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17|评论: 0

[原创]会理地震:16岁少年勇救3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0 10:26 | |阅读模式

用爱心谱写最美的生命之歌 

               ——记会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杨尚鑫         

 四川新闻网凉山频道 记者 禹露

   有一种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一种爱,感天动地,润物无声。

   “谢谢,谢谢你救我一命”杨尚鑫(左)运送的其中一个伤员
      杨光明(右)康复后,找到杨尚鑫时他表达了自已的感激之情。


    有这样一位少年,在“8.30”会理地震中,用爱心和勇敢挽救了三条宝贵的生命,用机智和果断帮助灾区医疗救治点亮起了光明,用善良和无私为偏远山村的受灾群众送去了希望。他就是年仅16岁的凉山州会理县黎溪中学初三学生杨尚鑫。

8.30”会理地震中,用爱心和勇敢挽救了三条宝贵的生命,用机智和果断帮助灾区医疗救治点亮起了光明,用善良和无私为偏远山村的受灾群众送去了希望。他就是年仅16岁的凉山州会理县黎溪中学初三学生杨尚鑫。

杨尚鑫正在位于新桥村四组的外婆家看电视,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地面猛烈的晃动,屋顶的瓦片和泥块坠落下来,是地震!他立即牵着外婆和弟弟跑出了屋外,第一次经历这样强烈地震的杨尚鑫感到心跳加速、双腿发软,但是想到几里以外的父母的安危,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把外婆和弟弟安顿好,就匆匆忙忙往地往家里赶。当他途经新桥村一组时,看见四五个人正在倒塌的房屋里救人,杨尚鑫不顾余震的危险,迅速地加入到抢救伤员的行列!当第一个被埋村民从瓦砾中和残檐断壁下挖出,大家欣喜万分,但满头是血的的伤员此时已失去了知觉,若不立刻送去医院,恐怕性命难保!人们个个都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忽然听到杨尚鑫说:“我会骑摩托车,我送伤员去医院!”说话间,勇敢的他让奄奄一息的伤员靠在自己的背上, 手搭拉着吊在他的肩头,另一个村民在后面扶着,往黎溪镇会南人民医院赶! 一个,两个,三个! 杨尚鑫忘记了灾难的存在,忘记了余震的威胁,忘记了家人的安危,驾驶着摩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趟又一趟地往返运送伤员,用爱心将三位伤员宝贵的生命留在了人间!

杨尚鑫正在位于新桥村四组的外婆家看电视,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地面猛烈的晃动,屋顶的瓦片和泥块坠落下来,是地震!他立即牵着外婆和弟弟跑出了屋外,第一次经历这样强烈地震的杨尚鑫感到心跳加速、双腿发软,但是想到几里以外的父母的安危,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把外婆和弟弟安顿好,就匆匆忙忙往地往家里赶。当他途经新桥村一组时,看见四五个人正在倒塌的房屋里救人,杨尚鑫不顾余震的危险,迅速地加入到抢救伤员的行列!当第一个被埋村民从瓦砾中和残檐断壁下挖出,大家欣喜万分,但满头是血的的伤员此时已失去了知觉,若不立刻送去医院,恐怕性命难保!人们个个都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忽然听到杨尚鑫说:“我会骑摩托车,我送伤员去医院!”说话间,勇敢的他让奄奄一息的伤员靠在自己的背上, 手搭拉着吊在他的肩头,另一个村民在后面扶着,往黎溪镇会南人民医院赶! 一个,两个,三个! 杨尚鑫忘记了灾难的存在,忘记了余震的威胁,忘记了家人的安危,驾驶着摩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趟又一趟地往返运送伤员,用爱心将三位伤员宝贵的生命留在了人间!


          杨光明就是从这里被挖出并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运送完伤员,他在医院门口看见停放着许许多多等待救治的伤员,医生和护士们穿梭在危重的病房里,自己学校里的老师也正在忙着帮助搭建临时医疗点。聪明能干的杨尚鑫明白,医院急需人手搭建临时医疗点,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同学徐阳鑫薇和钟合琼来到了黎溪小学,加入到了忙碌的人群中。天快黑了,风嗖嗖的吹着,大雨哗哗地下着,整个灾区停水又停电,临时医疗点里一片漆黑,伤员们在风雨中痛苦地呻吟着,医生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没有照明,伤员无法救治,手术不能进行,重伤员的生命危在旦夕。当务之急是解决照明问题!看着这一切,杨尚鑫突然想到自己家里有一台柴油发电机,可能用得上。于是,他立刻飞奔回家,告诉父亲在临时医疗救治点有很多伤员等着接受治疗,需要有灯光照明,能不能把自己家里的发电机借给医疗点用,父亲当即同意,便协助儿子用一辆手推车将300多斤重的发电机快速运到了医疗点,又冒着大雨协助电管所的工作人员连接线路,10多分钟后,医疗点里亮起了灯光,医生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伤员的眼里闪动着希望。就在那一刻,杨尚鑫哭了,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让伤者有了生的希望,也因为灾难后那种生离死别、尤其对生的渴望,使他真正感觉到了生命的珍贵!是啊!在大自然面前,其实人类十分脆弱,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却不可以改变大自然的运动规律。爱心在此时此刻,释放出的巨大力量是永恒的,它的光亮比太阳还要强烈、还要耀眼。

临时医疗救治点恢复光亮后,杨尚鑫和父亲又忙着搬课桌搭手术台,当听说搭建临时帐篷需要钢条而现场又无力解决时,杨尚鑫和父亲当即向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报告:“我家是做门窗生意的,家里有800多斤建筑钢管可以用来搭建帐篷。”就这样,杨尚鑫父子和救援人员一道搬运钢条、搭帐篷一直在风雨中忙碌到天亮。指挥部的领导,当地群众和医护人员、特别是伤员,都被杨家父子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与行动所感动。一名平平凡凡的少年学生、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家庭,灾难降临,他们想到的是别人,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同胞,这就是中国的老百姓。

第二天一大早,在抢险救援现场连续奋战了15个小时的杨家父子俩顾不上休息,又开着自己家的货车,行进在险峻的山路上,为树堡、江竹等受灾较重乡镇的村民运送帐篷。

采访中,杨尚鑫告诉记者,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自己忘记了害怕,忘记了余震,也忘记了山体滑坡。他说:“我是班长,要像班长寄语中所说的那样当好09(3)班的领头’, 做一个勇敢而又有爱心的人!”

据了解,杨尚鑫的家在这次地震中受到了重创,直接经济损失3万多元,但灾难袭来时,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捧出真挚情、点燃炽热爱,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父子俩就自愿投入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的战斗,与救援人员一道救伤员、搭帐篷、送帐篷、运物资,抢救财物,面对自己一片狼籍的家却无及问津。

杨尚鑫和父亲搬来的发电机让医疗点亮起了灯光,让伤员得到了及时治疗
   
这是一名16岁孩子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真情呼唤。是啊!人在,一切都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灾难毁坏了我们的家园,夺走了骨肉同胞的生命,但它吓不倒,摧不垮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决心和勇气,杨尚鑫用行动再次验证了胡锦涛总书记那句铿锵有力的话:任何困难都难不住英雄的中国人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