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61|评论: 4

江苏样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绵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绵竹新闻中心

 
  我们的规划不仅考虑到绵竹现有的需求,更考虑到绵竹未来的发展。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原貌,而是完成产业的换代升级,3年援建结束后,我们要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绵竹。    ——梁学忠

 

  10月的绵竹,已略微有些寒意。而在土门镇罗荣村的农民集中建房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的村民在统一的规划和组织下,开始了首批农村永久性住房的建设。这批住房必须在年底内完工,虽然任务繁重,但村民们的工作却是井然有序,他们的神情也显得坚定自信。这种自信或许是来自绵竹人与生俱来的乐观精神,但相信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对口援建绵竹的江苏人民的坚强支持。

  来自江苏常熟的顾明军,是对口援建土门镇队伍中的一员,同他一样来自常熟的共有8个人。他们的工作包括对土门镇的学校、医院、水厂和道路基础设施等的规划设计,正在紧张施工的罗荣村住房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也是由他们负责规划。记者见到顾明军时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早过了下班的时间,但他还是礼貌地回绝了我们的采访,原因是他还要赶到指挥部去参加一个会议,简单地聊了几句后,顾明军匆匆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在他的身上,记者能明显地感受到江苏人固有的低调、务实和高效,在绵竹采访的两天里,这样的状态也几乎出现在我们见过的每一位江苏援建人员的身上。他们用自己真挚的情意、扎实的工作在绵竹广阔的土地上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江苏样本”。

  倾全省之力驰援绵竹

  6月份,中央明确了对口援建18个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任务,江苏省负责对口支援绵竹市。为此,江苏将在未来3年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1%,总共约80个亿帮助绵竹的灾后重建。在外界看来,一个省援建一个县(绵竹为县级市)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实际情况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江苏对口援建绵竹指挥部总指挥梁学忠告诉记者“在这次地震中,绵竹市的受灾面积之广、受损程度之深,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全市因灾经济损失就高达1423亿元,与之比较,我们投入的80个亿完全是杯水车薪。所以江苏将会倾全省之力援建绵竹。”

  梁总指挥的一席话表明了江苏援建的基调。而实际上从地震发生之始,江苏就已经全情投入到这场抗震救灾战役之中。震后不到24小时,江苏省就向灾区派出了第一支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在抗震救灾期间共有106名医生、护士被派往灾区,接收了173名绵竹伤员前往江苏治疗。5月底,江苏省在短时间内调集近万名建筑大军和上千车皮物资陆续赶到绵竹,援建过渡安置板房3万多套。现在位于绵竹市剑南镇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板房城”,便是江苏人民的功绩。

  在确立对口援建任务后,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亲自率队来到绵竹开展调研、制定援建工作方案,并迅速成立了对口援建指挥部,全面部署对口援建工作。考虑到绵竹的受灾面积广大,江苏省在确立一个省对口援建一个县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市帮一受灾乡镇”的援建模式。苏州援建孝德、无锡援建汉旺、南京援建剑南、徐州援建富新……每个援建市都在当地设立了分指挥部,在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各自的工作,江苏援建绵竹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目前在绵竹投入援建工作的江苏人员已有205人,他们有的是刚刚被轮换而来,有的则已经在绵竹连续工作了5个月之久。用援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姚晨的话来说,“绵竹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第二故乡。”

  规划优先的重建格局

  “我们援建绵竹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划优先。”江苏对口援建指挥部项目规划处张志强处长告诉记者。虽然各个省市的对口援建都将规划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江苏的规划无疑是最全面、最细致的,张志强很自信地表示。当记者提出要看看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规划图纸时,却让江苏的同志为难了一下。到他们的办公室才发现,原来各种规划图纸已经堆了一人多高。“我们也很难选择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因为每一个规划都倾注了我们全部的心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重建规划方面,江苏走在了所有援建单位的前列。早在8月份,江苏省就组织了省内各科研单位120名专家赶赴绵竹,历时40余天,对绵竹市区和各个乡镇进行了全面的重建规划,并第一个通过了四川省建设厅的评审,在9月底就完成了现在很多援建单位正在进行的工作。在高效率的同时,江苏的规划工作却不失严谨和细致。“大到城镇移址重建、小到幼儿园敬老院,我们的每一个规划都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按部就班进行,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具体规划都反复论证和勘察,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征地拆迁和资金等问题,最后选择一个科学的、符合当地需求的、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案。”张志强说,目前江苏省已经陆续启动了对口援建绵竹的两批共13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2亿元。项目主要涉及学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设施等灾区群众急需的民生工程。

