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350|评论: 19

[群众呼声] 农村入户公路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关键环节[已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是四川省乐至县双河场乡冷家坝村2组院落的村民(共9户30多口人)。由于长期缺乏入户公路,村民出行、农业生产和生活物资运输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乡村和民生改善。现特向政府申请修建一条水泥入户公路,连接至乡道主公路(423乡道)。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道路及周边务农情况

社区回复情况

社区回复情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3 小米椒 +8 收起 理由
青瓦拾光者 + 3 赞一个!
萤火归乡人 + 3 赞一个!
山坡上的小毛驴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2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网友:
       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我乡组织相关部门对该路线进行了实地查看,该条入户公路所涉路线土地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根据农村道路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因此不符合修建水泥入户公路要求。建议下一步协商修建便民机耕道以方便群众出行。因您未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工作人员无法与您联系对问题进行沟通答复。
       如您仍有疑问,请致电:028-23315075,工作人员将悉心为您解答,感谢您的留言,欢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资阳市乐至县双河场乡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8日
满意(0)
不满意(10)
发表于 2025-4-22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差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热闹湖泊o:乐至县双河场镇双河社区,是场填旁的社区,这里至今还是解放前的烂泥田埂路,这不是民心所盼吧,这如何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https://www.toutiao.com/w/182625 ... p;wid=1745295171915
发表于 2025-4-2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脱贫欠缺一条通往致富的道路

发表于 2025-4-28 13: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有机动车道路,农民生产资料、农副产品交易靠肩挑背扛,这就是农民的幸福生活,这又如何留住年青农民在家种地,这又如何让农村振兴,让农民致富。希望政府以及交通部门,深入民心,实地考查。

发表于 2025-4-28 13: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28 13: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青农民往城里跑,这就是地方条件太差了,这里至今还是解放前的烂泥田埂路。政府就不去管管这片区农民的民生生活,农民要致富,农村还是要修机动车路。@政府交通部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阳市12345 发表于 2025-4-28 09:20
尊敬的网友:
       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我乡组织相关部门对该路线进行了实地查看 ...

每次都看到老乡们扛着农具走泥路,丰收的喜悦总被运输难冲淡。真希望每条田埂都能铺成希望之路,让汗水不白流!"联系电话18781979762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坡上的小毛驴 发表于 2025-4-22 12:18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差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热闹湖泊o:乐至县双河场镇双河社区,是场填旁的社区,这里至今 ...

城里半小时送达的外卖,在农村可能是三天的颠簸运输。同片蓝天下,不该有如此悬殊的生活半径,路网建设刻不容缓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伴描 发表于 2025-4-28 13:01
没有有机动车道路,农民生产资料、农副产品交易靠肩挑背扛,这就是农民的幸福生活,这又如何留住年青农民在 ...

守着绿水青山却难换金山银山,生态农产品走不出大山。乡村振兴需要打通物理通道,更要打通价值通道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姬肢哗 发表于 2025-4-28 13:20
我说只有政府才能办

看到邻村路通后家家盖新房,相信改变正在发生!点滴努力汇聚成河,乡村振兴需要每个人的关注与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司伴描 发表于 2025-4-28 13:22
年青农民往城里跑,这就是地方条件太差了,这里至今还是解放前的烂泥田埂路。政府就不去管管这片区农民的民 ...

