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脍炙人口。
据传北宋大文豪苏轼向来爱做文字游戏,曾将这首诗改换停顿:“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仅仅变动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让人拍案。又传清代才子纪晓岚,将这首诗改为五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至于各种轶事杂集里,好事者改作六言、四言、三言,难以细数。到了近代,有人把它变作了“微型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场景:雨纷纷;地点:路上;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戏说众多,是因为原著经典。”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小学生作文里写到美食,都学会了来一句“口水直下三千尺”;相声里说到“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观众不由地会心一笑。形形色色的变体诗的出现,正说明了《清明》的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而这都是由于这首七绝语言的清新通俗,意境的含蓄优美,形象的生动自然,情感的真挚朴实。
有趣的是,《清明》如此家喻户晓,但它的作者是否为杜牧,却一直存有争议。认为《清明》并非杜牧之作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不仅收录了近五万首唐诗的《全唐诗》未见这首诗,而且杜牧诗集《樊川诗集》、《别集》也没有收录该诗,有人因此怀疑此诗应系后人借杜牧名的伪作。清代蘅塘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选用杜牧的七绝达八首之多,也没有选用这首。最早收录此诗的是编纂于宋代的《千家诗》,编纂者刘克庄将其归于杜牧名下。千百年来,这首《清明》的传播似乎也主要得益于《千家诗》这本普及性的启蒙读物。
余秋雨写过:“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黄鹤楼,在冬夜摸爬到寒山寺……人们的心头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是呀,“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在中国,有多少山川、多少楼阁,因为一介书生的情思涌动,因为一位墨客的才华宣泄,而被永远地赋予了一份气质、一道光彩、一种魅力。
杜牧的这首《清明》,映照的则是一个时节。
江南,杜牧热爱的地方。他曾赞颂“千里莺啼绿映红”,曾感叹“十年一觉扬州梦”。而“烟雨”是江南的魂,聪慧敏感的诗人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在追问、在寻觅、在思索。
清明时节,是谁行色匆匆、愁肠欲断,是归客,是游子,还是四处奔波的人儿?又为了什么,急切地寻找一处酒家,借酒,是要温暖身子,还是要麻木精神?杏花、烟雨、江南,无论哪般,行人手中的那一碗酒,一定特别地醇香、格外地醉人。
这首诗,赋予了清明时节一份深沉的内涵、一种独特的韵味。氤氲着湿湿的伤感、弥漫着淡淡的惆怅。人们可以吟诵“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可以期待“遇见一个结着丁香般忧愁的姑娘”,也可以用嘶哑的嗓音唱“雨一直下”……这份内涵、这种韵味,来自传诵了千百年的唐诗宋词,来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烟雨清明,很诗意,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