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莫笑清云

[原创·贴图] 《话说营山---营山白塔和杨上容》【长篇连载,实时更新在本帖第二楼】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8-31 18: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8-31 18: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8-3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期待中~~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前我曾经在QQ空间写过这件事情,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可惜现在我竟然找不到了,但我知道那段也写营山道台的文字,一直都在那里的。只是需要慢慢去找而已。以后有机会,我会把营山两个翰林的轶事都写出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至少双林乡还是会有人应该是会对这感兴趣的。
因为双林乡双林的来历,其实就是当年双林出了两个翰林,双林,双林,就是取翰林之林,而双,就是那里除了宋道台,据说还有一个彭道台,双林乡的双林就是这样得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力不好,害怕这难得的珍贵史料被无情的时间深埋遗失,所以先写下来,让大家知道,心里终于也就放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希望宋道台的轶事,可以修补进《营山县志》里去,毕竟此事、此等人物,也算是营山文史中一段难得的史料。如果需要写进营山人物史,需要真实史料,也请编写县志的人士,及时与我联系,我一定鼎力相助,让营山名人留在营山县志之中。

发表于 2019-8-31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道台昙花一现
发表于 2019-8-31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营山还有如此厚重感的人文~~~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8:0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宋道台的文字,照片和故事,如有兴趣也敬请与我联系,告知与我,我好再继续补充完善,让营山宋道台的故事,更真实,完整。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8: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有机会一定亲自去龙潭,宋道台故居,双林坝宋道台墓地去好好看看,看看那龙潭,看看挖断河,看看给我说这些故事的宋氏老人那曾经读过书的家庙和那块黑硖石所立之处。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只是先匆匆把我所知道的宋道台的故事分享出来供大家了解一下。遗憾没有来得及好好用照相机去翻拍照片资料,因顾忌宋氏家族的一些隐私权,所以对于《宋氏家谱》里还有很多内容都没有摘抄过来。如有违忤之意,敬请及时告知,深表歉意!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笑清云 发表于 2019-12-26 15:19
现在,我想来写一写营山这座白塔和当年修建这座白塔的人




看了上面那些关于白塔的想象推测传说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再来好好看看留在塔门上的楹联内容了:
砥柱廻澜波澄朗水 奇峯拔地秀啟绥山

所谓“砥柱”,也就是中流砥柱之意,既有砥柱,就必有中流。
但在白塔,甚至在整个营山,都没有哪条江河可以称得上砥柱的中流。营山是一个缺水之地,就拿白塔那里来说,不过就一条小河沟而已。营山水系,大体来说主要就只有三条水系,流江河、消水河、营山河,这三条水系最后在黄渡汇入流江河一直东去流进了渠江。
另外就是城南发育的文峰河与封窦发源的水系汇合,经过渌井境内最终朝西流进蓬安柏杨河流进嘉陵江。
现在我们在白塔所看见的那条小河,也就是我们营山境内的第三条水系,我们叫着营山河。当然,营山河,也只是我们现在所叫的名字,在杨上容那时,人们则把它称之为朗水。
所谓朗水,自然就一定与古时营山的朗池有关了。
关于营山朗池的历史,县志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在今营山县城守镇置朗池县,属果州(州治今南充市)。唐大历五年(770)朗池县治被焚,迁治于歇马馆(今营山县城)。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朗池县为营山县。以前政府办公大楼后,有一池水常年清澈见底,人们习称为朗池,因而得名。清朝嘉庆十七年(1812),知县蒋予籓亲书“古朗池”三个大字,刻石碑立于池旁。
所以当宁远人杨上容在营山县衙门里当邑令的时候,他一定对营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有了一番了解。这又是他考上进士的第一次暑理营山,所以对于修建廻龙塔一事,应该是竭尽全力,这幅楹联的诞生,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句斟字酌之后才最终定案的。
朗水,取朗池之意,也就是营山县城经过的从白塔下向东流去的那条河水了。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营山河,到了白塔下面的营山河,其实是由我们现在所叫的北门河和南门河两条河流组成的。
北门河的上游,发源于清水乡红岩子沟,北向南流,经丰产乡至城附折向东流,再经朗池(县城段称为北门河)。
而南门河,今汽车站到翠屏山之南门河段古称怀德溪,今翠屏山至流二河之南门河段古称潆回河下段,自西向东顺流,而潆回河上段(今叶家河)却自东向西逆流,迂回曲折,环绕翠屏山后与南门相汇,清代同治版《营山县志》称潆回河为“营邑风水之要”。
所以南北两河在今化育桥上游文凤学校对面处两河相汇,合二为一,最终经过感应寺和营山中学校门,再从白塔下绕过往济川、东升、骆市、小蓬、沿码等地折向北流,最后于黄渡汇入流江河。
所以,从风水的角度来说,选在白塔位置,就是镇守营山县城的水口位置,那是城邑最重要的风水之地。
过去古人读书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以及正史,还有诗词歌赋,没有象现在这样的专门数理化课程,主要是重文。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过去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经典,其实就是那时古人所学的基础知识。
而其中的《周易》是他们的必学功课,《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它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长河里,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书,也是谜案最多的一部书。我们现在所谓的易经八卦,看命算卜,风水堪舆之术其实都来源于此。所以那时当官的人,特别是可以考中进士的人来说,对周易,对风水、堪舆之说其实都非常的相信和讲究,也是一个个藏龙卧虎很有本事的。

