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一千多年前,西晋文学家左思所著《蜀都赋》中便有"金垒中坐,肴隔四陈、觞以清酊,鲜以紫鳞"的描述。唐宋时期,川菜更为脍炙人口。诗人陆游曾有"玉食峨眉木耳,金齑丙穴鱼"的诗句赞美川菜。元、明、清建都北京后,随着入川官吏增多,大批北京厨师前往成都落户,经营饮食业,因而川菜又得到了进一步发 展,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地方菜系。
成都川菜博物馆位于郫县古城镇,占地约四十亩,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内分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等。博物馆面积12000平方米,展出了从战国至现代的3000多件川菜饮食器皿,这些藏品在使用功能上可分为煮食器、盛食器、酒器、用餐器、茶具,从材质上可分为青铜、牙骨、陶、瓷、铁器、木、竹等。另外,藏品中还包括了与川菜有关的文字介绍和书籍、图稿等。
作为一个吃遍了八大菜系的四川人,酷爱川菜绝不是仅仅是土生土长的原因,对传统川菜的“色、香、味、美”情有独钟。但是对川菜的系统了解,却是这次跨进成都川菜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