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39|评论: 40

[原创]误导中国教育的两句口号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0 11:31 | |阅读模式

误导中国教育的两句口号

   第一句:“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辉泪始干”这原本是一句爱情诗。有好事者借用把教师比喻为蜡烛。 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教师比做蜡烛不仅仅是对教师本身的肯定,更是对奉献精神的褒扬,是对人类文明传递工作的厚望。人们在说“教师是蜡烛”时所表现出的敬意,是对广大教师终身从教的深情鼓励和安安慰。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远大的理想,而教师的理想就是为自己的学生实现理想。为了学生实现理想,你可以夜以继日,你可以废寝忘食。如果你一生都是当教师,那么你的一生就是为别人实现理想奋斗的一生。从此点看,将教师比做是蜡烛,是最确切不过的了。但是,蜡烛怎么能比教师呢?蜡烛灭,光也灭。教师不在,影响常在。蜡烛不稳定,弱不禁风;教师精神持久,能坚如磐石! 蜡烛是被动燃烧,而教师是主动奉献。蜡烛是燃烧有机物,教师是燃烧辛勤和才智;蜡烛的光诞生于泪水中,而教师的光产生于理智和激情中。蜡烛的燃烧会产生污染,教师的工作却净化灵魂。蜡烛现在人很少用,教师却是永恒的。蜡烛不会根据人的需要而变化光的强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改变工作力度。

      不要把教师比做蜡烛 这太残忍了 教师也不过是谋生的职业 他们拿着微薄的薪水甚至无法达到小康水平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 他们和所有人一样有虚荣的权利 如果对教师有着对圣人一般的要求不食人间烟火 恐怕就没有人再去教书了 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 不要十恶不赦的鄙视他们 只有少数人会把职业当作事业 大多数人只有在经济平衡的情况下衣食优越才会自觉把职业当成事业,。

     教师是一个职业,是千千万万个职业之一,和其他职业并无根本的不同,太阳不会特别地照亮这一块,郑重其事地宣布教师这个职业是最崇高的,实际上正是对教育的贬损。以前看《新星》,里面有一个乡长,许诺要提拔一个女教师做售货员。现在看起来觉得滑稽,但却映射出了当时的现实。在一个商品短缺的年代,售货员手中自然握有一定的权力,自然要比教师尊贵。而当我们想要提高老师的地位时,不从根本入手,只是从道德层面上提一些口号,不仅使我们看到了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严重悖离,更重要的是伤害了教育。而且这种类似颁发贞节牌坊的形式,依然让我们嗅到了封建的味道,感觉到了等级思维。对教师的一味拔高,是把老师送上的神坛,而神坛从来都是祭坛的同义词,一同陪祭的,是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未来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却认为:不做蜡烛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朱教授总结了一条定律,称之为“朱永新定律”,即“特色就是卓越”。朱教授强调一定要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爱好。当然朱教授也表示:“在培养孩子特长的同时,首先也要丰富老师的精神生活,让老师也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但很少有人提出为了老师的一切。很多时候,我们把老师当成春蚕,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了学生,而忽视了老师,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没有老师的发展,也不会有孩子的幸福。”所以,朱教授提倡老师和孩子都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快乐地学习、工作。“蜡炬成灰泪始干”,为教师这个角色抹上了悲壮、苍凉的色彩。教育教学的过程,同样是求知的过程,同样是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这一切怎么会是“蜡烛”能享受得到的快乐呢?朱永新教授提出的“不做‘蜡烛老师’”的理念,无疑是对传统教师角色定位乃至对教育的本质的一种提升——教师应该是火炬而非蜡烛,应该点燃学生而非燃尽自己。

      第二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说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作为理想教育主义者的陈老先生说此话的初衷是什么,我不得而知,如果将此话理解为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以及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那其真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标准,其科学性、合理性就值得商榷了。
  1、与教育客观规律不符
  人所共知,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负面因素,学校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的有机结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难理解为何家庭的变异对孩子的成长往往不利;为何社会的黄、赌、毒及其它不良现象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超出自己能力和责任范围的事往往无能为力,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事,履好自己的职。一句“没有……只有……”把所有的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显然违背教育规律。
  2、违背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同一个班的学生,接受的教育信息应该是一样的,但这些信息经过学生自己的诠释和处理,变成他们各自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后,结果就不大相同,得到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原因何在?除接受能力、智力水平的客观差异外,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内因,是学生自己,老师的教化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发挥作用。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过分强调了外因的影响,忽视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视学生为等待雕塑的作品,只需外部雕琢就能成为艺术品。不能不说这是对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理想化。
  3、有明显的逻辑性错误
  如果不考虑说话背景及特定条件,单就这一句话进行逻辑分析,其逻辑错误也是十分明显的。逻辑推理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命题的大前提(真)正确,小前提才能(真)正确。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大前提本身就不“真”,其结论未必“真”?因为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观点推理,可进一步推出:“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不会管的校长”;“没有管不好的国家,只有不会管的××”。其推理能否成立,自不待言。
  4、“好”的标准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基。如果仅以学习成绩论英雄,那在广泛实施选拔性考试的今天就产生不了“会教”的老师,因为这种选拔性考试制度决定了始终有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即便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孔子也算不上“会教”的老师,因为他“三千弟子”只有“七十二贤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信念,并无不可,且值得肯定与敬佩,但用作教育评价标准、指责学校教师工作的“名言”,就十分不妥。同时要指出的是,我们质疑陈老先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说,并不是要否定陈老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而是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当前教育现象,探寻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育实际的教育和管理方法,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所有学生,不放弃任何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本份,也是教育工作理性与人性所在。

    我们的国人喜欢提口号,好象口号越响亮,工作成绩越大。也正如阿Q边走边唱着“我手持钢刀将你打!得得镪~~~~~~~”他也俨然就是一个革命者了。但这些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口号实际上是祸害无穷,伤人、伤心、更伤教育事业的发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0-10 11:56 |
s深刻[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8-10-10 11:55 |
s深刻

发表于 2008-10-10 12:02 |

精辟!

分析的入骨三分!

发表于 2008-10-10 12:03 |
深刻.这才是在真正意义上理解教育[em02]

发表于 2008-10-10 12:33 |
角度不一样,观点不一样!

发表于 2008-10-10 12:47 |

精辟!

分析的入骨三分!

发表于 2008-10-10 13:13 |
顶顶顶!!!

发表于 2008-10-10 14:14 |
真的让我很佩服你的文才,和民兵老哥一样文才的分析深刻,学习!
发表于 2008-10-10 14:33 |

过去老师还是可敬的,一个老师要带几个班,真的有点春蚕的味道!现在可不敢说了:作业本上乱评改,麻将桌上搞钻研

发表于 2008-10-10 15:18 |
    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发表于 2008-10-10 15:57 |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8-10-10 16:22 |

 说得有道理。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08-10-10 20:12 |
凑合,相当凑合[em25]

发表于 2008-10-10 20:52 |
顶起!

发表于 2008-10-10 23:45 |

特别是第二句话,把我们教师害惨了。

还有就是哪个混蛋说的教育要搞产业化。

发表于 2008-10-11 00:22 |
   两句口号是有点过激。

发表于 2008-10-11 00:17 |

不要说了,给我们发 多少钱钱,我们干多少事就是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4:06 |
有感而发,无他。谢谢诸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