所以,对于一个县城的风水和家里的风水,很是讲究,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把地形山势一看,罗盘一打,就可以切中要害。哪里像现在的人很少有真正懂得这些学问的人了。
营山县城四周都有山把守,唯有朗水穿过的中间地带是较为宽敞平坦的。所以从风水学的角度,就一定要守住水口,镇着去脉。
这塔门正对的方向,应该就是正西方向。
“奇峯拔地秀啟绥山”,也就是希望以后绥山更秀美!这可能也是他建塔的最终愿景。








古时修塔,一般都有几种以下作用:
1、作为墓碑
2、作为崇拜物
3、储藏宝物
4、作为景观
5、补全风水
6、镇压妖邪
7、保全文运
8、指导航向
从杨上容修廻龙塔来说,应该是镇压妖邪与保全文运为主要目的。
由于塔在封建社会里的宗教地位显著,塔走向世俗的第一步便扮演了补全风水的角色,在营山县城要想扼住水口,就选在风水欠缺的部位建立一座塔其作用可抵一山。通过建塔来镇邪压妖和保全延续在科举考试中的运气也是当时最普遍流行的一种做法。
一般古时修塔要么修回澜塔,要么修文昌塔。回澜塔,一般是镇邪镇住水患,保一方安宁。
据说回澜塔始建于明朝,后也叫镇江佛塔。后来各地都兴起兴修“回澜塔”,后来也叫“廻龙塔”。据说最开始的廻龙塔,其实叫‘围’龙塔,因当地方言‘围’与‘回’的发音非常接近,‘围龙塔’常被念成‘回龙塔’。到明代重修此塔时,便正式更名为‘廻龙塔’。此说属想当然的道听途说,毫无根据。“回龙塔”也写作“迴龙塔”,“廻龙塔”。“ 迴”是后起字,它的意义早先写作“回”。“回”的意思是旋转。回来、回去是后起的意义。回龙塔的意思是将兴妖作怪的孽龙回绕,锁住,以消除水患灾祸。
后来重修后又变成了一座“风水塔”,风水塔是典型道教塔,前后相差这么大,原因是为何呢?其实,佛教从两汉时传入,汉唐时兴盛,到明清时,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广泛了。明清两代经济文化一度发达,建塔超过千座,帝王们信佛又信风水,故建造佛塔同时,还建造风水塔。加之社会中对科举和贸易的重视,促进了经商改变社会地位的思想,对“风水”更加看重,甚至一些原有的佛塔,也被移植成了“风水塔”。
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文昌塔,又称文风塔、文峰塔、文笔塔。为最常用之法器,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文昌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旺文。
相宅经纂》说:“凡都省府县乡村,人文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古人非常重视文昌,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文昌塔、文昌宫、文昌庙之类的,原意属星官名。即常说的"文曲星"或"文星",也有称" 文昌帝君"的。主读书功名事业等。所以,"文星"是深受文人崇拜。
而营山白塔在修好之后,杨上容亲自署名为“廻龙塔”。可见主要的风水意义还是补缺风水之缺,以镇邪压妖,保营山平安太平为主。当然,也可能有现在我们所说的保全文运之说包含其中。总之,修塔的目的,就是保营山安宁,让营山多出人才。
但他没有取传统的回澜塔之名,也没有取文昌塔、文峰塔之名。
而是自己取名“廻龙塔”。



一般古塔由四部分组成:地宫、塔基、塔身、塔刹。
地宫
是用砖石砌成的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的地下室。地宫大都深埋地下,只有个别半入地下。 从前,由于人们不了解塔下有地宫这一结构,便产生迷信说法,说某一个塔下是“海眼”,于是便出现了“镇海之塔”的传说。事实上,有些塔的地宫年久损坏,或防水不好,地下水渗满了,偶然发现这种情况,就讹称“海眼”了。
如此说来,这塔下面也许有塔穴,还埋有什么东西的。








塔基
是整个塔的下部基础,覆盖在地宫上。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在基台上,增加了一部分专门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基台一般比较低矮,而且没有什么装饰。



塔身
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就是按照塔身的形制来划分的。
从塔身的内部结构看,主要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塔的内部,有用砖石全部满铺满砌的,也有用土夯实填满的。纵或有些实心塔内也用木骨填入,以增加塔的整体连接,或增强挑出部分的承载力量,但结构仍然比较简单。空心塔一般来说是可以登临的塔。这类塔的塔身结构比较复杂,建筑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空心塔的塔身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