  在各个援建项目中,已有初稿的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和尚处于论证中的孝德江苏工业园、汉旺无锡工业园规划引起记者关注。如果说先期进行的民生工程是为了保障绵竹人民的基本需求,那么3个产业园区的规划就是在为绵竹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由于绵竹一直以来都没有自己的产业园区,在未来的发展特别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将受到诸多限制,所以根据绵竹当地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情况布局几个产业园区,便成为了江苏的援建计划的重中之重。根据初步规划,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将建在绵竹市九龙镇清泉村,占地300亩。园区将选择草莓、冬季蔬菜等既是江苏优势项目,又能满足绵竹农业灾后发展需求的新品种移植到绵竹,以此实现江苏技术绵竹本土化,为未来绵竹农业发展带头领路。占地8平方公里的江苏工业园区和占地1平方公里的无锡工业园区,则将承担起承接江苏产业转移的重任。“这两个工业园区,承接的都将是江苏的优质产业,我们决不让污染企业到绵竹来。”姚晨说。

  “我们的规划不仅考虑到绵竹现有的需求,更考虑到绵竹未来的发展。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原貌,而是完成产业的换代升级,3年援建结束后,我们要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绵竹。”梁学忠总指挥告诉记者。

  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江苏省在对口援建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相对于绵竹灾区巨大的损失,这些投入仍然是远远不够的。江苏投入的80亿资金光是完成现有规划的项目工程就已经十分紧张,如果再加上征地拆迁的费用,资金将出现缺口。更棘手的是农村永久性住房的建设,缺口巨大。怎样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摆在对口援建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江苏的答案是院市场化运作。走在对口援建市场化最前列的,是对灾区群众就业问题的解决。20岁的绵竹姑娘余菲已经在位于玉泉镇的红豆集团绵竹缝纫培训班学习了10余天了。她是经参加过培训的朋友介绍到这里的,朋友告诉她,这里的培训是全免费的,每天还有5元的伙食补助,毕业后可以直接到江苏红豆集团上班。如此优厚的条件,吸引了大量当地群众前来参加培训,总共4批430余人已经通过培训在当地或赴江苏就业了。“在劳动力转移方面,我们采取的是政府牵线,企业主导的方法。通过3次大型招聘会和类似于红豆这样的点对点培训,目前已经有5000余灾区群众到江苏就业,并且他们的待遇将普遍高出江苏当地的务工人员。”一位负责就业援助的江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工程项目的资金问题上,江苏省将采取认捐的方式广泛向社会募集资金。“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那1%的财政资金,一定要放大财政作用,通过认捐解决一部分公益性项目资金,把腾出的资金投入到更重要、更广泛的援建工作中。”梁学忠总指挥告诉记者,国庆期间,江苏省举行了援建公益性项目认捐新闻发布会,共发布认捐项目108个,目前已经有20多家企业单位个人表示了捐赠意向。而在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的问题上,江苏表示将争取在金融信贷方面争取到一部分资金,以解决农民建房的燃眉之急。

 
  参加红豆集团绵竹缝纫培训班的学员

 
  紧张忙碌的绵竹市土门镇罗荣村农民集中建房工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0-2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是 试点 ,要给个上头的猪看的

当然要修好了,农民 当然都高兴!

发表于 2008-10-29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了一个东汽,来了几个工业园区,绵竹的经济不会倒退,只会越来越好。正如梁学忠总指挥讲:3年援建结束后,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绵竹。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