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中央新影集团联合中视播众传媒集团等单位共同摄制的《复活的神韵——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落地三台拍摄新闻发布会在绵阳市三台县梓州大剧院如期举行,北京人艺副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先生携《长风破浪会有时》唐诗微电影主创人员亮相。 濮存昕先生上台接受现场主持人采访,就演员人物塑造、唐诗与传统文化传承、自己对李白的理解与推崇、李白所代表的知识分子情怀对当下人们的观照与启发、对于微电影中将要展现的重点内容等话题,发表了系列饱含深情、见解独到的讲话。 唐诗微电影与话剧中的李白 异曲同工 在现场,濮存昕先生回答主持人提问“微电影与话剧塑造的李白有何不同”时,他认为没有太大差异,并深切引述演艺前辈传承下来的教诲“我们老前辈告诉我们演戏的招儿,就是:演戏,别演戏,演人;说词儿,别(光)说词儿,说意思”。 接通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文脉 时间的到达 用当代人的才智,以微电影的创新形式,再现唐诗风韵、古人情怀,将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正是唐诗系列微电影的初衷所在。 濮存昕先生非常认同这一点,认为当代的人们应该接通传统文化和当今文化的文脉,并引用了今年流行的话题“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要拍108部(唐诗微电影),108乘以15(分钟),我们要用几年的时间为全国人民观众奉献一种传统文化的交流(方式),一定让大家看时间到这里来了,到传统文化这里来了,去接通这个气”。也就是通过当代人的视角,与唐诗里的人物、诗情完成跨时空的对话,带领公众追忆唐人风骨,感受唐时情怀。 李白的知识分子情怀 令今人向往 谈及李白,濮存昕先生兴致很高,对李白不吝赞美之词:“我觉得李白是我们大家心目中的一个榜样吧,我觉得大多数知识分子潜在的精神灵魂深处,一定都向往李白,我要像李白一样,什么东西像李白呢?性情吧,或才情吧……做一个真人,真性情,李白想爱想恨脱口而来,他可以汪洋恣肆地去表达自己的性情,这是李白......”。 怎样拍摄唐诗微电影与李白 接地气很重要 在现场,濮存昕先生还主动谈起了对于拍摄该部微电影的具体想法与思路,认为摄制组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与才智,要接地气,把李白的才情、性情拍好。 他还形象地谈到,昨天乘坐飞机来到绵阳三台时,从空中俯瞰,看到山上升起腾腾水汽,非常具有李白诗中的气场,“我们为什么要到三台来?奔水来了,哪儿有水,哪儿就有情……这地儿有气场,我们要接上气,我们要在这儿拍摄《行路难》这首诗的意境,我就觉得要有古人情怀”。甚至还与现场的三台县领导谈及摄制组应该备用消防车,融入瓢泼大雨的场景,以更真实地呈现李白《行路难》里的情境与心境。 而对于影片将要呈现的重点,濮存昕先生也有独到见解,“把李白的情怀通过我们15分钟的一个(微电影),予以呈现”,“他的冤,要倒;他的愤懑,要发;他的爱,他的向往,他对生命、命运的那种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在这么艰难的时候,还有乐观主义精神......这些都将通过我们微电影中各种细微的情节展现给大家”。
|