塔刹
塔刹俗称塔顶,就是安设在塔身上的顶子。我国的古塔很多,各座古塔塔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都不相同。但是,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塔刹,也不论其形式如何,它们都是古塔重要的、位置最高的组成部分。塔刹的建造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更为精细、更为美观了。从建筑结构上看,塔刹是作为收结顶盖用的。既要固定椽子望板,瓦陇等部分,又要防止雨水下漏,塔刹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建筑艺术上看,塔刹往往玲珑奇巧直插云霄,给人以超脱,崇高的审美快感。因此,人们把塔刹的“刹”也作为佛寺的别称,寺也被称为刹,古寺也就被称为古刹了。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
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
刹座
是刹的基础,覆压在塔顶上,压着椽子、望板、角梁后尾和瓦陇,并包砌刹杆。刹座大多砌作须弥座或仰蓬莲座、忍冬花叶形座,也有砌作素平台座的,以承托刹身。
刹身
主要的形象特征是套贯在刹杆上的圆环,称为相轮,也有称为金盘、承露盘的,《行事妙》云:“人仰视之,故云相”。可见,刹身是作为塔的一种仰望的标志,以起敬佛礼佛的作用。一般大塔的相轮比较多而大,下塔的相轮比较少而小。早期的塔制,相轮没有定式,有的塔相轮至多数十个,有的少至三五个。以后相轮的数目逐渐形成了一、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的规律。喇嘛塔大多采用了十三个相轮。因此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为“十三天”了。在相轮上置华盖,也称宝盖,作为相轮刹身的冠饰。
刹顶
是全塔是尖顶,在宝盖之上,一般为仰月、宝珠所成,也有作火焰、宝珠的,有的在火焰之上置宝珠,也有宝珠置于火焰之中的。因避“火”字,有的称为“水烟”。
刹杆
是通贯塔刹的中轴。金属塔刹的各部分构件,全都穿套在刹杆之上,全靠刹杆来串联和支固塔刹的各个部分。就是比较低矮的砖制塔刹,当中也有木制或金属刹杆。据佛经上说,刹杆又有刹柱、金刹、表刹等名称。刹杆的构造,有用木杆或铁杆插入塔顶之内的;如果塔刹很高,即用大木枝插入一二层或三层塔顶。长大的刹杆称为刹柱。有的刹柱与塔心互相连贯,直达塔底地宫之上。
以上所述塔刹的结构形制,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这塔到底最后是怎样安装上去的,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那么高,难道真的要在塔外搭建那么高的外围木架吗?难道是把塔一层一层修上去之后,在最后的九层上面再把吊上去的做好的塔刹安在上面吗?还是在砌好九层之后,最后继续在上面修建塔刹呢?
照理说只有接着在上面修的塔刹才牢固结实,要是另外修好的塔刹安装在上面肯定就没有直接在上面修的牢固。
修塔的情形和具体方法,我是毫不知晓了,没有见识过,也就无法去想象。
总之,一座白塔就这样修好了。
辛苦了好久,这座塔终于胜利完工了。
四十岁的宁远杨上容带着县衙官吏一起站在塔下,仰望着眼前的白塔胜利竣工,高高屹立在眼前。梅东桥侧的山梁上到处都是远近而来的围观民众。大家望着崭新白塔突兀眼前,一片欢呼雀跃。塔尖刚刚挂上的崭新塔铃,在料峭春寒的孟春风中发出悦耳动听的清脆响声。杨上容顺了顺背后长长发辫,双手正了正官帽,理了理长袖衣裳,然后满怀虔诚恭敬,亦步亦趋走到簇新的塔门之前,将目光庄重地注视一遍他亲自署刻的“迴龙塔”三字,最后微微躬身钻进了底层塔内,面对塔内供奉的佛像,敬献香烛,作揖跪拜。
随从的官吏和民众则围在塔门之外,无数双眼睛望着这位说话总带着浓浓湘音味道的宁远县令敬拜完神像之后,顺着塔内狭窄的梯步慢慢向塔顶爬去。
那时的杨上容内心是喜悦的,今天他和这座白塔是众目围观之中的主角,面对这样多熟悉而陌生的面孔,他尽量保持着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之情。他是朝廷的命官,是来自宁远的进士,是主政营山这一片土地的堂堂邑令,所以,他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尽量做得老道而得体。
他就这样登上了塔顶,朝西望着远处犹如一条歪歪斜斜逶迤而来的长蛇一般的营山县城。居高临下,塔下的子民一个个显得是那样矮小,他俯身朝下面仰望的人群挥了挥手,下面的人群就齐呼呼朝他回应欢呼,但实在离得有些太高了,他只看见地下的人在涌动挥手,却怎么也看不清他们脸上真实的笑容了。
不过,这已经很令他感到开心满足了。
他又将目光收回来,想寻找遥远故乡在哪一边。但是远山绵延,天际苍茫,他一时竟然已不知该从哪里去寻找宁远的方向了。好在他很快就以塔为中心,分清了东南西北的方位,心里也就知道家在何方了。






塔是宗教建筑物。我国建塔是从佛教传入开始的。塔最早是佛教徒供奉佛的“舍利”,我国古塔建筑多种多样,按构造式样大致分为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是用砖石等材料砌出的实心体,不能登临,古塔大部分属于这一类。这类塔有密檐楼阁式、楼阁式、砖木混合式、砖石混合式四种。塔主要有木、砖、石砖琉璃、铁等。塔的平面形式,有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圆形等。层数从1层到15层,多是单数。
营山白塔,属于砖塔。但也不完全属于纯砖塔,因为它下面塔基和底层,还是采用了一些条石构成的,所以严格来说,应该算砖石结构的古塔了。
砖塔在各类塔中数量最多,这是由砖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砖由粘土烧制,其在结构上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与石材接近,远胜于夯土和木材,又具有易于施工的特点,可以相对轻易地砌出各种造型并进行各式雕刻。
虽然砖的性质非常适合,但是由于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主流地位,砖塔外观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做法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本身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的一种限制。在塔的内部,多采用乱砌法,即砖在塔心随意堆积,但是为了保证结构坚固和美观,塔身表面的砖块则须有序砌筑,一般采用长身砌或长身丁头砌两种技法。
塔砖之间的粘合材料也是对砖塔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唐代砖塔多以粘性稍差的黄泥为灰浆,宋辽以后在黄泥浆中加入一定的石灰和稻壳,使其粘合力有所增加。从明代开始,砌塔全部使用石灰浆,使得明、清塔的稳定性有极大提高。以砖砌成的塔也有一些弊端,尤其是砖塔之间的缝隙多,特别在南方极易生长植物,无论杂草还是树木,根系深入塔身后都会逐渐破坏塔的结构,甚至最终导致塔的坍塌。









