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才发现,高考喜报其实幽默得很。如果有好事之人把喜报罗列在一起,一眼望去,那仿佛各个学校都是世界第一。这个原因嘛,大概是从来就没人规定过喜报只能有一种格式一种写法。再说了,喜报喜报,考得再差也不能成报丧吧?!下面我就来分析分析,以搏大家一笑。
你看嘛。考得好的学校,干脆就说“我们学校重本上线率”或者“我们清华北大考上多少”之类。这种学校的牛B程度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仿佛二本三本根本就不值一晒。考上专科的学生?不好意思,他们已经在高考前就辍学啦!成都的牛叉至极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四七九,至尊无敌批产高分的绵阳的东辰,南山,绵中,大概同属于这一序列。今年的状元好像也是这几所学校制造?
考得中等或者勉强的学校,一本二本三本能加的全都给加上!这喜报嘛,就要能多长就多长。要重点提“高考本科上线率”。这也说得过去。人艰不拆是我们共同的原则嘛!有个特别略带辛酸而又有点喜感的例子,德阳三中,喜报这样写道:“今年我校高考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佳绩,但过程极其艰难。高一仅6人达本科线,高二上期上升至9人,高二下期上升为12人,高三一诊27人,二诊33人,最终实现高考本科综合上线72人。”
但也有考得可能比较差的学校。人家出喜报炒状元大肆庆祝,咱总不能闷起脑壳装乌龟吧?喜报上咋写?热烈庆祝我校今年成功突破本科零上线率?热烈庆祝我校今年终于有人考上大学了?这太丢份了!嗯,想想!有了!“热烈祝贺某校2014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一本硬上线人数(不含艺体)比去年增长250%。本科硬上线人数(不含艺体)比去年增长75%”。你问到底多少人上了本科?兄弟姐妹们,人艰不拆啊,你们懂不懂!!!
总之,这种事越想想好笑。亲,你还有什么想补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