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我们的教师生活 —对南江高考失利后的反思 2011-7-1 近日在品读南江高考失利之余,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教师+南江人,面对舆论将焦点投向学校、教师之际,我再次将视觉投向我们自身——教师群体,欲从中探求原因。 教师甲:一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
她常说:变了泥鳅、黄鳝就不要怕泥巴糊眼睛!她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她的观点,从我到这所学校以来,同级的五、六个平行班级测试中,她总是以排列全级第一,在全县小学同级中,这个成绩也应当是排列第一。在她的身上,我没看到太多的光环,她不是特级教师或者哪一级的模范,但是她的教育言行为同行树立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标杆。在学生的眼里,或许她有点凶,但我们深知,这也是针对当前学生过多家庭溺爱的一剂良药。 教师乙:一位已经外出任教的特级教师
他常说:我们应当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主张精备课、精讲、巧练,主张整体把握教材,主张在注重知识的连续性中结合各年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理解水平而因材施教。常年来,他固守其教育方法,无形中影响和引领了一大批年轻人热爱教育、钻研教育,遗憾的是因他很多时候在社会上的“不善交往、不识时务”,一些积极、好的建议得不到实施,只得远走他方,去寻找可以实现个人理想的地方。 教师丙:一位生活好像很快乐的老师
他常说:按时上班、准时下班,当个教师、无医生治死人的忧、无从政者之斗心之累,何乐不为,比比工资,不上不下、勉勉强强。因此,在他出现的地方总有说不完的笑话、黄段子,同事们喜欢他带来的那份快乐,至于他自身的教学也马马虎虎,虽不能领先,也不至于落后。同行中但凡家中有事,总是积极参与、热心操办,很受欢迎。 教师丁:他常说:要想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就得先把经济搞上去。为此他牺牲了许多休息日,来了个5+2、白+黑,利用自己特长办起了补习班,满足家长的需要,充实了自己的钱袋子,率先有房子、车子。在当前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当下,他成了先行者。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个性不甚鲜明的教师,他们不如教师甲之坚定笃守,或许也不如教师乙之高远追求,或许也不如教师丙之随和从容,或许不如教师丙的圆通,教师职业仅作为养家糊口一种工作,他们按时上班、作息,一年圈守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学生的安全、质量,以及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让他们时刻提心吊胆,根本没机会走出去看看、去学习,经验化的教学模式伴随着他们走进课堂、走出课堂。看起来有两个假期,面对高额的物价和通膨,又有谁舍得掏自己的工资出去走走?常年不如一个打工仔走的远、看得多,就在求稳、稍觉安逸的生活中循环如斯。在一味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抹杀了教育的激情和斗志,昔日的名校、名教师不再提倡,让我们在追求表面的一团和气中平庸生活:故此当校长、当教师,学校质量、学生成绩好不好没关系,只要安全不出事就是好校长、好教师!学校仅有的一点公用经费不能用以奖勤罚懒,但吃吃喝喝绝对合理。长此以往,教师适应了平凡、平庸的生活,至于学生将来怎样,那是他自己的造化。个别学校面对社会的压力,强行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收效甚微,大局如此,小范围又能怎样?故此高中教师埋怨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埋怨小学教师,碗里争着,可曾看看锅里若何!面对教育机制和体制,我们如此唠叨,甚至教育内部在网上相互攻击,又有何用? 我想:要想彻底改变南江的教育,就得下决心改变现有教师的工作及生存生活状态,尤其是县城内在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先行的学校应当率先走出一条探究之路,争取县级主管部门更多的赋予学校自主办学、选人的权利,明晰学校发展思路,给予每一位教师可以定位、可发展、可前行的方向。为教师乙类型者创造一个可以成事的环境,让专家执校、治校,为教师甲类型者创造条件,让教师甲带领更多的教师去践行这一条路;让更多丙、丁教师取去除功利浮躁、实实在在做教育,成为教师甲。 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请各位同仁为南江教育支招。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