檐下砖石斗拱仍保存了宋代木结构手法,结构精巧。各层平座与腰檐之间高度不等,使塔身外形立面具有变化丰富的韵律感。双筒体的组合结构,配以每层台阶进出方向的不同,有如迷宫,设有斗拱,形制上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遗风。塔顶置覆体,上置铁相轮与葫芦顶,其上置铜针,绕塔仰望,塔顶宝葫芦似与彩云相接,不仅增添了古塔雄姿,且具避雷作用。
塔一般是随着寺庙而建造,但现在许多地方是有塔无庙。
造塔、修塔,敬塔之功德延寿、生天、灭五无间罪、成佛等种种功德。除了造塔,看塔绕塔古也很有讲究,绕塔之功德《右绕佛塔功德经》则揭示绕塔可远离八难,具足妙色相,获得福命财宝,乃至得为天人师等。不得左右顾视、唾寺中地.至于绕塔形式,经律之中,制为右绕,若左绕行,为神所诃。绕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佛前地;五不得中住与人语。”
也就是说,平时看塔绕塔,一般都该从右到左绕,而且还有诸多禁忌。

自古以来,寺和塔是密不可分的,早期的寺院更是以塔为主的。
营山素有9宫18庙之说,就是现在营山文物古迹统计中,也依然还存有13寺5庙,比如什么龙兴寺、道林寺、永林寺、法堂寺、感应寺、宝珠寺、张家庙、文峰庙、佛尔庙等等等等,总之很多很多的。所以这也与古时建塔,有塔必有寺的习惯相吻合的。

据说杨上容当时修了白塔,还修了感应寺。
















但现在已不知是先有感应寺,还是先有白塔。也不知道感应寺到底是不是杨上容所建。
感应寺不只是真实存在,而且很多营山人都应该知道的。
原来的感应寺,其实就是以前的营中对面的老城守区公所,后来还是东城派出所在那里。现在那里已经修成了东方花园。

这个地方解放以后做过很多场所,从化肥厂,区公所,到东城派出所,再到今天的小区。当年的感应寺正大门就在这里,有人说与白塔应该是在正西一条线上。

在感应寺遗址前面,挨着营中桥头垃圾场不远处的一个小车库内,几年前还看见过曾经的感应寺,里面不仅供奉有营山历史上记载的观音菩萨,还有其他佛菩萨等塑像。怎么寺庙的规模只有一间车库,还是租的,怎么跟解放前的规模相比,缩小了呢?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小区建设修好之前不仅做过城守区区公所、东城派出所等部门,还是解放前营山的一个重要的古迹之一感应寺。
抗战时期,前半部改为粮食储运处办公地址,大跃进办过化肥厂,后改建成城守区公所,改革开放后拆除重建成楼房,撤区后东城派出所设此。大概十多年前,估计2002之后不久,那里又建成了现在的东方花园。原来的感应寺,四合院式古建筑,整体布局近似东林寺,规模小些。清道光年间,知县杨上容维护封建礼教,中秋节发现亲女夜睡未关房门,打算处死,后经多方劝解,虽死罪已免,但活罪难逃,遂将其女逐出府门,修建了感应寺,感应出自佛书《感应篇》,其主旨是善恶分明,因果报应,建寺拜佛乃善行,必得好报。故逼女削发为尼,从此敲木鱼,念佛经,抱憾终身。这个传说,曾在网上见人摘文拍照说过此事,但是真是假已不得而知。
但感应寺倒确有此寺!
老城守公所那时我也经常去,只是那时去了那么多次,却根本就没有想到感应寺,自然也没有去留意什么。只是现在想起这些,脑子里还依稀记得从前的模样。

关于感应寺历史简介,真是多灾多难。老营山人说是跟白塔是一个人修的,那么,就是当年的营山知县——杨上容了。可能是因为白塔有座塔的原因,才将感应寺修建选址选到这个地方,那个时候这里还是郊区农村。据营山相关历史记载,白塔、云凤书院、感应寺都差不多是在道光年间一个时期修建的。

回龙塔位于营山县朗池镇梅家梁上,系清道光甲申年(1824年)营山县县令杨上容主建。塔呈六棱锥形高33.2米,底坐过长3.8米。顶层边长2米。共九层,逐级上收,檐牙高啄,巍然矗立.每层六门,有敝有闲。底屋门柱上刻石为联“底柱枷阑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上款书:“道光甲申孟春”,门额上阴刻“回龙塔”三字。三层、五层、六层、九层分别镌刻“威震江河”’、‘小鹰塔”、“光耀紫极”、“文运出震”横批于石额上.塔刹为圆锥葫芦状三级构成,均系青灰陶铸,“每级葫芦之间施莲花座衔接.底层葫芦四方的二龙抢宝于其上。”一、二层塔身原有彩绘,现已模糊不清。二层门首原铜铸二龙戏珠图案,昔清末民初遭雷击毁。塔内有石级88步,盘旋而上。直通塔顶。
凭临远眺,绥山巍峨,朗水为带,天高地阔,尽收眼底,看今朝风光无限。
河水为墨,蓝天为纸,白塔为笔,老城记忆,焕然一新,尽情挥毫画新篇。



写到这里,白塔和杨上容的历史轶事也差不多该结束了。
最后,还是让我再仰望如今焕然一新的白塔新貌,徜徉在白塔公园里的欢声笑语之中,跟随曾经登临过白塔之巅的记忆去想象、俯瞰一下如今的营山县城吧!
最后我也把一些过去关于的白塔老照片发在这里,让大家见证一下白塔的变迁
吧!