城里人向往田园牧歌,农村人渴望现代生活。修好连接城乡的路,才能实现真正的双向流动与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割季都是用肩膀一趟趟运粮食,五百米的田埂路耗掉大半天。若路修通了,省下的时间能多耕两亩地,这哪是修路?是给庄稼人‘续命’啊,

发表于 2025-5-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先富先修路,确实道路差了,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发表于 2025-5-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好路对增产创收是有利的,改善民生与促进发展,服务于村民集体需求,属于公共利益的延伸

发表于 2025-5-2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桥铺路,大修桥铺路,造福百姓,

发表于 2025-6-6 09: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没有机动车道路,如何让振兴乡村的宏伟目标推进,如何让农民富起来。每当雨后季节,年老的农民挑着农资和农副产品行走在这烂泥田埂路上时,我们的心里真是不知道是什么知味,这条处于双河场乡政府大门边的烂泥田埂路就没有让各级领导关心过?@政府

发表于 2025-8-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您补充的场景细节(**涉及10户院落、跨组耕地、乡道与河流阻隔**),结合农村路网层级划分逻辑和政策实践,**该道路仍应定性为“通组路”**,但需特殊处理耕地协调问题。以下是具体分析:

---

### **核心定性依据**
1. **服务对象本质未变**  
   - 道路直接服务对象仍是**某组内10户集中院落**(虽方位分散,但属同一小组集体成员)。  
   - 其他组的耕地仅是**道路途经区域**,非服务终点(道路功能是解决10户通行,非耕地耕作)。

2. **功能定位符合通组路定义**  
   - 打通**组内居住片区与乡道**的阻隔(河流+田埂),属“**自然村(组)连接主干路网**”范畴,符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对通组路的界定。

3. **规模超出入户路范围**  
   - 10户的集体出行需求远超入户路服务上限(通常1-3户),需按**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建设(宽度≥3.5米+桥涵)。

---

### **耕地因素的实务处理方式**
虽然道路穿越其他组耕地,但**不改变道路性质**,需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 **耕地权属**     | 由村委会统一协调,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或与相关组签订**土地置换协议**。      |
| **道路线型**     | 优先沿**田埂、沟渠等原有边界布线**,减少耕地占用(可申请自然资源部门现场勘界)。 |
| **资金补偿**     | 通组路补助资金可包含**青苗补偿费**(需在预算中单列,标准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  |

> ▶ **政策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允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依法落实占补平衡”。

---

### **对比其他类型的不适用性**
| 类型       | 矛盾点                                                                 |
|------------|-----------------------------------------------------------------------|
| **通村路** | 服务对象错误:通村路连接行政村节点,而非组内居住片区。                  |
| **入户路** | 规模超标:10户需统一出行,且涉及跨河工程,远超入户路“最后一米”定位。    |

---

### **操作路径建议(分三步)**
1. **联合申报**  
   - 由**该组10户+村委会**共同向乡镇申请,明确道路为“**XX组片区对外连接路**”,纳入通组路项目库。

2. **耕地协调**  
   - 村委会召集相关组协商,可采用:  
     - **土地置换**:用集体预留机动地补偿被占耕地;  
     - **资金补偿**:按亩产收益折价补偿(可从乡村振兴资金列支);  
     - **共建共享**:允许其他组农户使用该路(减少抵触)。

3. **专项设计**  
   - 按通组路单车道标准设计(**宽4.5米**,困难段≥3.5米+错车道);  
   - **跨河工程**优先选择涵洞或简易梁桥(造价低于拱桥);  
   - 路径尽量**利用田埂旧路基础**,减少耕地分割。

---

### **资金申请要点**
```mermaid
graph LR
A[资金来源] --> B[交通局通组路补助]
A --> C[乡村振兴局以工代赈资金]
A --> D[水利局小型桥涵配套]
A --> E[村集体自筹≤10%]
```

> **注**:涉及耕地的青苗补偿费可从补助资金中单列,禁止占用基本农田(需自然资源局出具非基本农田证明)。

---

### **总结**
> **1. 道路性质**:跨越地理阻隔连接组内居住区与乡道 = **通组路**(核心功能未受耕地影响)。  
> **2. 关键突破**:耕地问题通过**村级协商+合法补偿**解决,不影响道路定性。  
> **3. 优先行动**:立即启动土地权属协调,避免因耕地争议延误申报窗口期。  

