年,由乡政府拨乡公路集资款铺成水泥路面。领建人:张支珍、王云昌。
       5、大石路的分支路:由二郎坝杨辉宣门外至四队公房。宽3米,长1公里。1977年始建时为泥石路。
2004年铺成水泥路。领建人:杨春华、柳永田、柳永华。由柳永泽筹措资金,赞助单位:油榨乡政府、南宝山农场、邛崃技术监督局、交通局。
       6、克耻路:由任岗至三组石油钻井队井场,全长1.1公里。命名为克耻路,建成于1979年2月16日(大年初一)。
       因1978年李克耻任邛崃县委书记,要求全县人民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全县统一规定于1979年大年初一劳动半天。当时,大队研究决定:修通任岗至大队学校的公路。于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大队几百人积极响应劳动半天。为了纪念这一难忘之日,泥石路修好后命名为:克耻路。
       1991年,川西北石油局在三组大林头立机钻井时,将路面加铺砾石,边墙撑砌,并从学校新开公路至三组大林头。
       2005年9月,由三组集体出资3万元,将路面铺成水泥。领建人:高冬天、彭一洪。
       7、大兴路:因从大治桥至一组的渡兴桥,命名为大兴路。初为泥右路,宽3米,全长2公里,建于1975年。领建人:闵永贵、杨素清、任瑞清。大队领导:柳庆珊、王庆明,乡政府:王世顺。
       1984年,加宽至4米的碎石路面。
       2004年,由成都房管局赞助、乡政府拨扶贫基金款,将碎石路面铺成水泥路面。领建人:高冬天、彭一洪。
       大兴路的建成,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方便,车行快捷方便,人人拍手叫好:“感谢共产党,感谢如今好领导,同时感谢前辈老领导奠定的基础!”
       8、大兴路的分路之一:从高家营至石家沟。为泥石路,宽3米,长1公里。建于2002年,领建人:尚福祥。该路石家沟人户主修,全村投工修筑而成。
       9、大兴路的分路之二:从渡兴桥至王家湾。为泥石路,宽3米,长0.6公里。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领建人:王加兴。

发表于 2019-2-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898.JPG IMG_4896.JPG
茶马古道大治桥。

发表于 2019-2-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11.JPG
茶马古道青石桥。

发表于 2019-2-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57.JPG
茶马古道乌龟桥,
IMG_4959.JPG

发表于 2019-2-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01.JPG
茶马古道三元桥。

发表于 2019-2-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4986.JPG
闵石桥(双福桥)。

发表于 2019-2-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003.JPG IMG_5005.JPG 渡兴桥

发表于 2019-2-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5018.JPG
已经旧貌换新颜了的多福桥(五福桥)

 楼主| 发表于 2019-2-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美 发表于 2019-2-7 16:48
赞《堰平村志》作者周开良老人
踏遍堰平水山,搜寻古今经典。 编成精美图文,奉献家乡社团。      凡丁 ...

       凡丁回复:我和陈善兵(网名崃岭鹤影)、董伟(网名邛人一个)、周小波都看到了周开良编撰的《堰平村志》历史价值,而该《志》因个人财力,2006年时只印刷了十本,为了扩大其影响,供广大读者阅读和民俗学家研究,以及欲修村志的志士仁人参考,特对该《志》进行校注并代发在网络上。图片资料则是一直在对油榨乡的历史进行调查的陈善兵、董伟提供,是我们几个对《堰平村志》进行抢救性挖掘的集体行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