这是一座塔的历史,也是一座城的变迁。在这即将200年的历史里,这座塔见证了营山县城的变化,它也是中国近200年历史的见证者。

从塔的诞生,到它的现在,当年修建它的杨上容还有数代数不清的营山子民都早已生命不在,化为了地下厚厚尘埃。

幸好,白塔还在,风韵犹存!

幸好,国逢盛世,百姓安居,天下太平。

你我正逢此时,安享平凡生命的简单快乐,每天可以在白塔公园散步闲逛。

愿白塔可以永久相伴!也愿它越来越年轻!

愿大家都幸福健康快乐!

也愿我们的国家和我们这个时代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11: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15 20: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知道的营山两个翰林的轶事,就是后来死后都葬在双林乡的那两个翰林。一个就是宋道台,宋翰林,宋道台是乾隆皇帝钦点的十八个翰林之一。死后葬在双林。另外一个翰林,就是双林的彭翰林,死后也和宋道台挨葬在一起的。他们两个翰林的坟一高一低,但都一个朝向。宋翰林的坟在后面,高一丈多,彭翰林的坟葬在前面的,要矮一些。这不是传说啊!是我今晚从小时亲自去宋道台坟前去看过的宋氏家族的遗老那里得知的。绝不会有假。他应该是现在仅存不多的见证人了。
故事多多,且听以后分解。

发表于 2019-8-3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2739tvyzvnbw70oejyll.png



在营山县志史料中对于营山进士举人的记载非常详细清楚,明末的26年中,考中3名进士。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任皇帝的151年中,营山考中举人102人(见《营山明清举人简表》),进士17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时任县令张玉璘有“营邑山川绣错,人文蔚起,国朝科第蝉联不歇”的感慨,乾隆四十二年(1777)时任县令王绂也有:“科第仕宦,绵绵继继,甲于蜀都”的赞叹。   




172739zgetigyzbxg1e8q8.png


172740kaovteeo3f6wgeni.png


172740to44m29hya5omoeo.png


psb (11).jpg


但《营山县志》里找不到传说中的宋道台



psb (12).jpg


psb (13).jpg


但营山民间都知道过去也还出过道台的。关于营山出过道台的事,在通天和双林两地民间最为流传。
可奇怪的是营山出过道台的事,却在营山县志资料中未曾记载。
难道是民间传闻有误?还是官方县志的遗漏?
但出道台的传闻是清朝的事情了,距今几百年早已改朝换代、人事物非了,再加上已无确凿的史料可查,自然关于道台之说,也只是在那些散落乡村的遗老野夫中,还偶有听闻。
只是岁月这东西悄然过去,那些出生在民国时代听父辈道台之说的老人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估计再过些年陈之后,等听说过那些传闻的乡村老人们都已全部死去之后,关于营山出过道台的传闻恐怕到时候也就随之埋入黄土野草之下,永远消失了。





但人世间有些遇见都是自有缘分的。
最近我无意间竟然找到了一些有关营山宋道台的确凿证据。
据说营山曾经出过道台,道台的轶事与通天和双林有关。



psb (18).jpg


前不久看到一本通天乡的《宋氏家谱》,马上就联想到了宋道台的事情,于是好奇去寻找线索,竟然就在隐匿民间的《宋氏家谱》中找到了那个民间传闻中的宋道台的有关记载:
“宋时宪 字觐光,即宋道台,系四世祖宋有存之长子,自幼聪明好学,练就一手好字,自成一体,且仪容俊秀,风度文雅,有‘貌比潘安,才胜曹植’之称。因书法出众,方圆数十里都来求他写匾、写碑或提写诗文,并视为珍品。乾隆十八年(1753年)春,被蓬洲知府丁邦奎(浙江山阳人)荐为拔贡(明清时,每三年各有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政合格的称为拔贡)。后经省学政考选,保送入京。在朝考时,主考官见他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很秀丽,诸科合格,遂留供职。在朝数年,结识了一大批满员大僚,权贵们见他博学多才,书法功底深厚,遂推荐他到国子监(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教授王孙子弟。期间恰逢乾隆裁削各省参政,参议副使、佥事。府、州上设道台。因得到亲王保荐,升任为浙江海宁道道台。进入仕途,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宋道台。”


001IhVlazy76F4jgQks34&690.jpg


psb (15).jpg

既说到道台,那什么又是道台呢?

这里我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明清时期,省与府之间设监察区称“道”,长官称道员道台。乾隆以后,管地方行政的道台成为省以下管辖府州县的高级行政长官。由省布政司参政、参议和按察司副使、佥事等充任,道员办公机关称道台衙门。布政司参政、参议任道员的,称为守道;按察司副使、佥事等任道员称为巡道。乾隆时设分守道、分巡道,带兵备衔,管辖府、县。现在我要说的营山宋道台,就是这样一个官员了。

psb (17).jpg


psb (16).jpg



江河溪流,终归大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宋道台既然姓宋,又出自营山,自然追根溯源,就可以从宋氏家谱里找到他。

