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59戏谈】“漏黄”、“飞洋”及“咬到犟”
读网友山城戏痴 “谈及《逼嫁》而想到一桩梨园趣事”一文后,59心中老是不舒服:文中提及的这位老艺术家居然曾经是个“咬到犟”!
因为是大牌明家,台上唱错了(或为随意改格式),引来台下哗然,这是自然的。至于“掌声不断”,其中未必没有倒彩?
名家,错了也是对的!?明明“漏了黄”,而说“故意”,那只是事后装腔作势的掩饰。拿“大牌”压场面,而已而已。
如此“飞洋”,纯粹哗众取宠,并不值得赞扬和提倡。当个笑话讲,可以。只能说明名家也有“漏黄”处,并非从来正确。
如果他老师真正因为自已“故意”出错“中飞洋”而沾沾自喜,那他就只是一个知错不认错的“咬到犟”,他在我心中的艺术家地位于是乎也就一落千丈。如果他说的“故意”只是一种本能的掩饰,那我倒还是可以理解的。
正是:
明明漏了黄,
还说中飞洋。
飞洋不可取,
中洋不中行。
59于2008年10月22日午后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楼主有点言重了,老艺人留下的《杀狗》和《打神》,令人永生难忘。
依我看,不播川剧的省电视台、电台才是“犟得很”,莫奈何。
犯错误恐怕在所难免!关键的是如何兜的回来就是水平问题了!
省、市电视台只有在宣传片中,才恬不知耻的拿几段悦来演出的场面来粉饰!
哪些龟儿当官呢,总是说振兴川剧,振兴川剧,电视台天天放广告,就晓得赚票子。他哪里管你文化遗产不文化遗产哦。川剧太需要一个省台频道做宣传了。可惜啊,
哈哈哈哈哈哈~~~~~~~~~~~~~~~~~~~~~~~~~~~
哪些龟儿子的干的喃,老子去理骂哈他们呐哈噶,个狗日的票子吃到哪儿去了?格老子推出来挂咯活剥僚皮弄出去錾咯!![em03][em02][em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