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谢歌说事认为,这四人中,马保国人品最好,唯一缺点是爱吹牛,别人不讲武德,打他,他大意了“没有闪”,导致无法使出五连鞭,但他对社会没有危险性。他像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柯镇恶一样,名字恶,但心地善良,打架打不打得赢都敢上,每次打架都说请大家看我的眼色行事,但两个回合下来就直接说,要打要杀随你便。其实老马最耿直。
而其他的几位就不同了,属人品有问题。
胡锡进的特点是:一三五胡锡进,二四六胡锡退。许家印和享受“正佛级”的领导干部少林寺CEO释永信都是人渣两面人,属于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
“中原之地,自古多奇士”,这话本是一本古书里的一句赞叹。但当目光扫过当代河南“四大高手”的尊名,面对文学巨匠胡锡进、商界精英许家印、武学泰斗马保国、得道高僧释永信,恍然间,我竟生出了几分观看《武林歪传》的滑稽感。
此四人中,马保国先生竟似一股清流。他独有一桩短处,便是话匣子一开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难绝。最令人难忘的,是他那“不讲武德”的悲情控诉,大意了“没有闪”,以致“五连鞭”这等绝学未能一展神威。这倒颇似金庸笔下江南七怪之首柯镇恶,名号带个“恶”字,实则心地纯良。打架前必呼“大家看我的眼色行事”,可不过两招之后,便慷慨宣言:“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马师傅虽也屡战屡败,却胜在坦荡,绝少牵累无辜,其武德倒像是一场虚张声势的闹剧,竟意外成了“四杰”中唯一未造成塌方事故的好人。
但是,其余三位,便各自在“人品”的江湖上修出了险峰。胡锡进先生堪称“左右互搏”的当世奇才。其言论之圆滑,仿佛修成了一套“辩证绝学”:一、三、五化身胡锡进,二、四、六摇身变作胡锡退。
其实老胡也很可爱,其立场如风中柳絮,今日之慷慨激昂,常令昨日之铿锵誓言悄然退场,了无痕迹。这般腾挪闪转,实乃当代言论江湖上一道奇绝的风景线。
江湖人称许皮带的许家印的点金术则更为惊心动魄。他挥手间堆砌起万丈高楼,指缝里流淌着万亿金钱,恍若点石成金的仙人。然而法术一朝失灵,那巍巍楼阁顷刻化为债务巨山,压得无数家庭透不过气来。所谓点金手,终是点债手,这法术失效的残局,竟要天下人共偿其债。
而嵩山深处,释永信大师早已将佛门清修之地升格为一方商业帝国。其身份之玄妙,竟被坊间冠以“正佛级”领导干部之称。佛号声声里,少林寺在他的经营下,香火与铜臭齐飞,禅意共商机一色。古刹钟声,竟被巧妙谱成了时代序曲。昔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澄澈,今朝在资本浮尘中,竟如雾里看花,难辨真容了。
据说,释永信出事后,当年饰演鸠摩智的李国麟老师发微博表示:“我不是预言家,不管我事啊!”李老师赶紧切割,生怕网友说他嘴巴有毒。可李老师哪里知道,演电影归演电影,戏上有,世上也有,而且现实远比电影更精彩。
“中原四杰”,似一面照妖古镜。马保国的荒诞剧,反照出一点笨拙的诚实;其余三位的“伟业”,却映出了灵魂深处某些难以言表的褶皱。特别是释永信最恶心,主要表现在生活作风有问题,关键对佛主不忠诚不老实,甘愿被围猎。
不得不说,如今这江湖,时代不同了,早已不再人鬼殊途。江湖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可叹的是,当胡锡进们的辩证学仍被奉为圭臬,许家印们的点金术尚未彻底清算,释永信们的“正佛级”待遇巍然不动,我们竟尚未完全参透这出当代奇谭的弦外之音。
行走于这浮华世间,作为吃瓜群众和看客的我们,还得花点小钱,备好一副明察秋毫的眼睛。河南四杰的人设,纵如金玉裹身,终究不过一副皮囊,而时间,终将如那嵩山不语的古石,默默风化一切伪饰,直到照出灵魂深处,或堂皇、或黯淡的真形。
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好身体,好好而努力地挣扎着,活着就好,我们都不说话,就呆在一边,泡杯茶,慢慢看,看今天这个亘古未有的鬼魅而荒诞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