恰好曾多次参与这部《宋氏家谱》编撰的宋氏老人就在我的身边。

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我终于可以好好来揭开这个宋道台之谜了。

psb (14).jpg

寻根求源宋氏是中国一个大姓,在当代中国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二十二位。宋氏乃成汤后裔,原为子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公元前21世纪(成王时),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叛乱,成王命周公平叛,诛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又以其地封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建都商丘,共传32代。春秋宋襄公称霸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300年。民间有“宋戴一家,宋孔同祖”一说。据《史记·孔子世家》索引《孔子家语》云:“孔子,宋微子之后。”据考证,连大名鼎鼎的孔子都是微子启的二弟微仲衍的第十五世孙。



psb (1).jpg


这里我先来简单说说营山的宋氏来历。
营山宋姓最早康熙四十三年(1704)湖广填四川“自楚入蜀”的来到营山的,

第一个来到营山的那个叫宋君禄,就是营山宋姓的始祖了。据说他“善方舆之术”,也就是特别会看风水之地。最开始他们是住在营山一个叫易家沟的地方(据说是在现法堂乡),后来又转迁到现通天场去,看见一块地风水特别好,于是就扎根住了下来,那就是现在通天龙潭村的宋家坪。多年之后,宋君禄又偕妻子杨氏移居到陕西境地去了(有西安、也有说是庆阳,但现无法考证)。


psb (1).jpg psb (2).jpg


但宋君禄生下的儿子宋永明,宋氏家谱称之为永明祖,后来入赘(也就是上门)到双林坝张氏家了去了。后来宋永明“颐养丰隆,寿享遐龄”死后葬在营山双林坝,坐东面西。而张氏死后则葬在通天宋家坪龙潭子坎上,坐北朝南。
宋永明和张氏一共生了三个儿子。
长子宋玉吉,住在宋家坪。次子宋珍吉,住在斑竹湾。而三子宋任吉,则抱养到双林坝赵姓家去当养子。
长子宋玉吉,有朱氏和骆氏两个老婆,宋玉吉为人忠信、诚实,足享高寿,后八十余岁死后与朱氏一起同葬在双林坝。宋玉吉生了三个儿子,都住在宋家坪。其中长子、次子姓宋,另外送了一个给陶姓人家该为陶姓(所以通天陶宋实际是一房人,在宋氏家谱中都有陶宋一家人,两姓不通婚的祖训。)

宋玉吉的长子住宋家坪,有李氏、杨氏。他生了二个儿子,老大就是后来宋家坪大名鼎鼎的宋道台,宋时宪。



psb (3).jpg


家谱上说:宋时宪,字觐光,因曾任浙江海宁道道台而得名宋道台。
他是乾隆皇帝钦点的十八名翰林之一,卒葬双林坝,立有墓碑。
宋时宪娶妻徐氏、雍氏,共生了五个儿子。
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天宋道台死后要葬于双林坝的原因。

psb (4).jpg



psb (5).jpg


据斑竹湾一耄耋老人说:
宋道台小时其实读书成绩并不好,他父亲宋有存很有学问,对他管教很严。幼时五岁的宋道台有次考差了,被父亲狠狠打了一顿,据说把手都打折了,只要他一考差了,他父亲就要严厉教训他,所以宋时宪后来考上道台都是他父亲打出来的。
他后来发奋读书,考上秀才、举人。最开始在阆中保宁府作官。后来又到浙江海宁当府官。在他
任内期间,正是乾隆皇帝常幸江南的时候。海宁乃乾隆皇帝出行必经之地。宋道台人很聪明,他就提前在秋天下种时节下令河道两旁的田土分别按“天子万年”、“天下太平”的字样排列播种油菜,字与字的空间则间种其他颜色的作物。
到了第二年春天,春光明媚,油菜花开的时候,乾隆皇帝下江南又出行路过海宁地界了。当他坐在船上,看见沿河两岸的油菜田里到处都是一片金色的油菜花黄,他突然非常吃惊地看见
在金黄色的花海里有绿色作物衬托出亮闪闪的“天下天平”、“天子万年”的字样。顿时龙颜大悦,圣心欢愉,大为嘉奖。连忙问身边随行此地谁在主政,乾隆帝要马上召见宋道台到御船上来面御。
随行官员立即去传请宋道台登船去觐见乾隆帝。
但宋道台接旨后,却一直跪地叩头不敢抬头起身。随行命官为何不赶快起来去上船见皇帝。
宋道台伏地战战兢兢:下官卑微,只是一个府官,怎么敢上船去受皇帝觐见啊!实在罪不敢当。
命官忙回去禀报皇上。乾隆帝看见岸上这金黄飘香的圣赞佳作,心情正好,对这个姓宋的下官特别好奇,知道他这是嫌官太小了,于是叫命官去给他加官就是了。
但升了一道官后,宋道台还是伏地不起,据说那一天乾隆给他连升了三级官,后来赐为道台,宋时宪这才赶忙谢主隆恩,叩谢起身登船拜见乾隆帝。
乾隆帝见他一表人才,有意考他才学,便作出了一对:“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以求下联。
道台随即答曰:“龙王夜宴月烛星灯山肴海酒地为盆”。
清朝乾隆皇帝是一位非常有文采的皇帝,虽然是一位满族人,但对汉族文化、诗词歌赋研究极深,尤其喜欢作诗、对对子。也许是爱屋及乌,对于善于对对子的人,他也特别喜欢。
皇帝听后,连称奇才,认为此人有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久即升他为江南布政使(布政使当时是皇帝直接外放官员,位列三司,职权仅次于巡抚)。
《宋氏家谱》记载宋时宪后来是乾隆帝钦点的十八翰林之一,因他学问非常好,后来
乾隆帝让他专门教皇子读书。