**提示**:此类“带地”项目在乡村振兴推进区很常见,成功案例表明——**只要道路服务对象清晰且规模达标,耕地协调属实施技术问题,不改变通组路本质属性**。

发表于 2025-8-8 09:0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您补充的场景细节(**涉及10户院落、跨组耕地、乡道与河流阻隔**),结合农村路网层级划分逻辑和政策实践,**该道路仍应定性为“通组路”**,但需特殊处理耕地协调问题。以下是具体分析:

---

### **核心定性依据**
1. **服务对象本质未变**  
   - 道路直接服务对象仍是**某组内10户集中院落**(虽方位分散,但属同一小组集体成员)。  
   - 其他组的耕地仅是**道路途经区域**,非服务终点(道路功能是解决10户通行,非耕地耕作)。

2. **功能定位符合通组路定义**  
   - 打通**组内居住片区与乡道**的阻隔(河流+田埂),属“**自然村(组)连接主干路网**”范畴,符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对通组路的界定。

3. **规模超出入户路范围**  
   - 10户的集体出行需求远超入户路服务上限(通常1-3户),需按**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建设(宽度≥3.5米+桥涵)。

---

### **耕地因素的实务处理方式**
虽然道路穿越其他组耕地,但**不改变道路性质**,需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 **问题**         | **解决方案**                                                                 |
|------------------|-----------------------------------------------------------------------------|
| **耕地权属**     | 由村委会统一协调,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或与相关组签订**土地置换协议**。      |
| **道路线型**     | 优先沿**田埂、沟渠等原有边界布线**,减少耕地占用(可申请自然资源部门现场勘界)。 |
| **资金补偿**     | 通组路补助资金可包含**青苗补偿费**(需在预算中单列,标准按地方政府规定执行)。  |

>  **政策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允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依法落实占补平衡”。

---

### **对比其他类型的不适用性**
| 类型       | 矛盾点                                                                 |
|------------|-----------------------------------------------------------------------|
| **通村路** | 服务对象错误:通村路连接行政村节点,而非组内居住片区。                  |
| **入户路** | 规模超标:10户需统一出行,且涉及跨河工程,远超入户路“最后一米”定位。    |

---

### **操作路径建议(分三步)**
1. **联合申报**  
   - 由**该组10户+村委会**共同向乡镇申请,明确道路为“**XX组片区对外连接路**”,纳入通组路项目库。

2. **耕地协调**  
   - 村委会召集相关组协商,可采用:  
     - **土地置换**:用集体预留机动地补偿被占耕地;  
     - **资金补偿**:按亩产收益折价补偿(可从乡村振兴资金列支);  
     - **共建共享**:允许其他组农户使用该路(减少抵触)。

3. **专项设计**  
   - 按通组路单车道标准设计(**宽4.5米**,困难段≥3.5米+错车道);  
   - **跨河工程**优先选择涵洞或简易梁桥(造价低于拱桥);  
   - 路径尽量**利用田埂旧路基础**,减少耕地分割。

---

### **资金申请要点**
```mermaid
graph LR
A[资金来源] --> B[交通局通组路补助]
A --> C[乡村振兴局以工代赈资金]
A --> D[水利局小型桥涵配套]
A --> E[村集体自筹≤10%]
```

> **注**:涉及耕地的青苗补偿费可从补助资金中单列,禁止占用基本农田(需自然资源局出具非基本农田证明)。

---

### **总结**
> **1. 道路性质**:跨越地理阻隔连接组内居住区与乡道 = **通组路**(核心功能未受耕地影响)。  
> **2. 关键突破**:耕地问题通过**村级协商+合法补偿**解决,不影响道路定性。  
> **3. 优先行动**:立即启动土地权属协调,避免因耕地争议延误申报窗口期。  

**提示**:此类“带地”项目在乡村振兴推进区很常见,成功案例表明——**只要道路服务对象清晰且规模达标,耕地协调属实施技术问题,不改变通组路本质属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