psb (6).jpg


乾隆中叶,被提升为江苏织造使(织造使为内庭外任官员,专为内庭供管钱粮,采办备造皇帝及宫廷御用器物的差使)。当时该职一般由满员出任,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宋道台遭人妒嫉被人弹劾。死因待查,死后归葬双林坝。

psb (7).jpg



psb (8).jpg



psb (9).jpg



psb (10).jpg



现在,再来说说宋道台之死
据现尚在人世的宋氏老人讲:宋时宪的老家房子就在现在通天乡龙潭村的宋家坪。他还未当道台之前,有个风水先生给他们家看了块好屋基地,自修了那块好地之后,就走好运,当上了道台,成了给乾隆帝教皇子读书的翰林。最开始的时候,宋道台回来每次都还将他待为座上宾,一起同坐,非常敬重。但后来宋时宪当了道台,那阴阳先生自己却瞎了眼睛,在宋家打入磨坊推磨。阴阳先生晓得是自己害了自己,有苦难言,后悔不已。
后来阴阳先生的徒弟来这里就想骗宋时宪给他师傅出气。
他就骗宋道台说这里有帝位之气。
宋道台忙说我有帝主,怎敢有非分之想。
那位徒弟就说,这个地方有帝王之气,你有帝王之相,就要去争嘛!
那位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如果在门前龙潭那里修一个家庙,风水就更好了。
宋道台后来果真就上当听信了那徒弟的话。



psb.png



那个修家庙的地方,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龟蛇之地。龟为土,蛇为水。龟蛇之地素来风水极佳,“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水性主动属阳,祸福之来应验而速。”故看风水无不以有水的龟蛇之地视为贵重,“真武坐坛踏龟蛇,富贵荣华着紫衣。”
阴阳先生的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在乌龟头上去修一座家庙,以后会更兴旺。宋道台,只知道龟蛇之地是难得的好风水,却不知道在龟头上修座庙子,却是徒弟在害他。家庙要修,也只能修在乌龟背上,如果修在乌龟头上,那就将乌龟压住,永世不得翻身了。
在修那座家庙的时候,在河边土里面挖到一根成了精的地瓜藤,那地瓜藤有黄桶那么粗,怎么挖也挖不断。每天眼看挖到要断的时候,却偏偏那时候天就黑下来,看不见就不再挖了。等到第二天再去挖的时候,那成了精的地瓜藤却又长好了。就这样挖了好几天,后来叫人用刀砍,用锯子锯,都还是没有挖断。后来有天晚上,那根地瓜藤精就投梦给宋道台,说你为什么要老是来挖断我啊!如果你确实想把我挖断,你就必须亲自到我面前来给我烧纸拜我。
宋道台第二天去挖的时候就果真去拜了那地瓜藤根,一拜了之后,那地瓜藤就被挖断了,后来就在这里按阴阳先生说的在乌龟的头上修了一座家庙。
现在通天河边那个传说中挖地瓜藤精的地方现在的人们都叫那里“挖断河”。庙修好之后,就把龟蛇二将压住了,后来那瞎眼的老阴阳先生眼睛也睁开看得见东西了,徒弟就带着先生逃走,从此再也找不到了。而自从在龙潭修了家庙后不仅,宋道台家风水遭破坏了,宋道台后来被奸佞陷害自己在龙潭吞金投河而死了。





这就是我现在给大家说的营山宋道台的一些事情。

宋道台的轶事,都是根据宋氏家谱及其宋氏族人而整理出来的。

我手里收集有《宋氏家谱》,还亲自听过出生在通天斑竹湾的宋氏老人们给我讲他们所知道的宋道台是故事和他们当年曾经亲眼所见过的龙潭庙子和黑硖石的事情。这也应该算是当今知道关于营山乾隆年间确实出过一个宋道台的最真实可靠的,有据可查的一个版本了。

最后特别感谢《宋氏家谱》和宋氏族人给我提供的这些难得资料和信息!

很多资料都是取材于宋氏家谱,如果涉及到个人隐私,或者我笔下故事有谬误之处,敬请及时与我联系交流。

愿这些文字,可以抛砖引玉!让大家一起来共同挖掘那些渐已消失的营山轶事。


本人电话:18990852966

也可以加电话微信相互交流
现在,再来说说宋道台之死
据现尚在人世的宋氏老人讲:宋时宪的老家房子就在现在通天乡龙潭村的宋家坪。他还未当道台之前,有个风水先生给他们家看了块好屋基地,自修了那块好地之后,就走好运,当上了道台,成了给乾隆帝教皇子读书的翰林。最开始的时候,宋道台回来每次都还将他待为座上宾,一起同坐,非常敬重。但后来宋时宪当了道台,那阴阳先生自己却瞎了眼睛,在宋家打入磨坊推磨。阴阳先生晓得是自己害了自己,有苦难言,后悔不已。
后来阴阳先生的徒弟来这里就想骗宋时宪给他师傅出气。
他就骗宋道台说这里有帝位之气。
宋道台忙说我有帝主,怎敢有非分之想。
那位徒弟就说,这个地方有帝王之气,你有帝王之相,就要去争嘛!
那位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如果在门前龙潭那里修一个家庙,风水就更好了。
宋道台后来果真就上当听信了那徒弟的话。
那个修家庙的地方,原本是一个非常好的龟蛇之地。龟为土,蛇为水。龟蛇之地素来风水极佳,“得水



为上

,藏风次之。水性主动属阳,



祸福

之来应验而速。”故看



风水







无不以有水的龟蛇之地视为贵重,“真武坐坛踏龟蛇,富贵荣华着紫衣。”
阴阳先生的徒弟就告诉宋道台,在乌龟头上去修一座家庙,以后会更兴旺。宋道台,只知道龟蛇之地是难得的好风水,却不知道在龟头上修座庙子,却是徒弟在害他。家庙要修,也只能修在乌龟背上,如果修在乌龟头上,那就将乌龟压住,永世不得翻身了。
在修那座家庙的时候,在河边土里面挖到一根成了精的地瓜藤,那地瓜藤有黄桶那么粗,怎么挖也挖不断。每天眼看挖到要断的时候,却偏偏那时候天就黑下来,看不见就不再挖了。等到第二天再去挖的时候,那成了精的地瓜藤却又长好了。就这样挖了好几天,后来叫人用刀砍,用锯子锯,都还是没有挖断。后来有天晚上,那根地瓜藤精就投梦给宋道台,说你为什么要老是来挖断我啊!如果你确实想把我挖断,你就必须亲自到我面前来给我烧纸拜我。
宋道台第二天去挖的时候就果真去拜了那地瓜藤根,一拜了之后,那地瓜藤就被挖断了,后来就在这里按阴阳先生说的在乌龟的头上修了一座家庙。
现在通天河边那个传说中挖地瓜藤精的地方现在的人们都叫那里“挖断河”。庙修好之后,就把龟蛇二将压住了,后来那瞎眼的老阴阳先生眼睛也睁开看得见东西了,徒弟就带着先生逃走,从此再也找不到了。而自从在龙潭修了家庙后不仅,宋道台家风水遭破坏了,宋道台后来被奸佞陷害自己在龙潭吞金投河而死了。






据《宋氏家谱》载:“乾隆中叶,被提升为江苏织造使(织造使为内庭外任官员,专为内庭供管钱粮,采办备造皇帝及宫廷御用器物的差使)。当时该职一般由满员出任,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信任,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宋道台遭人妒嫉被人弹劾。死因待查,死后归葬双林坝。”
宋道台深得乾隆信任,后来专为皇宫掌管钱粮,这无疑也暗地遭奸佞忌恨。仁宗嘉庆元年,也是宋道台最后一次离京为朝廷收集银两,他顺道也想回家看看。忌恨他的奸佞就在皇帝那里诬告陷害,弹劾宋道台。这一次皇颜不悦,朝命他限期速返京城对质。宋道台知道这是奸佞陷害,本来已征收好十八匹骡子的银两,正准备满载而归回朝复命,但在龙潭的时候,他骑在骡子上点数征收的银两,想着遭人陷害,被人弹劾,心情一时着急,竟然忘记了自己身下坐的那匹,怎么数来数去都少了一匹骡子的银两。
他想到现在遭人陷害,京城遥远,期限已近,已很难按朝廷规定的限期准时赶回京城,并且现在又突然少了一匹骡马的银两,自然回去也只有一死了。
想到这里,宋道台知道自己大限已尽、劫数难逃,只有一死了之。于是吞金之后,投身跳进龙潭身亡。
宋道台之死,世人知之甚少,但却一直都是宋氏家族里流传至今的道台之死。
宋道台死后,不久皇帝也知道是被害而死。宋道台教过的皇子对老师感情很好,还亲自赶来为他送葬。为谢宋道台师恩,赏赐宋道台后人,出门送葬那天走多远那一片的地都赏赐给宋道台后人。出殡那天天在下雨,路很溜滑,走到安化河边现与通天交界之处,戴孝的白布腰带踩进鞋靴里走不动了,再加上雨也下大,路滑不好走,就没再往前走了,也就是现在通天宋家坪斑竹湾与安化交界的河边边界位置,那以前都是宋道台家的地。
宋道台后来葬于双林坝,守道台老家的是双林坝的人。宋道台葬的那个坟地,风水上讲是一个伏地狮子地,前面有一条小河,对面很远是一个大圆山包。
当年在龙潭乌龟包修那个家庙,后来是一座私学,给我讲这些宋道台的老人,当年小时就在那里读过书。他是1936年生的,那时龙潭那里那座老家庙都还在。他7岁发蒙,在那里读了一年的《四书》,他还记得给他教书的老师叫宋宏孝,当时和他一起读书的有30多个学生。家庙并不是很大,门前立了一块黑硖石碑,他读书那时天天都看见那块黑硖石碑,现在想来,应该有两米多高的样子,有四五寸厚,上面好像是记的宋道台的一些事,但他那时太小,也没有好好读过碑文,现在已记不得内容了。但那块高硖石碑,那座他读过书的家庙他却都还记得。
龙潭那座宋道台修的家庙是解放之后,大约是在50年至51年期间,土改的时候,被当时一个叫李周之的劳动模范改田改土给毁坏了。
1936年生在斑竹湾的那个老人至今还在,已是八十多年的从前了,那些事他还清楚记得。那个叫龙潭的地方,现在还在,依然还叫龙潭。
那个传说中挖断河的地方,现在也依然还在,当地人还是把那里叫挖断河。
山还在,龙潭河也在,宋家坪和斑竹湾的宋氏后人也依然还在。
但那座家庙,那块高大的黑硖石碑却再也没有了,还有少被人知的营山宋道台的故事,只留在如今还稀疏活着为数可数的那么几个民国老人,当年曾经亲眼看见过那些宋道台遗漏之物的苍老而遥远的模糊记忆之中了。




































psb.jpg
172741n1yiulisoo1sl8ou.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2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